养鱼塘蹚出脱贫路 贫困户张光岭成了“万元户”

大众日报 2020-09-22 09:39 大字

56岁的张光岭没想到自己有朝一日能成为“万元户”,还是每天上班领工资的工人。

张光岭是临清市新华路街道东陶屯村的贫困户,从小患大脑疾病,身体虚弱干不了重活,每个月只能打零工挣几百块钱维持他和八十多岁老母亲的日常生活,母子二人每个月光药费开支就得一千多元,经常入不敷出,日子过得很艰辛。

四年前,东陶屯村把村里4个“死水坑”重新整修,变成了养鱼塘,开始发展水产养殖产业。村里利用上级扶贫资金成立了合作社,合作社负责坑塘的整修、建设,构建了“村党支部+合作社+贫困户”的扶贫模式。东陶屯村21个贫困户、42名贫困群众参与到水产养殖事业中来,张光岭就是其中之一。虽然不能干重体力活儿,但是张光岭根据身体条件,选择了相对轻松的看护岗位。

“村里成立了养殖合作社后,俺被选为管理员,经常和其他贫困户轮班看管池塘、运送饲料、喂鱼。能做这些力所能及的活儿,心里很高兴。俺们贫困户每年都能领到不少分红。去年俺分了3000多块钱的红利呢。”张光岭激动地说。

担任看护员之前,张光岭和母亲一年只能挣3000多元。而现在除每年2000多元的坑塘看护费,还能按时领到两三千块钱的分红,加上种植收入、打零工工资等收入,今年,张光岭家总收入能够达到13800元,成了名副其实的“万元户”。

四年前,新华路街道还根据贫困户危房改造政策,帮助张光岭翻新了房屋,修建了院墙,添置了简易家具,张光岭母子俩的生活越来越好了。

新闻推荐

古人没有电 晚上都在干什么?

原创团队作者朝文社作者|我方团队张嵚字数:2891,阅读时间:约8分钟历史提问古人没有电,晚上都在干什么?答:说起“没有电”的古代...

临清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临清市这个家。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