船闸挺立七百年 运河文脉不间断
一条京杭大运河贯穿南北,见证了两岸的千年繁荣。京杭大运河聊城段属于元代所开凿的会通河,河上建有一些船闸,这些船闸与弯曲的河道成为运河聊城段的独特魅力所在。而位于聊城度假区段李海务街道周店村的周家店船闸已经挺立了七百多年,它见证了运河漕运的兴盛,也滋润着新时代的周店人。
据史料记载,周店船闸建于元朝大德四年(1300年)。会通河是大运河的关键河段,周店船闸是会通河“七十二闸”之一,也是目前古运河上保存最为完整的一个船闸。周店船闸施工精细,其设计原理精巧合理。运河船闸一般由南闸、北闸和月河三部分组成,周店船闸均保留得较为完整。船闸有条石砌筑的闸槽、铸铁绞磨,船闸闸门关闭时呈八字形,以利于挡水。闸门固定在石壁上,石壁上又设有凹槽壁。凹槽底部有平放的木杠,木杠内端与闸门相连。凹槽之上有绞磨,推动绞磨可以使闸门或启或闭。风云变幻,沧海桑田,周店船闸上“周家店船闸”阴刻碑记及月河石堤上“月河涵洞”阴刻碑记,牢牢地镶嵌在条石之中,依然清晰,完好无损。周家店船闸也被批准为第六批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
京杭大运河沿周店村而过,历史上村子里跑船、拉纤的人有很多。今年90岁的苗景生老人,从小就在运河边上住,是周店村目前健在的年龄最长的跑过船的人。当年,18岁的他便有了自己的第一条船,开始了运河运输生计。“当时光我们村就有三四十个跑运输船的人,主要是在张秋、临清之间运输粮食、百货等,来回需要五六天的时间。”
苗景生老人告诉笔者,当时船只经过船闸都要交税,周店船闸帆船林立,过往客商络绎不绝。黄昏时分,闲暇的村民围坐河岸谈天论地,推车、挑担的商贩穿梭在船舶、岸边,叫卖声混杂交错,运河上停泊的商船燃亮点点烛光,繁华热闹之景绵延通宵。周店村的繁华吸引了周边的人前来经商从业。目前,周店村有3000多口人,仅姓氏就有48个之多,以苗、高、刘、赵、戚姓为主,足以证明当年周店村的商贸繁荣、人口密集。
曾经的运河兴盛给周店村留下了厚重的商业基因,源远流长的运河润泽着周店的文化脉络,成为周店历史文化的源头活水。周店自古以来就有舞龙舞狮、龙灯制作等民俗文化活动,并一直传承至今,现存村民自发组织的文艺队伍8支,利用村内文化阵地坚持不懈地组织村民开展各种文体活动,在市、区组织的民乐民舞、舞龙舞狮展演在比赛活动中多次获奖。其中最有名气的运河龙灯已经成为周店的一张名片,每逢春节期间,周店村村民们便汇聚在一起,扎制龙灯、举办龙灯会,弘扬运河文化、传播当地风情。“运河龙灯制作技艺”也被列为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周店村所在的李海务街道是运河沿线古镇,保护、传承和利用好这份宝贵的文化遗产责无旁贷。而近些年,度假区也在不断挖掘运河民俗文化,展现古镇和生态发展特色,着力打造运河沿线乡村旅游产业和资源聚集区。
(李明秀)
新闻推荐
本报讯(聊城日报全媒体记者洪祥通讯员高海燕)近日,临清市检察院在临清市人民法院第一审判庭首次适用刑事速裁程序,分别对5起...
临清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临清市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