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为民服务中追求获得感
廉洁时评
获得感,既有物质层面的,也有精神层面的,不同阶层、不同群体、不同职业有着不同的感受。对于新时代的党员干部来说,时刻保持进取心态,堂堂正正做人、干干净净干事,尽职尽责为民服务,才能找到属于自己的真正获得感。
当前,在正风反腐高压态势下,制度笼子越扎越紧,党纪党规越来越严,曾经习以为常的“吃点喝点”不允许了,以前暗地里流行的“潜规则”行不通了,极少数党员干部觉得“获得感”不足,总想利用手中的权力追求更大的回报。比如今天剖析的临清市金郝庄镇某村原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李某某,把商人的心态带入工作中,想方设法找补偿;比如今天通报的3起惠农领域不正之风和腐败典型问题,违纪人员都利用职务便利,违规套取粮食直补款用于个人支出……畸形的追求,背离了党的宗旨,不仅诱使某些党员干部腐败堕落,而且严重败坏了党内风气。
获得感的错位,是内心观念错位的外在表现,既与党员干部个人的心态、意志力等因素有关,也与担当意识不够、党性观念不强相联。但根本还在于党员干部应具备的本心、初心、公心被过多的私心、私利、私欲所占据。正因如此,工作中做了一些努力,或者不合私心私意时,就不能从“大我”角度,从单位、集体、国家利益出发,而是从“小我”角度考虑个人利益是否受损。眼里只看到自己的功劳苦劳,前进的脚步就会逐渐放缓;思想一旦滑坡,往往预示着行为跑偏即将到来。党员干部、公职人员为党和人民工作不是“等价交换”,不能斤斤计较职务、报酬、待遇。总认为自己“吃了亏”,总觉得别人得到的多,欲望永远都得不到满足,结果必然是心态失衡、行为脱轨。
城池的失守,往往不是因为敌军太强,而是从内部被攻破;精神的沦陷,并非外界的诱惑太大,而是因为内心的动摇。广大党员干部和公职人员必须端正认识,严格约束自己。手中权力姓公不姓私,成绩荣誉属于党和人民,如果把功名利禄作为终极目标,方向不对,只会越“努力”越跑偏;如果把为党和人民的事业添砖加瓦作为追求,付出与奉献将会价值连城,获得感“爆棚”。广大党员干部应当牢记宗旨,增强纪律意识,面对艰苦更应勇挑重担、不埋怨、不逃避,以乐观态度与积极行动投入工作中,化压力为干劲,用实干的精神感染影响他人,传递正能量,展现共产党员的应有本色。
权力意味着责任,责任意味着担当。手中的权力,代表了组织的信任,也代表了群众的认可,这本身就是人生价值的“绽放”,在此基础上,为政不移公仆之心、用权不谋一己之私,真正用好手中的权力,就会在群众的幸福感中拥有满满获得感。
新闻推荐
本报讯(聊城日报全媒体记者曹天伟王向阳)自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启动以来,临清市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模...
临清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临清市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