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不停转的“钢铃” 临清轴承产业四十年发展回眸

聊城日报 2018-12-18 16:04 大字

1988年5月,临清烟庄轴承市场初具规模,在全国有一定影响。

烟店轴承市场新貌

□本报记者 张英东本报通讯员 曹 原

听说轴承内圈预检有两项没合格,孟凡勇赶紧叮嘱他的下游合作伙伴:“这次客户要求得非常高,一定要严格按照产品质量标准来生产,让客户满意。”看孟凡勇看来,现在客户的要求比以前高了,倒逼着企业往高质量、高精度、高技术方向发展。

今年51岁的孟凡勇是临清市烟店镇永翔特种轴承有限公司的老板。1982年,年仅15岁的他,就跟着村里的长辈干起了倒卖“钢铃”(当地农村对轴承的俗称)的生意。在他看来,烟店轴承能一步一步发展壮大,与市场经济的发展是密不可分的。“可以说,没有改革开放,就没有市场经济;没有市场经济,就没有烟店轴承的今天。”回首烟店轴承产业的发展史,孟凡勇深有感触地说。

从地下交易到正规市场

烟店镇地处临清市西南部,位于两省、三市、四县交界处,与河北省的馆陶县、临西县仅一河之隔,距临清城区却有近百里之遥。这里的土质偏碱性,人均有效农耕面积有限,迫于生计,当地的农民不得不从事其他营生。

上世纪70年代末,改革开放的春潮刚刚萌动,一些头脑灵活的烟店人就敏锐地嗅到了市场的春意,他们常常在农闲时节走村串户收购废旧轴承,然后再到集市上摆摊卖掉,赚些钱补贴家用。地理环境的劣势,反而成为烟店轴承产业生根发芽的温床。

最初的轴承市场在临清城区,每到临清集市的时候,烟店人就骑着自行车或赶着驴车到临清去摆地摊、卖轴承。从起初的三五成群,到几十人合伙介入,渐渐的在临清市区东郊形成了一个方圆不过三、四亩地的轴承买卖市场。当时由于受计划经济观念的影响,加上这里交易的轴承又非正规产品,有关部门曾屡次对市场进行取缔和打击。

初尝市场经济甜头的烟店人没有因此偃旗息鼓,在经过临清、临西几经“转移”后,轴承市场最终在烟店镇落了脚。

除了挨家挨户收来的旧轴承,当时烟店轴承的另一个主要货源就是全国大中型轴承厂家生产过程中淘汰的废轴承。“当时烟店家家‘打圈’,就是把轴承次品重新打磨成可以使用的成品。主要使用在独轮车、地排车这些简易农具上。”孟凡勇说,因为这些农具整天在泥土里打转儿,所以精密的新轴承反而不如粗糙的旧轴承好用。从这个角度上来讲,最初的烟店轴承市场并非恶意售假,只是在用最低的成本满足特殊客户群体的需求。

到了90年代,经济体制开始转型,少数小商贩在推销轴承过程中,发现了潜在的市场机会,于是抢先办起了生产、销售“一拖二”的家庭作坊,进行仿制生产。他们在攫取“第一桶金”后,随之扩大作坊规模。在先入者的带动下,当地农民相继模仿,到90年代末,烟店镇的轴承加工户已达600余家。这时,市场经济观念渐渐被人们所接受,政府对烟店轴承的态度也由最初的反对、打击转变为默许和旁观,烟店轴承随之从地下“鬼市”走到地上交易。

摘掉假冒伪劣的“帽子”

轴承市场落地生根后,烟店轴承加工业迅速发展,产品质量问题却越来越突出,“烟店轴承”曾一度成为假冒伪劣的代名词。

随着从业人员越来越多,烟店轴承的加工技术却还停留在最低水平上。为了扩大轴承销量,烟店人学会了“贴牌”。这种“贴牌”不是OEM(定点生产,俗称“代工”)的现代生产方式,而是将打磨翻新过的废旧轴承“改头换面”,贴上正规厂家的标签,滥竽充数、以次充好。

孟凡勇向记者讲述了一个有趣的故事。上世纪90年代,济南轴承厂一位被抽调去烟店参加“暗访”的质检工作人员,竟然在一个摊位上发现了盖有自己名字章的合格证,而轴承明显是假冒伪劣产品。摊主告诉他,轴承是一样的,但商标和合格证可以根据客户要求随意订做,也就是说,“你能买到你想要的任何品牌的轴承”,当然货不能保证是真的。

“贴牌”确实曾让烟店轴承市场红火了几年,但同时也给烟店轴承带来了假冒伪劣的名声。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轴承已不再是紧俏物品,臭名远扬的烟店轴承没了市场,卖不出去的轴承堆积如山,烟店人开始咀嚼自己种下的苦果。

是维持现状,还是做出改变?烟店轴承究竟何去何从,这引起当地政府的深思。在理性的分析之后,当地政府决定解放思想、更新观念,不再袖手旁观、放任自流。烟店采取“查封一批、清理一批、规范一批、树立一批”的“整顿与引导”相结合的策略,以打造诚信轴承企业为突破口,积极引导企业“内强素质、外树形象”,提高应对市场和抵御风险的能力。经过几年的综合治理,烟店轴承市场渐渐恢复了元气,此后数年便呈现出量的加速扩张和质的渐进提升双重景象。

自此,烟店轴承市场走上了健康发展的轨道,市场规模也在得到政府的合理规划和积极支持后不断扩大。现在,烟店轴承市场已经成了名副其实的轴承集散基地,渐渐地摘掉了假冒伪劣的“帽子”。

创出走向世界的牌子

在日益红火的轴承市场的影响下,许多人开始把目光投向轴承产业。孟凡勇就是烟店人里最早“吃螃蟹”的那群人之一。

1998年,临清市工商局成立个体科,专门发展全市的民营企业,孟凡勇也在这一年成立了自己的轴承生产加工企业。到2000年,临清已有10余家注册的轴承生产加工公司。

思路决定出路,做大了的企业开始有意识地打造属于自己的品牌。全国轴承行业著名企业——哈尔滨轴承集团公司与烟店镇民营轴承企业合资组建了山东哈鲁轴承股份有限公司,2013年12月,该公司与山东省技术监督局、哈尔滨轴承集团、临清市人民政府合作组建了“山东省轴承质量检测中心临清检测站”,不仅为烟店轴承带来了品牌革命,更带来了理念上的更新。在“哈鲁”品牌的领跑下,烟店众多的轴承企业纷纷打造自己的品牌,龙业、朝阳等多家企业注册了自己的商标。

“临清的轴承企业应该重视推广自己的品牌,注册自己的商标,通过打造自主品牌,提升产品的附加值。”今年40岁的临清市轴承商会会长刘元超说,自己的父辈就是做轴承出身的,2015年他成立这个商会,就是想通过自己的努力让临清轴承做得更好,走得更远。

目前,临清已经涌现出一批知名企业,在各自的细分市场领域成为“佼佼者”。“中瑞轴承的保持器在全国做到了数一数二的地位,腾工轴承更是在关节轴承领域做到了世界前列。这些优秀企业就是未来临清轴承发展的方向,临清轴承的档次和知名度也将随之提升。”刘元超说。

新闻推荐

一家基层医疗机构的“蜕变” 访临清市新华路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本报记者林晨本报通讯员邢以山近日,家住临清市新华路街道的小李来到了新华路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就诊,看到该中心环境得...

临清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临清市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