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幸福加码,让农村更宜居 —
临清市探索新型农村社区建设新路径
□本报记者夏旭光本报通讯员曹原
“镇上的社区服务中心不仅有办公室、劳动就业、便民利民等服务窗口,还有就业技能培训大讲堂和司法行政工作室。这次多亏了司法行政工作室的工作人员,帮我解决了工伤医疗纠纷。”日前,临清市松林镇的吴先生从社区服务中心走出来,高兴地说。
今年,临清市坚持把新型农村社区建设作为美丽乡村建设的“基础工程”,把新型农村社区打造成服务乡村振兴的重要支撑点和创新发展的突破点,切实为群众提供优质高效服务,提升了农民的幸福指数。
服务阵地“零距离”
老赵庄镇由庄社区投入10余万元,把原来的沈庄村委会改建为一站式服务大厅,极大地降低了建设成本,实现利用效率最大化;尚官营社区投资120余万元,在中心村新建面积560平方米的社区服务中心,并配套建设文体活动广场等设施,打造为民服务的新平台……
临清市坚持因地制宜,立足各镇实际,采取财政投入、村集体出资、市场化运作等途径,运用新建、改建、扩建、租赁等方式,突破资金瓶颈,推进农村社区服务中心建设,真正让社区服务阵地“落户”农村、“扎根”基层。“有条件的社区积极整合资金,以政府投入为主,集体经济资助为辅,结合村镇发展规划,在中心村群众居住密集区,高标准建设‘一站式’服务大厅及配套服务设施,集便民服务、公共管理、文体活动等多功能于一体,方便了群众。有的社区则将村级闲置校舍、计生站等原有场所改建成社区服务中心。”临清市扶贫办主任陈永志说。
各具特色标准高
尚官营社区服务中心围绕辖区古典家具产业发展,设立了家具文化产业园指挥部和管委会,促进了传统家具产业提档升级、转型发展;王大人社区服务中心则立足辖区蔬菜种植优势,成立了善安种植专业合作社办公室,全程指导合作社群众特别是贫困群众科学化生产、市场化营销……
临清市统筹各类资源,突出本地特色,打破原有镇、管区、村的单一框架结构,以原镇属管区划分情况设定新型农村社区,以原管区中心村或经济基础较好的村作为社区中心村,优化组织设置,提高农村社区建设质量,并积极创新,把农村社区组织设置特色化,给困难群众带来实惠。
临清市通过实行标准化设置,统一设定了等级规模、建设标准等内容,按照“一厅一校八室”进行功能分区,尽量弱化办公功能,增强为民服务功能。社区服务中心坚持一室多用的原则,大厅设置社区教育学校和社区综合办公室、多功能会议室、党员活动室、社区综治警务、医疗卫生、社会救助、司法援助、劳动就业等专项服务窗口以及农资供应、便民超市、金融通讯、邮政物流等市场、文化、体育服务设施,实行“一站式”服务,基本满足了社区办公和服务的需要。
打造立体“圈网图”
临清市牢固树立为民服务的意识,把群众满意不满意作为衡量社区工作的根本标准,整合社区服务资源,人往基层走、劲往基层使,打造“十分钟服务圈”,构建“基层矛盾化解网”,绘制“村情民情地图”,以“沉下去的服务”积极为困难群众化解矛盾。
松林镇通过推行社区服务中心代办、村便民服务站代办制度,打造出“十分钟服务圈”。在该镇社区服务中心,社区干部作为中心代办员,对群众办理事项全权代理;在26个村全部设立便民服务代办站,村“两委”干部兼任便民服务代办员,按照权限开展全程代办服务;按照服务窗口前移、服务职能下沉、人员一线倾斜的原则,将镇机关干部、服务站所人员下沉到一线,在社区服务中心轮流坐班,让群众少跑腿、办成事……
围绕有效化解基层矛盾,建立集中联动的矛盾纠纷调处体系,临清市通过分层次建立协商制度,农村社区建立社区警务室、司法调解工作室和法律顾问工作室,镇信访办、派出所、司法所等定期到社区服务中心轮流值班,畅通群众表达利益诉求的渠道。
临清市结合大走访活动,逐村逐户采集信息,准确确定村庄界限、道路、河流、耕地、公共服务设施、重点群体、产业等分布情况,做到“走一户群众绘一段地图”,使党员干部全面掌握第一手资料,成为农民群众的“贴心人”。
新闻推荐
本报讯2019年,各个部门的钱该怎么花,花在哪里,花钱的基本原则又是什么……近日,临清市召开了2019年市级部门预算绩效目标申报...
临清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临清市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