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小康路上不掉队——残疾人闫玉振的脱贫故事

聊城日报 2017-07-25 05:56 大字

□记者 吕臻 通讯员 杨晓燕 吕国良

7月17日中午,午饭时间已过,在临清市先锋街道马庄居的“艺晨超市"里,店主闫玉振还没顾得上吃饭。经过一上午的忙碌,趁这会儿没人来买东西,他正在整理网店的订单,招呼妻子填写快递单、打包,其间还有邻居请他帮忙在网上买东西或查资料……这位年届不惑、身残志坚的创业者,正乘着互联网电商的东风,脱贫致富。

1

事故致贫建卡燃希望

闫玉振一家4口人,以前靠7亩地为生。2004年的一场意外,让闫玉振失去了右手,被确定为肢体三级残疾。这场突如其来的意外让这个原本生活困难的家庭更是雪上加霜。2006年,闫玉振在亲戚朋友的帮助下,创办了“艺晨超市",靠销售日用百货为生。由于闫玉振夫妻二人均属于残疾,日常开销加上抚养孩子的花费,仅依靠超市微薄的收入,十分吃力。2015年我国开展扶贫建档立卡排查工作,闫玉振被纳入建档立卡贫困户。“那时候,身体残疾加上家里困难,真不知道还有什么奔头。"回想起前些年的生活,老闫仍然唏嘘不已,“后来被政府定为贫困户,政策、资金上有了不少帮扶,总算有了希望。"

2

线上线下搭脱贫平台

2016年,闫玉振被推选参加临清市残联举办的电子商务培训班,经过系统培训,他掌握了基础的计算机技术和电子商务流程,也认识到了互联网的巨大潜力。培训归来,闫玉振不但利用所学技术开办了网店,同时帮助邻居网上购物、查询农业种植技术和养殖市场情况等。当年,临清市残联给予闫玉振2000元启动资金,帮助他开办了邮政便民服务站,移动、联通代理网点。

凭借闫玉振的热情服务,乡亲们口口相传,店里生意一天天好转,销售文具、玩具等物品的实体店里,顾客也慢慢多了起来。现如今,闫玉振店里的营业额每天能达到300元,拥有固定资产5万元,并申请了聊城市残疾人“致富能手",扶持资金正在审核待发。“还是要感谢国家的扶贫好政策和咱们市的电商培训,让我摘掉了贫困户的帽子!"闫玉振激动地说。

3

强化技能圆创业梦想

如今,靠着网店与实体店结合销售,闫玉振一家的年人均收入已超过国家贫困线标准,目前已实现脱贫。2017年,闫玉振被推荐参加山东省残联举办的电商培训班,进一步增强自身本领。未来,他计划将市里的扶持资金继续用在发展电商平台上,“目前网店还处于起步阶段,我计划买点书和视频资料,学习电商的销售和维护技巧。同时和几个销量好的食品厂家沟通协商,获得网上代销权,进一步打开销量。"作为一名残疾人,闫玉振在创业的路上也曾遇到困难和挫折,但他从未停止前进的脚步,“我想通过自己的行动,鼓励那些仍处困境的残疾人朋友,只要坚持,便会有所收获。让他们从等待救助,变为自我帮扶,最终实现脱贫。"

新闻推荐

临清市检察院,举办心理咨询讲座

近日,临清市检察院邀请心理咨询专家结合日常工作、生活实际,以《爱岗爱家爱生活》为题举行了心理讲座。讲座通过故事讲述、案例分析、视频展示深入浅出地阐明了家庭教育的重要意义,剖析压力产生的原...

临清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临清市这个家。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