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后小夫妻做起“花生米加工”2.0版 用真材实料和花样产品赢得市场
一走进冠县范寨镇胡里庄村,一股浓浓的花生香就远远飘来。原来,这个村有一家干了30余年的花生米加工点。如今,这门老手艺在90后小夫妻赵明庆、倪明华的手里焕发了新的生机,“花生米加工”的2.0版本在两人的接续奋斗中诞生。
所谓“2.0版本”,即购进一系列机械设备,开启花生米加工的升级版。在两人的不懈创新下,琥珀花生、紫薯花生、蜂蜜花生、芝麻花生、椒盐花生、多味花生等新产品不断被开发出来,且走俏市场。而带有“小时候味道”的花生蘸、酒鬼花生、五香花生也在这对小夫妻手里重新“复活”。
赵明庆的父母在20世纪80年代末开始做花生米生意,那时候,主要是从外地收生花生米,再做简单的初加工,偶尔也会加工花生油,以挣差价为主。2011年,从深圳闯荡一年回来后,19岁的赵明庆接掌父辈的产业,这家花生米加工点以“明庆花生米加工厂”的新面貌出现。
“既然回来了,就踏踏实实做生意。我是站在父母的肩膀上创业,我感谢他们,但也要超越他们。”11月底,1992年出生的赵明庆说。
小两口充分开发了自家小院的生产加工功能,农家院的房子被改造成了仓库、加工车间、油坊等。走进仓库,只见花生米堆满了角落;加工车间内,烘烤箱正在紧张作业,这个烘烤箱一天可加工4吨五香花生米。
小两口深知,原料是市场竞争中取胜的法宝。妻子倪明华说:“我们每年都要到花生米主产区亲自选原料。目前,主要采用河南大白沙、青岛潍花、河北冀优四号、东北的四粒红、当地的海花等品种。”
与父辈不同,这对小夫妻把眼光放在了深加工上。自2011年起,两人投资100余万元,先后购进烘烤箱、电脑色选机、榨油机、空气脱皮机、油炸锅、裹衣机等机械化设备。由此,这个家庭作坊进入了“工业化时代”。
10年的苦心经营,换来了市场的认可。如今,这家小作坊年交易额超1000万元,年纯利润超50万元。10斤装的烘干花生米是这里的走俏货,东北、内蒙古一带的大客户一单就要80箱,一箱28斤左右。
“10年来,我们坚持用最好的花生做原料。我们前后选三遍呢,电脑选一遍,人工选第二遍,烤熟之后,再选一遍。一年可加工花生米1000吨左右,约40卡车吧。”倪明华说,每年从卡车上往下卸花生,成了胡里庄村的一道景观。
“这俩孩子用的都是真材实料,十里八乡的群众都吃他家的花生油、花生米。”胡里庄村妇联主席李明霞说,这个小加工点还为村里创造了6个工作岗位,男工日薪220元,女工日薪100元。
目前,这对年轻人打算建设一个标准化的无尘车间,同时,把自家开发成直播基地,让消费者与自家工厂直接见面。
农村大众报记者刘真真
通讯员支润泽许以然
新闻推荐
■本报记者曹天伟环氧锌基工艺生产采用日本技术,目前国内仅建设3家,建成仅此1家,该工艺采用抛丸前处理替代传统酸洗技术,无“...
冠县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冠县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