盐碱地长出“新希望”
■张燕
11月18日傍晚,夕阳渐渐隐去,只剩下一抹落日的余晖。位于冠县桑阿镇段菜庄村的食用菌大棚内,村民段秀云正弯着腰采摘新长出的平菇。眼前的平菇成簇相拥,长势喜人,是她的新希望。
“你瞅瞅,这茬平菇长得多好,一点儿水也捏不出来,一公斤至少能卖3块钱。盐碱地里能长出这么好的平菇,过去咱都不敢想。”段秀云掰下一片乳白色的平菇,用手使劲儿挤了挤,乐呵呵地说道。
段秀云的食用菌大棚位于段菜庄村的西部,这里原本是一片低产的盐碱地。村民提供的一项数据就是最好的证明:小麦亩(1亩约合666.7平方米)产250公斤、玉米亩产350公斤,两种农作物的亩产量均不及村东肥沃土地的一半。
2019年,冠县启动第一书记驻村“双联共建”工作。冠县财政局精心挑选,选派政治素质过硬、业务能力精湛、具有丰富农村工作经验的孟波、于飞、许占友3人到段菜庄村开展“双联共建”工作。
段菜庄村在桑阿镇并不算大村,全村共有村民1300人,耕地面积2081亩,村民的收入来源主要靠种植传统农作物和外出务工。“一年下来除去开支,基本没啥积蓄。”段菜庄村党支部书记张献感慨道。
如何才能让一个农业产业结构单一的村庄发展壮大?于飞一行3人来到段菜庄村后,根据村庄现状,研究确定了两个首先要解决的问题:发展特色产业促增收和解决村西盐碱地的灌溉水源问题。
通过赴外地考察学习,并征求村民意愿后,段菜庄村“两委”决定引进特色农产品——食用菌。“原因有两个,一是南边凤庄村有3个蘑菇交易市场,咱种出来能卖出去;二是食用菌喜欢咸水,可以解决村西盐碱地农作物产量低的问题。”于飞说。
“路”选好了,没有资金怎么办?在第一书记的帮助下,段菜庄村申请到中央扶持村集体经济发展资金50万元,在村西建起11座食用菌大棚,以每年6000元的价格租赁给4户村民用以种植食用菌。
段秀云是第一批租赁大棚种植食用菌的人。“租了3个大棚,第一年就赚了10万元。自己建一座大棚成本要十几万元,现在只要6000元租金和原料成本就能运转了,以后不干了也能再租给别人,很方便。”
如今,在村集体11座食用菌大棚的带动下,段菜庄村已陆续建起35座村民自有大棚。大力发展食用菌种植,不仅鼓了村民的腰包,还为村集体每年带来4万元的增收,为乡村振兴注入了新活力。
新闻推荐
本报讯(孙旭)11月11日,全省陶瓷内衬复合钢管行业安全监管工作现场交流座谈会在冠县召开。与会代表到山东华星电力辅机有限公...
冠县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冠县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