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逐“光明” 脚步不停 走近市“十大返乡创业农民工”王尊光
开栏的话
返乡创业者是优秀人才,是优质资源,是推动聊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力量。为营造良好的创业环境,树立返乡创业典型,今年7月,聊城市举办了首届“十大返乡创业农民工”评选活动。此次评选活动评出了返乡创业者的自豪感、认同感,展现了返乡创业者能干善成、积极参与家乡建设的壮志豪情。自今日起,本报推出《聊城返乡创业农民工代表人物》栏目,持续报道返乡创业农民工优秀代表的典型事迹,敬请关注。
■本报记者 洪祥
从16岁技校毕业去北京打工,到返乡创业、实现年营业额6000万元,35岁的王尊光在商海中历经艰辛,努力活出精彩,实现人生逆袭。
“北飞雁”回乡创业
2002年,16岁的王尊光到北京打工,从事的是空调安装工作。从安装工到销售员,从销售员到销售经理,辛勤的付出虽然给王尊光带来了职务上的升迁和经济上的回报,但这些都挡不住他对家乡的思念,回乡创业的念头逐渐在他心里生根发芽。
2011年底,王尊光结束了近10年的“北漂”生活,回到聊城,开始了他的创业之路。
王尊光白手起家,创办了山东聊城海德照明科技有限公司,致力于发展照明产业,也开始了在北京、聊城两地之间的奔波。
在王尊光的诚信经营和精心打理下,海德照明发展迅速,生产订单源源不断。随着市场的扩大,企业的生产能力已无法满足需要,不断增加的订单促使王尊光不得不考虑尽快扩大生产规模。此时,找不到合适的生产厂房成为摆在他面前的最大难题。关键时刻,高新区党群工作部充分发挥自身优势,积极与企业对接,仅用一天时间就帮助王尊光解决了厂房问题。
“高新区党群工作部不仅帮我找到了厂房,还让我享受到了一系列创业优惠政策:企业厂房租赁费用‘三免两减半’,企业引进人才能获得补贴……”王尊光感动地说,“乡音同,乡情近。家乡的营商环境太好了,我回乡创业的选择是正确的。”
“光明”路上勇开拓
2016年至2021年,王尊光先后创办了山东海德慧光电科技有限公司、山东嗨灯光电科技有限公司等企业,累计产值过亿元。他认准了照明行业,在这条光明大道上一路飞驰。
人生在勤,勤则不匮。王尊光丝毫不敢懈怠,锚定高质量发展目标,积极开展创新,致力于第四代照明光源LED照明灯具的研发、设计、生产与销售。
目前,海德照明产品涵盖全护眼智能家居照明、全护眼教育照明、智能家居物联模块、工业照明等领域,并广泛应用于北京市公租房等建筑工程,入围大型央企及国家机构的采购目录。
为实现企业轻资产运作,王尊光入股广东2家灯具厂,实现了生产管理和市场营销的优势互补。如今,王尊光在冠县投资建设的节能智慧灯具生产基地已经投产。基地引入3条自动化生产线,直接带动就业百余人,4个月生产灯具12万套,年产值接近1亿元。
热心公益有担当
作为返乡创业农民工,王尊光时刻不忘肩上的社会责任。他把回报社会当作自己和企业的责任,积极参与各类公益活动和公益事业:2008年,汶川发生地震,捐款5000元;2017年,九寨沟发生地震,捐款30万元,捐赠价值7万元的物资;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来袭,帮助农民销售农产品……他时常提醒企业员工:“事虽小,不为不成。能够为社会作贡献、为群众解忧,才算有担当的好儿郎。”
“撸起袖子加油干,创业路上我争先。”王尊光在笔记本的扉页上这样写道。
今年7月,王尊光荣获聊城市“十大返乡创业农民工”称号,并代表聊城市参加全省返乡创业农民工评选。
新闻推荐
冠县强化惠民补贴“一本通”发放 1至9月发放补贴29428万元
本报讯(张燕陶玉洁)“咱这个月的补贴到账啦!”10月15日,冠县东古城镇宋庄村村民武玉海高兴地对妻子说。当天,他们的惠民财政补...
冠县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冠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