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村支书的“治村策”

聊城日报 2019-12-12 18:24 大字

□聊城日报全媒体记者朱海波通讯员李方华段敬斌

在冠县桑阿镇谢海村村委会院里,停着一辆半新不旧的自行车。在村党支部书记谢钰川的办公桌下,放着一双布鞋。谢钰川说,别看它们样子土,和老百姓打交道,还真离不了。

两年来,他就是骑着这辆自行车、穿着这双布鞋,把这个长期寂寂无名的小村搞得生龙活虎,使群众的精神风貌焕然一新。农村的事全看怎么干

农村的事难不难?相信很多人都会说“难”,但对于谢钰川来说,是“既难也不难,全看怎么干”。

旱厕改造,谢海村的完成率是100%,缴农业保险、养老保险等,全部是一天完成,这些老大难的事为什么办得这么利索?谢钰川说,主要是把功夫下到平时。他没事时,就换上布鞋、骑着自行车在村里转,到村民家里尤其是困难群众、老党员家里和他们聊聊,看有没有什么困难。“你穿着大皮鞋、开着小轿车,看着怪威风,但老百姓就把你疏远了。”他说。

在谢钰川看来,老百姓虽然文化程度不高,但讲乡情、讲面子,无论什么事,见面聊聊,就没过不去的,这里面没什么高深的学问,有的只是尊重和理解。去年旱厕改造,正是夏天,他带着村干部一家家做工作,别管厕所多臭,他都蹲下身子挨个拍照,单这一点,就让群众都挑起了大拇指,“光从大喇叭上喊,老百姓没人理会你,自己走到了,就不用催第二遍,我们村好多事都是这么干起来的”。谢钰川说。

没有精神的振奋,就没有乡村的振兴

上世纪80年代中期到90年代初,村民依靠宰羊的手艺,使这个村富了起来,十里八乡的姑娘都争着往这个村嫁。但富裕起来的群众没有好好重视教育,当时很多孩子辍学在家,跟着父辈干起了屠宰的营生,10余年时间村里没出几个大学生,与外村形成强烈反差。而随着屠宰业的风光不再,这个村也就失去了昔日的风光。

没有精神的振奋,就没有乡村的振兴。2017年12月,谢钰川当选村党支部书记后,就一直把重视教育、重视文化、重视精神文明放在第一位,这两年村里考出去的大学生,村委会一律给予500元奖励,激励他们在大学期间刻苦学习,学成后报效社会。村里大力改造村容村貌,建设文化广场和村史纪念馆,推进移风易俗,以良好的生活环境激发村民向上的精神动力。

村中有一块6亩多的荒地,原为各家打粮轧场的地方,闲置多年,杂草丛生。今年,村委会把它流转过来,拟建一座党建广场,“现在已经把规划图设计好了,明年开春后就建,建成后我要把党旗高高地挂起来,让这里成为老百姓的精神高地。”谢钰川语气坚定地说。

村干部和党员有了“责任田”

谢家海村是个不足千人的村,有54个胡同,如今,这些胡同有了责任人——村里28名党员和村干部担任“胡同长”。

这些“胡同长”可不是挂个虚名,卫生、扶贫、邻里纠纷、家长里短,没有不管的事。谢钰川正在制作“宜居环境责任公示牌”,过几天就在每个胡同最显眼处挂上,谁干得好干得不好,大家一起来监督。“胡同长”上岗也是谢钰川针对农村实际想出来的办法,既可发挥村里关键少数的作用,又可发现和解决大量问题,更加强了干部与干部、干部与群众的团结,可谓一举三得。

谢钰川的家离村委会不远,但他很少在家,群众有事直接到村委会找他就行。他说,公不入私门,虽然距离近,但公与私在他心里始终有天然的界限,绝不能沾群众一点光。

去年,一位常年在外地打工的贫困户听说快领到扶贫分红了,为表示感谢,非要送给他两瓶酒,谢钰川坚决谢绝,可贫困户也是个犟脾气,一直缠了他好多天,硬是把酒放到办公室里,然后就安心地去外地打工了。后来,分红打到这个贫困户账户上,谢钰川提着这两瓶酒来到他家送给了他母亲——这两瓶酒物归原主。

新闻推荐

“第一书记”鲁绪连的治村账

□本报记者孙亚飞本报通讯员许永飞宋国生今年4月,省市场监督管理局选派的第四轮省派“第一书记”鲁绪连来到冠县...

冠县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冠县这个家。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