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是最好的“治贫药” 蔡庄村扶贫记事
□文/图本报记者 朱海波本报通讯员 李金贵
“战斗中,有句话叫‘进攻是最好的防守’,我认为,脱贫攻坚中,发展是最好的治贫药,扶贫要扶到根子上,根子就是促进发展。”11月2日,冠县兰沃乡蔡庄村党支部书记高怀宝向记者诉说着“扶贫经”。20多年里,他把一个沙土满天飞的落后村建成了遍布油桃大棚的经济强村,他的办法就是“跳出扶贫抓扶贫”“以发展带扶贫”。
起步:一波三折
出兰沃乡政府北行2公里,便到蔡庄。走进蔡庄,2000多个大棚蔚为壮观。高怀宝说,这些大棚是从最初的5个大棚发展而来。
1997年的蔡庄,穷的让人难忘,为了筹集建棚的1000块钱,有好几户村干部都把牛卖了。即便如此,当年计划建设的9个棚,实际上只盖了5个,为什么?群众心里怕,害怕担风险,害怕把本亏了,蔡庄的致富路起步并不顺。
所幸,经过一年艰苦劳动,1998年,5个大棚有了喜人的收获,每个棚收入达2万元——当时的2万元对于农民来说像个天文数字。看到希望的农民坐不住了,在村委会的发动下,“砸锅卖铁”发展了150个杏棚。本以为丰收在望,但由于缺乏技术,再加上大下雪,当年基本颗粒无收,蔡庄人在致富路上再次受挫。
群众思想出现了很大波动,都想拆掉大棚,关键时候,村委会一班人顶住了压力和风言风语,他们带领群众到外地参观,看人家是如何通过发展大棚致富的,帮群众坚定信心,不要因为一次失败就前功尽弃。终于,群众稳住了心神。从那时起,蔡庄的大棚不但没有夭折,而且逐年发展壮
大。
发展:路越走越宽
记者在蔡庄社区见到正在劳作的高银斗,今年60多岁的他20年来一直在发展油桃大棚,他说,这几年,油桃价格一直很稳定,平均四块多钱,80%的销往外地,少量自销。“我今年收入能有10万多吧,把大棚伺候好了,就能有更好的收成。”他的眼里充满了自信和喜悦。记者了解到,目前,全村有390户人家,家家有大棚,高银斗一家就有五六个,大棚种植不仅让蔡庄富了,也带动了附近的王羡、邓官屯等村,示范作用相当明显。
富裕起来的蔡庄不知不觉间有了新变化,这里卖的东西价格都比别的村贵一些,因为这里的群众不讲价,同样,在这里打工也比在别处挣的多些,因为蔡庄人不在乎十块八块的工钱,只要把活干好就行,而且是干完活当场拿钱,从不拖欠。十多年前,这个村自发形成了劳务市场,每天清晨,方圆二三十里的青壮年和妇女都会集中到这里,最多时有200多口。一位村民说,我们七点之前基本不开车,因为出门就堵。堵车是让人心烦,但他的话语间也透露出自豪,因为这里成了十里八乡的劳务市场。
扶贫:不让一人掉队
蔡庄村富了,但由于种种原因,村里仍有20余户建档立卡贫困户,“这些人是咱的父老乡亲,帮他们致富,既是党的政策,也是咱们村干部的义务。”
高怀宝带着村干部一家一户地走访了解,一家一户地制定脱贫措施。在他组织下,村里建成了蓝天果品专业合作社,对想种植油桃大棚的贫困户提供优惠政策和技术支持,并优先安排有劳动能力的建档立卡贫困户务工。贫困户尹成民和妻子都体弱多病,加上孩子有智力残疾,生活一直很拮据,高怀宝帮他申请了低保,协助他新上了一个油桃大棚,脱贫有了希望。64岁的陈书勤老人一生贫穷,十年前上了一个油桃大棚,由于缺乏管理经验,赔光了所有积蓄,从此一蹶不振,在高怀宝的帮扶下,陈书勤将土地流转给他人,收取一定的承包费,油桃上市的时候,就在批发市场打工,村里还给他申请了低保、实施了危房改造,日子虽然不富裕,但现在他的脸上始终挂着微笑。
高怀宝说,说到蔡庄的变化,很多人只看到了大棚带来的收益,只看到了新建的社区,但真正的变化是人的思想观念,以前,蔡庄农民能到县城就算是开眼界了,现在,蔡庄农民早已成为思想观念超前的新型农民,他们的足迹遍布全国,他们的身影活跃在各大商超,他们的经营理念影响着下一代人。
新闻推荐
新华社郑州11月12日电(记者张浩然)“血染黄沙誓要中华得解放,烈火永生待我九州尽欢颜”,这副悬挂在赵伊坪故居门口的对联,彰显...
冠县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冠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