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走在大路上(一)

聊城日报 2018-08-23 16:52 大字

放到历史的坐标中,我们看到,改革开放,开辟了冠县发展的新纪元,四十年来,冠县人民在党的富民政策引领下阔步前行,让这片沉寂千年的土地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今天,我们采撷几个历史画面,以为纪念。

黄河故道

黄河故道,在冠县俗称西沙河或古黄河,呈西南东北方向纵贯县境西部,境内长40公里,平均宽1.5公里,加之因决口形成的风沙区,形成了南北沙荒12万亩、东西分岔4.7万亩的沙地。

荒沙,成了冠县人的心病,也成了冠县难以走出贫困的“怪圈”。为探索防风治沙的有效途径,冠县数十万亩沙荒地上,留下了几代人不懈努力的足迹。冠县县委、县政府更是把植树造林、防风治沙当作头等大事来抓,上演了四十多年的“绿色接力”。

冠县按照“选种—育苗—移栽—辐射周边”的模式,发挥“蚂蚁啃骨头”的精神,一棵一棵地栽,一亩一亩地扩,吹响了向沙荒开战的号角。先后建立了苗圃、毛白杨林场、清水林场和马颊河林场。1979年,新中国第一个植树节,来自冠县的2万棵毛白杨远赴北京,为首都筑起绿色屏障。到1982年,全县一口气栽植防护树木8万多棵,在风沙弥漫的地区基本上形成了“树成带,林成网,田成方”,“人在绿中行,庄稼绿中生”的喜人局面。

今日,沙区变成了林海,薄地变成了良田,荒原变成了果园,碱滩变成了景区,荒凉贫困的黄河故道变成了全国平原绿化先进县和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县。目前,全县果园面积27万亩,蔬菜面积34万亩,实现了量的聚集,具备了质的提升基础。

这里变成了生态带。马颊河林场、毛白杨林场、治沙防护林形成规模,郁郁葱葱的林海有数以亿计的树,有毛白杨等用材林,也有经济林,不但防风固沙,而且能调节气温、减少蒸发、减轻干热风、增加降水量,是一道绿风屏障、生态长城。

这里变成了产业带,以大樱桃、优质苹果、大棚油桃等为代表,涌现出了田马园、蔡庄、李才村、李芦等特色产业村,每个林果大棚的年均收益在2万元,众多果品加工企业以及电商应运而生,群众市场意识明显增强,已完成了由传统意义上的农民向“新农人”的转变;

这里还是一条扶贫攻坚带。2015年,这里被确定为全市四大扶贫片区之一,贫困户数3345户,贫困人口为5020人,到2016年,共有1896户、2788人脱贫,按照中央统一部署,今年将基本完成,明年是巩固提升,到2020年,则全部完成脱贫任务。

如今,肆虐黄沙已停息,“伤疤”早己愈合,历史留给冠县人民的痛苦记忆逐渐远去,但当我们徜徉于林涛阵阵、水绿风清、鸟语花香中时,不应忘记那些为此奋斗的前人。

我们应该沉思,祖辈、父辈把这片林海留给我们,我们要如何保护好它、利用好它,让它成为传家宝,成为一代又一代人的摇钱树、幸福林,更重要的是,把艰苦奋斗的精神代代相传,因为这片林海不仅是巨大的物质财富,也是宝贵的精神财富。

封沙造林

毛白杨林海

清泉河改造

8月7日清晨,冠县清泉河畔芳草萋萋、鲜花竞秀,散步其间,顿觉心旷神怡,物我两忘。然而,十年前,“臭水沟边谈恋爱”曾被称为冠县“四大怪”之一,臭水河即今天的清泉河。

穿城而过的清泉河,原是一条行洪排污的河流,多年来,垃圾遍地、臭气熏天,一到夏天,沿岸住户不敢开窗,行人不得不掩鼻捂口,这成为长在县城身上的一块烂疮。

2008年,冠县“一班人”下定决心,作出了清泉河治理的重大决定,从那时起,在将近四年的时间里,清泉河一二期改造工程艰难而又坚定地向前推进,使这条河成为冠县人民的幸福河。

治理的难度有多大?一位干部说,我们经常在半夜见到县领导。“我们要夜以继日地施工,县领导前来,一是督导,二是鼓劲,有时一天要和书记、县长多次握手,因为他们也天天盯在工地上。”

冠县的群众给清泉河治理工程算了三笔账:

一是生态账,以前污水横流、杂草丛生、蚊蝇乱飞,现在碧水悠悠、百草丰茂、鱼翔浅底,清泉河美化了环境,提升了城市品位,成为重大的民生工程和民心工程。

二是经济账,在清泉河改造之前,这儿的土地每亩的拍卖价格是40万元,改造后,每亩的拍卖价格是140万。清泉河改造完成,因此土地增值约十个亿,这充分说明,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三是事业账,没有一心为民的境界,没有功成不必在我的政绩观,便没有这项造福于民的工程。这项工程历经三任县委书记(县长),成为一张蓝图绘到底的典范。

在县住建局退休多年的任桂香经常早上来到清泉河边,当年,她是这项工程的参与者、建设者、贡献者,而今,她和众多市民一样,是这项工程的受益者。

站在清泉河边,遥想当年创业之艰难,再看今日风景之秀丽,她感慨万千:为有牺牲多壮志,敢叫日月换新天。

清泉河旧貌

改造后的清泉河一角

美丽乡村

冠县一位朋友说,以前到沿海地区出差,最羡慕人家的环境,三五天下来不用擦皮鞋。“我们冠县也不比他们差,从村里走一遭,照样不用擦皮鞋。”“擦皮鞋”事虽小,反映的乡村变化可不小。

美丽乡村,美在环境。2017年6月初,全国首批100个农村生活垃圾分类和资源化利用示范县公布,冠县是聊城市唯一入选的县,山东省只有7个,这成为冠县城乡环卫工作继续走在全省前列的又一例证。冠县大胆创新,打破行政区划,引入市场化运作机制,探索出一条“垃圾减量、资源再生、管理高效、投资适中、操作简便、效益良好”的新路子。今年一季度,全县10处垃圾分拣转运站日收集、分拣垃圾470多吨,就近卫生填埋。现在,每天都有70多台垃圾清运车活跃乡间,乡村的垃圾都做到了日清日处理,确保了乡村的环境美。

美丽乡村,美在富足。美丽是表,富足是里,只有富足,美丽之花才能长期盛开。冠县把经济林建设作为“创森”的重要内容,制定奖励政策,鼓励发展樱桃和矮砧苹果,现已新发展5万亩,成为富民产业。去年,兰沃乡大柳邵村流转土地340亩,建设了高标准的樱桃林,这些经济林由村里的十户农户承包,村干部介绍,扣除雇工、租地、苗木、管理等费用,平均每亩能赢利一万多元。

美丽乡村,美在文明。“仓廪实而知礼节”,走进北馆陶镇魏庄村,只见村庄布局合理、规划统一,道路整洁宽阔,青砖墙帽、白底灰裙的墙壁呈现出肃穆、古朴的质感,这个村利用文化墙、四德榜、微信课堂等方式,打造“孝心胡同”“诚信胡同”“和睦胡同”等胡同文化,整个村庄其乐融融、安定祥和。范寨镇孔里庄流转土地750亩,全力打造熏衣草庄园、大棚蔬菜采摘园、树霉采摘园、樱桃园、樱花园、柿子园,对村里的古井、古树、古石进行挖掘性保护,以实现“村在水中,家在林中,人在花中”的目标,去年,孔里庄被评为山东省文明乡村、聊城市优秀乡村。今年,烟庄、贾镇、店子、斜店4个市级美丽乡村片区建设正在编制详细规划,全县美丽乡村覆盖率达到30%。

杜行村鸟瞰

新村一隅

新闻推荐

深化改革创新 优化营商环境 访冠县县委副书记、县长崔新乐

□本报记者朱海波本报通讯员许永飞刘扬“深化‘一次办好\’改革,是推动政务服务理念、制度、作风全方位深层次变革,是提升...

冠县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冠县这个家。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