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准”是干事的坐标

聊城日报 2018-06-21 11:25 大字

□ 朱海波

日前,记者在冠县斜店乡采访,当地领导没有过多地说发展成绩,而是谈起了制约发展的问题,这些问题是该乡结合“大学习、大调研、大改进”工作,经多次下基层走访调研得来的,涉及到产业结构、基础设施建设、解放思想等诸方面。问题浮出水面,一系列的解决措施也随之产生,当地领导说,问题是工作的风向标,问题不清,则措施不明。

我们知道,只有对症下药,才能药到病除,如果连病情都弄不清就乱开方,是断然治不好病的。

同样的道理,干一件事,解决难题,也需要精准施策,不能 “马大哈”“差不多”,要在“精准”二字上下足功夫。比如,招商引资中,要深入研究本地的产业特点、资源禀赋,在招商政策、招商方式上做到精准,而不是跟风;扶贫工作中,要深入分析致贫的根源,是缺资金、缺技术还是缺产业,从而做到辩证施治。帮扶企业,就要像“企业工作日”一样,深入车间,实地了解企业的困难,面对面地谋划新思路,如果不做一番艰苦的调查研究,就非要弄个“一二三”出来,那十之八九是与现实脱节的,离“精准”更是差了十万八千里。

毛泽东说过,世界上最怕“认真”二字,共产党人最讲认真。认真是一种态度,而精准则是认真的结果。凡事讲认真、讲精准,则无事不成,凡事稀里糊涂、马马虎虎,则办不好。武术中的点穴功夫为什么了得?就是精准,如果该往这儿点的,你点到了别处,那还有作用么?

当前,群众利益多样化已成为一种趋势,维护群众利益越来越需要精细、精准,不能“大水漫灌”,而要“精确滴灌”,为此,领导干部必须走出机关、抛开材料,到群众中去摸实情,了解他们的所思所想所盼,这样才能有的放矢,把事办到群众心里,这也是“大学习、大调研、大改进”的应有之义。

因此,要人人、事事、处处、时时强调精准意识,让“精准”成为干事的坐标。

新闻推荐

万善乡:村兴民富多点开花

□本报记者岳殿举本报通讯员张旭超加快推进高效农业发展,做大做强传统产业,冠县万善乡结合本地的传统与实际,从发展现代农业...

冠县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冠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