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代当兵 两代参战 抗美援朝老兵朱德昌家的三代参军故事

聊城日报 2020-12-25 11:49 大字

一家三代登上荣誉墙,朱德昌(右)和朱金河非常自豪。 □韩庆阳在部队仍坚持学习的朱玉辉。

□蒋红帅□聊城日报全媒体记者蒋红帅通讯员张雯耿鲁绪

朱德昌,83岁。19岁参军即奔赴抗美援朝战场;21岁刚下朝鲜战场,立马转战西藏剿匪;立三等战功。

朱金河,56岁。20岁入伍,21岁奔赴云南参加对越自卫反击战;获嘉奖。

朱玉辉,23岁。19岁入伍,第二年就被评为“优秀士兵”;21岁晋升为班长。

不同时代,不同兵种,却同样优秀的三位军人竟是一家祖孙三代。12月18日,伴着冬日暖阳,记者走进高唐县赵寨子镇高寨子村,走进红色“最美家庭”83岁老英雄朱德昌的家,聆听他们祖孙三代的参军故事。

朱德昌“一不小心成了‘最可爱的人’”

见到朱德昌老人时,他正在房前的抱厦下晒太阳。在一张四方木质小桌前,他向记者讲述了自己的从军故事。

“我1956年秋天入的伍,直接就去了朝鲜。当时我在二八炮连当通讯兵。有天晚上,李承晚的残部偷袭我方,我和营长在一起,敌人向我俩连续开枪,我拦腰把营长摁下用身体挡住,救了他一命。这场战斗一打就是三天三夜,也是我经历的第一场战斗。”回响起当年的炮火岁月,朱德昌老人的目光望向远方。他告诉记者,打退敌人后,他们立即搜山,寻找敌军残余。他和参谋长、一名翻译、一名通讯员组成的小分队在搜寻时遭遇残余敌人,经过面对面地厮杀,最终,他们英勇击退了敌人。也就是在这场战斗中,朱德昌立了三等功。

1958年归国的朱德昌,随即被派往西藏执行剿匪任务。“到西藏的第一天就进行了合围行动。一直平定了3个月,西藏剿匪任务才结束。”朱德昌老人告诉记者,从西藏回来后,他疗养了一段时间,1962年又奔赴印度作战,一打又是三个月。

当记者问到“您在战场上会想什么”时,朱德昌老人笑了,说:“我不知道别人咋想。我就坚定一个信念:豁着我这一条命,打死一个就够本儿,打死俩我就赚一条命,反正不能赔本!当时魏巍有一篇文章叫《谁是最可爱的人》,没想到我一不小心就成了‘最可爱的人’!”

一生三战,从祖国的最北端打到最南端。这就是眼前这位老人的青春。

朱金河“在阵地上写了入党申请书”

因朱德昌老人耳背,在与记者交流过程中,儿子朱金河一直大声地给老人“翻译”。当记者让他讲讲自己的从军经历时,朴实的朱金河顿时腼腆起来。

“我是受父亲影响参的军,我感觉男人就得进军营!我的参军地在淄博淄川,入伍前就知道要到云南作战,父亲说:‘独子还有上战场的,况且你还有兄弟,去!’于是,我就义无反顾地入伍参战了。”朱金河清楚地记得,经过3个月的新兵训练,1985年3月17日,他在周村坐火车开赴云南对越自卫反击战战场。

“我当时在云南文山麻栗坡县茨竹坝阵地,是炮兵。一炮9人,我是5炮手,负责送弹和装填弹丸。当时使用的是152毫米的榴弹炮,一个弹丸有四五十公斤重。我们炮兵在战争中看不到敌人,却能给敌人毁灭性的打击。”朱金河告诉记者,最惨烈的是5月31日的老山“211”高地争夺战。炮口火焰冲天,声音震天撼地。炮弹爆炸后真正的威胁是弹片,爆炸后的弹片是高温的,而且不规则,都拧着劲、带着毛刺,裹挟着砂石扑面而来,打到脸上顿时血肉模糊。弹片在空中飞过时,由于高速旋转,与空气摩擦发出尖叫声,像吹哨一样,经过一场战役,耳朵被震得(下转A4版)

(上接A1版)几天听不到任何声音。

“从明知有战依然参军,到亲身经历‘531’战斗,当时的每一位军人都和我一样,抱着必死的决心上战场。在上战场前的云南阵地上,我郑重写下了入党申请书,心想,就算牺牲在战场上也算一份荣耀!”回忆起当年的情形,留给朱金河的不仅有炮火岁月的厮杀,还有闪闪发光的信念和理想。

朱玉辉:“做听党指挥的新时代优秀军人”

当记者问起朱玉辉入伍的原因时,朱金河搓了搓手,笑着说:“他自己很愿意去,我也支持!”

“我们家三代参军,部队的条件一代比一代好,祖国真是越来越强大了。就拿睡的床来说吧,我父亲那时候没房子,有个草铺睡就不错了。到我那时候,板子铺在砖上就是床。看看现在的部队,标准高地床,住得舒服、吃得好,武器装备更不用说,部队还给孩子提供学习进步的机会。前段时间玉辉还被送到湖南进行专业技术学习。有强大的祖国,我们什么都不怕,祖国需要,我们就该去。”朱金河说。

采访当日,朱玉辉正在部队值勤。记者于12月20日通过电话联系到他。

“我家人都不太爱讲过去的事。我是上了小学才仅仅知道我爷爷和父亲是当兵的。后来,压在柜底的一些老照片被我们翻出来玩。对于照片上的事我们很好奇,就向他们问‘这是干嘛呢’,他们才渐渐给我说起他们参军打仗的故事。”电话中,朱玉辉提起自己的爷爷和父亲,感觉他们就是中国农村千万个普通、平实的农民中的两个人,对英雄的身份、光辉的岁月只字不提。

“说不受爷爷和父亲的影响那是假的。虽然不挂照片,不提往事,但家庭氛围里自始至终就有一股军人的气和情在里面。征兵季,没有苦口婆心,父亲只是淡淡地问我要不要去,我就去了。一切好像都是理所当然、命中注定。”朱玉辉告诉记者,部队是锻炼人的地方,也是成长的地方,他很珍惜自己的部队生活,“可能会有退役的一天,像我爷爷,像我父亲。无论时间长短,军旅生涯必定是我人生中最美的一段经历。我会好好珍惜这几年,艰苦训练、多学知识,做听党指挥的新时代优秀军人!”

新闻推荐

梁村镇扶贫干部先帮生活再帮创业

□孙亚飞成涛于鑫报道本报高唐讯高唐县梁村镇苦水王村的李振福因患有尿毒症,基本丧失劳动能力,家里生计全靠老婆在村办...

高唐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高唐县这个家。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