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技“蒲公英”坚守“追梦田” 记全国先进工作者杜立芝

聊城日报 2020-12-04 09:17 大字

□聊城日报全媒体记者邹辉通讯员杨立元

“现在是冬季麦田管理的关键时期,稍有疏忽,小麦就有可能无法安全越冬。”11月26日刚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接受表彰,获得“全国先进工作者”殊荣的杜立芝,返回高唐后,顾不得休息片刻,便一脚插进麦田“会诊”。

35年来,始终将农技服务作为“头等大事”的杜立芝,几乎没有“私人时间”,她每天探地头、钻大棚,与种植户打交道,只要有农技需求的地方,几乎都能看到她忙碌的身影。痴情“三农”事业,拥有一大批种植户“粉丝”的杜立芝,获得的荣誉更是无数。然而,每一项耀眼的荣誉背后,都闪烁着她那颗为民服务的初心。

“问不倒”的农技专家

在高唐,杜立芝被誉为“问不倒”的农技专家,农作物患病后,只要用她开的“处方”,保证药到病除。杜立芝能拥有这么大的“学问”,还要从20多年前的一次农技服务说起。

1992年冬,高唐县杨屯镇候桥村一位大棚种植户拿着黄瓜秧心急火燎地找到杜立芝,满怀希望地向她咨询黄瓜叶边变黄的原因。当时,大棚蔬菜种植是新生事物,杜立芝搜肠刮肚也没说出个所以然,只能如实相告:“我不知道”。

被“问倒”的杜立芝深感愧疚和自责:“农民遇到了困难,跑了30公里来找我咨询,而我却一问三不知。不能为群众服务,老百姓要我这个技术员干什么?”从那以后,杜立芝暗下决心,要尽快掌握大棚蔬菜栽培技术。

杜立芝在日记中写道:“要对百姓常怀愧疚之心,只要心中充满干事的热情,所有的艰辛和困难都会让路。”为了学好技术,杜立芝雨雪天气里淋过、摔过,从没有星期天和节假日的概念。看见大棚,杜立芝心里就痒痒,无论如何也得抽点空去转转。

后来,种植户们慢慢发现他们口中的“杜站长”问不倒了,杜立芝随便一个问诊小妙招,就能解决农作物病虫害难题。

家乡打来的“问诊”电话

在北京参会期间,杜立芝放心不下的还是家乡的广大农民朋友,无论多忙,都会挤出时间接听“问诊”电话,进行远程农技指导。

“杜局长,俺家麦子的叶子开始发黄,这可咋办啊?”参会当天,高唐县清平镇皮庄村小麦种植户宋登祥打来“问诊”电话。由于看不到患病小麦的图片资料,杜立芝不敢轻易开“处方”。开完会,我回到高唐,立马去麦田里找你。”杜立芝在电话中掷地有声地“约定”,让焦虑的宋登祥心里有了底。

“咱给人家做出了承诺,那就得说到做到。”回到高唐后,家人都劝杜立芝休息一天再去,她却不敢“失约”。当天,杜立芝便赶往30多公里外的清平镇皮庄村,履行与宋登祥的“约定”。刚走进宋登祥的麦田,杜立芝立马蹲下身子,迎着寒风用手挖出沾满泥土的病苗观察“病情”。“这块麦田死苗厉害,是金针虫闹的。”“麦子发黄发干,需要防治麦蜘蛛。”……不一会儿功夫,杜立芝便找到了病根,并迅速开出“药方”,亲手指导如何用药。

“国家授予我这么高的荣誉,是对我的鼓励与鞭策。我一定要立足岗位,在田间地头弘扬劳模精神,切实为种植户提供好农技服务,以实际行动助力乡村振兴。”谈到获得全国先进工作者殊荣的感想,杜立芝深情地说。

田间培养出“杜立芝”们

近年来,高唐加快了农业种植结构调整步伐,高标准的蔬菜大棚遍地开花,找杜立芝“问诊”的种植户越来越多,这让她分身乏术。杜立芝陷入了沉思:一个人,一天能服务多少老百姓?

对于杜立芝的忧虑,高唐县委、县政府早已开始着手寻找破解之策。2018年,杜立芝党代表工作室正式成立,一支由杜立芝领衔、60余名农技人员组成的科技服务团队随即成立,服务内容涵盖蔬菜大棚产业、林果产业、畜牧养殖产业等领域。在杜立芝的带领下,团队以群众反映、工作室收集的问题为导向,召开镇、村级培训会130余次,推广农业新技术60多项次,为乡村振兴提供了强大的人才支撑和科技支撑。

依托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高唐还成立了由40余名农技专家和1000余名网格农技员组成的农业科技志愿服务队伍。他们自由搭配,组成小分队,深入田间地头为群众提供“一对一”“点对点”的农业技术服务,有效实现了对接群众农业生产更精准、更专业,为群众服务更全面、更及时。

如今,杜立芝的精神感染带动着身边的每一个人,越来越多“杜立芝”式的扎根基层、服务群众的农技人员不断涌现,不少人成长为像杜立芝一样能独当一面的专精尖人才,成为老百姓致富奔小康的强大技术后盾。

11月26日上午,高唐县清平镇皮庄村的麦田里,杜立芝正在向小麦种植户讲解小麦越冬知识。 □聊城日报全媒体记者邹辉

新闻推荐

﹃民情书记﹄纾困忙

“叔,孩子户口的事办完了吧?”11月27日,聊城市税务局双联共建工作组“民情书记”黄绪英来到王屯村开展重点人群回访时,又来到...

高唐新闻,故乡情,家乡事!故乡眼中的骄子,也是恋家的人。高唐县,是陪我们行走一生的行李。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