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风景”到“风尚” 姜店镇开展移风易俗的实践与思考

聊城日报 2019-11-20 15:12 大字

□聊城日报全媒体全媒体记者邹辉通讯员朱燕

事变则时移,时移则俗易。乡村文化振兴,离不开移风易俗的持续努力。高唐县姜店镇认真践行移风易俗,坚持党委领导、政府主导、社会协同、公众参与、制度保障的推进机制,以倡树文明新风、改革农村红白事为突破口,不断创新方式方法,积极探索移风易俗新模式,推进婚事新办、丧事简办,让一幕幕文明剪影从“风景”变为“风尚”,扎根百姓心田,清风正气溢满乡间田野。

白事两千元 越办越简单

一条白束带,一块黑袖章,这是如今姜店镇小董村白事上子女着装的“标配”。

近几年来,为彻底刹住丧葬活动中铺张浪费、大操大办之风,小董村党支部在姜店镇党委政府的指导下,大力倡树“厚养薄葬”文明新风,全面推进殡葬改革,村中勤俭节约、不兴攀比的好风气逐渐形成,“节俭办事”成为子女的另一种孝行。

不久前,小董村73岁的刘秀喜老人不幸去世,正在子女手足无措之时,村红白理事会快速入驻,全权接手老人的送行仪式。按照姜店镇统一规定,老人3天出殡,子女不披麻戴孝,不大摆酒席,整个仪式花费严格控制在2千元以内。“由理事会帮俺们操心,整个事情办下来,省时、心又省钱。”刘秀喜老人的子女吐露心声。

小董村是姜店镇践行移风易俗的先进村庄,村党支书记王玉华介绍,为搞好移风易俗工作,村党支部重新成立了由德高望重的长辈、先进党员组成的红白理事会,将殡葬仪式由“民办”上升为“村办”,开展村民互助服务,并制定了花费标准上限。对于不按规定执行的村民,红白理事会将不予服务,从源头上遏制了大操大办的陈规陋习。

花费缩减,孝心不“减”。在推进节俭办事的同时,姜店镇在74个村庄大力倡导孝老爱亲的中华传统美德,让村里年轻子女充分认识到,尊重和赡养老人是应尽的责任和义务。如今,孝心、孝行已经扎根于每一位村民心中。

党员作表率 引领新风尚

“村看村、户看户、群众看党员、党员看干部”,打赢移风易俗攻坚战,党员干部“身先示范”是关键。

“咱是党员,又签了承诺书,大操大办要不得。”不久前,党员王其华的弟弟不幸去世,沉浸在悲伤中的家人,想把送行仪式搞得隆重一些,被他当场回绝,并严格按照《姜店镇婚丧事宜新规范》,交由村红白理事会负责处理。王其华表示,身为一名共产党员,在“节俭办事”上必须身先示范,作好表率。

姜店镇把党员带头遵守《姜店镇婚丧事宜新规范》作为一项硬性约束,要求基层党员干部特别是“关键少数”,必须率先垂范、以身作则,带动家人、亲友及周边群众,向陈规陋习坚决说不,培育新风正气。目前,在包村干部与村党支部书记共同监督下,姜店镇1897名党员全部签订了《党员带头执行<姜店镇婚丧事宜新规范>承诺书》。

党员率先垂范,普通群众也不甘落后。前不久前不久,,姜店镇东白村杨云芝老人的老伴去世,她主动找到村党支部,要求白事一切从简,不能坏了村里的“规矩”。为做好典型引路,进一步弘扬节俭文明新风,姜店镇定期开展“最美文明户”“移风易俗示范户”等评选活动,深入挖掘移风易俗中的“最美现象”和“最美人物”,培育移风易俗的中坚力量。

制度作保障 移风又易俗

持续推进移风易俗,制度保障是前提。针对农村丧葬陋习现象,姜店镇党委、政府高度重视,把开展移风易俗作为全镇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抓手。成立了由党委书记任组长、镇长及相关分管领导任副组长的移风易俗工作领导小组,建立了由宣传部门牵头,镇纪委、党政办、组织办、民政所等部门协作,工会、妇联、团委积极参与、齐抓共管的工作机制,形成强大工作合力。各村也相应成立由村支部书记任组长的移风易俗工作领导小组和村支部书记任组长的红白理事会,红白理事会在村党支部的领导下开展工作。

姜店镇党委书记刘泰东介绍,目前,姜店镇各村庄以加强红白理事会建设为总抓手,制定了《村红白理事会工作台账》,明确了村民办理红白事的标准、流程及奖惩规定,并将其纳入村规民约,引导村民遏制不良风俗,弘扬文明新风。同时,他们进一步夯实基层责任,将移风易俗工作纳入对各村的年度考核,使村规民约成为群众办理婚丧嫁娶事宜的硬杠杠。

新闻推荐

辅警赵传良:义德善举温润困境人

口记者肖会通讯员张吉栋张晶报道本报聊城讯“赵警官人好心好,让我感动得不得了。”9月26日,高唐县赵寨子村村民杨...

高唐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高唐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