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部带头党员示范群众参与 梁村镇:“平清种增改”扮靓乡村人居环境

农村大众报 2019-06-20 14:12 大字

连日来,高唐县梁村镇琉璃庙村的马秀民一直忙着平整院子外面的空闲地,清垃圾、除杂草、平土地,忙得不亦乐乎。“现在俺们的村庄环境大变样,咱也不能落后,得抓紧把自己的‘一亩三分地’打扫干净,不然没脸面在村里呆了。”马秀民感慨道。

跟随马秀民参观他的农家小院发现,正房内的沙发桌椅摆放得规规整整,厨房内的灶台被擦得锃亮,厕所也改造得无异味。“村里专门在每家每户庭院前面留出一块空地,栽种一些作物,目的在于打造一个更加美丽宜居的整洁庭院。”马秀民说,今年4月人居环境整治之前,村里跟荒草野坡一样,尤其是到了夏天,苍蝇、蚊子满天飞,现在一进村心里亮堂多啦,晚饭后出来遛弯的人也多了起来,村民们都为环境整治活动叫好。

马秀民家的大变样仅是琉璃庙村开展人居环境整治的一个缩影。村党支部书记卢风劲介绍,他们推行“三步走”的战略,第一步是事前宣传动员,先后召开了支部会、村“两委”会、党员大会、村民代表大会和监督委员会,根据党员干部和群众的意愿推动环境整治工作;第二步是事中落实工作,按照先党员后群众、先地上再地下的思路进行,对所有集体土地上的树木进行了清理,然后对空闲宅基地和坑塘路权以及河道两边的土地进行回收;第三步是事后维护保持,平整土地、清理垃圾之后,最重要的就是在美化环境的基础之上,促进村集体增收,他们通过村民代表大会集中民智,决定在空闲土地上栽植经济苗木,美观又实用,人人是苗木管理员,负责苗木的管理。目前村委会正在与园林公司洽谈,通过村民+合作社+党支部的模式,对村内的树木进行管理运营。通过“平、清、种、增、改”活动,既美化了环境,又促进了村集体增收、党支部建设,为乡村振兴战略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今年初,梁村镇在全镇开展了村‘两委’干部‘亮身份、明职责、做承诺、见行动’工作,实行村‘两委’干部包胡同、包大街,党员包户机制。同时发动群众平整村内闲散土地、清理房前屋后垃圾,规范主要街道两侧环境,利用清理出来的土地种植农作物,增加收入,有效推动了‘平清种增改’工作扎实开展。”梁村镇党委书记刘田介绍。

干部带头,亮明身份主动干。东屯村“两委”成员刘爱荣承包了该村一条胡同,负责打扫胡同卫生,她说:“干部干部,干字当头,既然亮出了身份、明确了职责,我就要主动带头干。”“两委”干部包胡同、包大街,党员包户机制,助推该镇党员干部从“隐身”到“上线”,既提升了服务群众能力,又增强了党员干部的担当意识和责任意识。如今,“两委”干部带头,党员群众干劲十足,不只“平清种增改”工作热火朝天地开展,其他工作也在加速推进。

党员示范,榜样作用成效显。“我家房前屋后都种上了核桃树和花生,不仅美观,还有收入。作为党员能在村里带头开展‘平清种增改’工作,我感到很自豪。”后赵楼村60多岁的党员赵以凤说,开展“平清种增改”工作以来,后赵村16名党员帮包了96户村民,带头清理出闲散土地10余亩,房前屋后、主要街道两侧全部整齐划一地种上了核桃树,树下间距种上了盐碱花生,花生收入归村民,核桃树收益归集体。截至目前,该镇共清理闲散土地1057.7亩、坑塘101亩、空闲宅基203亩,因村制宜种植经济作物。北大杨村清理出50亩土地,村民在自家院子内外种上了3000余棵无花果树;和睦王村清理闲置坑塘,利用河塘周围闲置土地种上了100余棵榆树,村内清理的闲散土地都种上了苜蓿。

群众参与,转变思想聚民心。“平清种增改”活动,改变的不仅是村居环境,在增加村集体收入的同时,更是改变了党员群众的小格局思维,强化了集体意识,提升了精气神。大刘四村在清理闲置土地时,村民刘淑香认为房前屋后的土地属自家拥有,跟村集体无关,对清理工作持反对态度。村干部和包户党员多次上门对其进行劝解,讲明发展村集体经济关乎每位村民的切身利益和幸福生活,最终做通了她的工作。现在刘淑香不仅积极配合村里开展“平清种增改”工作,还主动向其他村民宣传上级政策。在党员群众的积极参与下,大刘四村清理出的20余亩闲散土地,种上了2000余棵杨树,为提高村集体收入打下了基础。(房孝钰张波)

新闻推荐

搭建平台、畅通渠道;创新方式、精准施策;中国农业银行聊城分行加强反洗钱宣传 全程助力聊城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农行工作人员向市民介绍反洗钱知识△农行工作人员向市民介绍反洗钱知识□肖会宋霄雁洗钱,是严重的...

高唐新闻,有家乡事,还有故乡情!连家乡都没有了,我们跟野人也没什么区别。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高唐县一直在这里为你守候。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