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村并点,村庄旧址复垦土地怎么种 高唐县南崔村:打包流转给村里能人发展产业
近日,驱车经过高唐县尹集镇南崔村地段时,昔日升起袅袅炊烟的村落已不见踪影,在村落拆迁复垦土地上,“长”出来的6座偌大的高标准温室大棚,格外惹眼。
回忆起当时和村里种植能人赵金峰签订流转协议的情景,该村党支部书记杨曰禄依旧难掩喜悦之情。“6座大棚看似不多,但在俺村引发了连锁效应。不仅为村里带来了一个致富产业,还改变了村民传统种地意识。”
几年前,尹集镇政府顺应民意,对南崔村实施了新农村改造,全村实现了整体搬迁,百姓住上了干净明亮舒适的楼房,生活环境与城里人无二。
不过,“住上楼”只是南崔村开启小康之路、幸福之路的第一步,如何解决群众“住得起楼”的问题才是关键。在镇党委、政府的支持下,该村对村庄旧址进行了复垦。
面对土地增减挂复垦后的100余亩地,南崔村村“两委”犯了难。时任村委会主任的王友良介绍,当时村里多次召开党员干部会议、群众代表会议,针对群众提出的各种问题,研究解决办法。
“对100余亩复垦地如何发展,大伙儿商量出了三个方案:一是以村集体名义成立股份合作社,发展苗木;二是和基本农田一样,分包分产到户;三是集中起来,流转给村里的种植能人。”王友良说。
三个方案现在看来,各有利弊。不过,当时杨曰禄却认为前两个方案不如第三个好:发展苗木需要前期投入,但当时村集体几乎没有收入;分包分产到户,人均也就不到两分地,难以产出高效益。权衡之下,村“两委”决定选择第三个方案。
南崔村是个行政村,人口多,能人也多,从事运输生意的村民赵金峰就是其中一位。别看他今年已经63岁了,可平日里却闲不住。“当时听说村里流转复垦土地,我第一个找到村委会,希望能承包。”
2017年年初,村集体、群众和承包户三方达成意见,土地流转费用为每年每亩400元,每5年调整一次。按照这个方案,村里复垦的100多亩地全部流转给赵金峰。
杨曰禄告诉记者,村里开会认为只有承包人发展得好,三方才能都受益,所以当时定的这个土地流转费不算很高。为了保障村民长远受益,村委会还和赵金峰达成协议:除了土地流转费,赵金峰每年还从收入中拿出不低于3万元,给村民分红,三方形成一个利益共同体。
当年春天,赵金峰带着满腔热情在复垦土地上种植了传统作物棉花。经过几个月的精心管理,每亩收获500斤籽棉,亩效益达到1600元,除去种植成本和土地租金,每亩净收益500元。
赵金峰觉得棉花种植虽然稳定,但是不能改变村里没有产业的现状。几经市场调查后,赵金峰最终拍板,种植反季葡萄。2018年春节后,赵金峰投入120万元建设了6座高标准温室大棚,投资8万元每棚栽植2200棵藤稔葡萄苗。为了确保产出高品质葡萄,他还投资5万余元搭配了以牛粪、有机肥、腐熟大豆为主的底肥。
“今年是第一次结果,预计每棚可产优质葡萄1万余斤。”望着满棚绿色,赵金峰激动地说,虽然葡萄还未上市,但目前已经签订了60余万元的订单协议。
6座大棚,不仅托起了赵金峰的创业梦想,更带动了当地村民的种植热情。“今年赵金峰种得不错,效益也很好,我打算先在他这里打工,跟他学一年,明年自己发展。”村民唐淑琴说。
新闻推荐
□孙亚飞白忠义魏善会报道本报高唐讯“我们今天过来看一下你们单位受处分人员的处分决定有没有送达到位,有...
高唐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高唐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