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兆忠与他的赛鸽文化产业

聊城日报 2019-04-01 10:57 大字

齐鲁兆佳聊城赛鸽拍卖大会现场,吸引全国各地近千名赛鸽爱好者参加。

兆佳赛鸽文化中心杨屯公棚内,近万只赛鸽在此接受系统化训练。

□本报记者 邹 辉 本报通讯员 张波 梁启强

大地回春,草木萌动。高唐县杨屯镇兆佳赛鸽养殖训练基地,迎来了新一批从北京送来的赛鸽新成员,它们将在这里度过一段愉快的特殊训练生活。去年以来,由徐兆忠一手创办的兆佳赛鸽养殖训练基地,先后接收全国各地600多名鸽友送来的近万羽赛鸽,到此代养训练。每天清晨,哨声响起,几千只赛鸽竞相出笼,翱翔天空,蔚为壮观,不仅成为当地一道独特风景,更为徐兆忠带来了不菲的收入。

初识赛鸽

赛鸽是信鸽的一个品种,小巧玲珑,善于飞行,拥有较强的归巢能力,被视为和平、美好、幸福的象征。回顾赛鸽的养殖之路,徐兆忠走得并不平坦,但他并不后悔自己的选择。他表示,赛鸽养殖前景光明,他将在当地推广这一特色养殖,打造自己的赛鸽养殖产业。

谈起与赛鸽的相遇,徐兆忠一下打开了话匣子。13年前,妻子背着徐兆忠从1000多公里外的亲戚家带回了一对赛鸽。最初,他对这个整天嘀嘀咕咕的小东西根本不感兴趣,甚至觉得有点烦,不同意妻子将其放在家里饲养。但在妻子的再三请求下,他不得不同意它们暂时“留宿”一段时间。

一个月后,徐兆忠将一直圈养在笼子内的这对赛鸽进行放飞试验。赛鸽出笼,犹如鱼入大海,瞬间就看不到踪影。“坏了,看来够呛能飞回来。”对放飞赛鸽没有任何自信的徐兆忠开始担心起来。然而,傍晚时分,一对赛鸽按时归巢,这令他深感意外和惊喜。从此,他便开始喜欢上了这对十分灵透的小东西,每天形影不离,彼此之间建立起深厚的感情。

涉足养殖

几个月之后,这对赛鸽又给徐兆忠了一个大惊喜——一对雏鸽出生。于是,徐兆忠专门为小雏鸽准备了巢穴,并精心照顾,期待它们尽快走出巢穴,翱翔天空。可是,由于缺乏养殖和训练经验,小鸽子出笼后先后离家不归,这令他十分沮丧。“看来,若没有真本事,这赛鸽养殖还真难持续。”自此,徐兆忠开始到各地信鸽养殖基地拜师学艺,学习国内最先进的赛鸽养殖和训练经验。

学成归来后,开了眼界的徐兆忠感觉,国内赛鸽养殖产业市场前景广阔,于是决定投入资金进行小规模养殖。由于技术过硬,没几年功夫,徐兆忠的赛鸽养殖规模就突破千羽,养殖基地在当地小有名气,养殖收入翻倍增长。

为了进一步扩大养殖规模,实现赛鸽养殖的可持续发展,徐兆忠注册成立了自己的赛鸽养殖企业,并引入先进的养殖理念,实施企业化管理,现代化养殖设施在北方地区名列前茅,前来选购赛鸽的客商络绎不绝。

文化“嫁接”

近几年来,伴随着赛鸽养殖规模的不断扩大,以及训练技艺的持续提升,徐兆忠开始琢磨起“养殖+”的文章,努力将赛鸽文化嵌入到养殖之中,打造特有的赛鸽养殖文化产业。

徐兆忠告诉记者,中国拥有悠久的信鸽养殖历史,据史料记载,汉代就有飞鸽传书,《鸽经》也是目前为止最早的一部记载信鸽的专著。改革开放以后,伴随着中国竞翔运动的蓬勃发展,赛鸽养殖走进普通百姓家庭,各具特色的赛鸽文化比赛如雨后春笋般在各地落地开花,赛鸽文化养殖产业迎来了发展的春天。

面对国内对赛鸽养殖、训练和交易的巨大需求,2015年,徐兆忠投资近5000万元,成立了兆佳赛鸽旅游文化中心,一座座高标准的公棚拔地而起,成为北方赛鸽爱好者训练爱鸽的首选之地,人气也愈加火爆。前不久,徐兆忠还在自己的文化中心举办了一场大型赛鸽拍卖会,来自全国各地的爱好者带着500羽赛鸽参与拍卖,拍卖总金额高达100多万元,单羽最高成交价达12万元。“我准备依托文化中心,加强赛鸽爱好者之间的交流学习,提高驯养水平,逐步参与国际竞翔运动,打造具有中国韵味的赛鸽文化。”谈及发展,徐兆忠信心满满。

新闻推荐

狠抓落实,确保各项工作落地生根,高唐 务实重行勇担当

□本报记者邹辉本报通讯员朱桂林囤兴侠奔跑的时间很快,奋斗的成果最甜。回首2018年高唐县的成长之路,展现在眼前的,是一幅在...

高唐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高唐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