誓将沙洲变林海 高唐县清平镇生态文明建设的启示

聊城日报 2018-12-05 10:20 大字

如今的林海

昔日沙荒地

□本报记者 路子强

本报通讯员 高荣山 王良全

在全国生态镇——高唐县清平镇,有一个特殊的村庄叫清平新村,村民200余户,是从其他村“抽调”来的,户口还在原村。每户并不是隔墙而居,而是住在一块30亩见方的田园中间。这每户的30亩地,四周栽植速生杨,占地15亩,中间15亩种植庄稼、果树等。林海深处的这些住户以树为篱,分散在清平森林公园南、东、西周边6000多亩的沙地中。

清平新村的出现是清平镇生态文明建设的一个典型,始于改革开放初期的1982年,为把桀骜不驯的沙龙变成平原绿洲,当地干部群众拿出“誓将沙洲变林海”的气魄,演绎出一段绿色接力、激情燃烧的岁月。

昔日荒坡风沙漫天

土地不平,“骆驼腰”一个接一个。吃饭得抽空,看着没风了抓紧吃,风一来碗里落一层土。沙土存不住水,又没有机井浇地,庄稼也不长,只能荒着。这是已过古稀之年的孙乐民的回忆。

清平镇位于黄河故道上,全镇沙地面积2.6万多亩,占可耕地面积的43%。其中2万亩用于建造国有林场,6000多亩定位于农林并重。70年代末期,风沙害得这里的群众睁不开眼、吃不上饭。

风沙再狂,总有人不甘服输。

多少年来,为了治服这条桀骜不驯的沙龙,清平人设计了一个又一个绿化方案,但一个个被现实否决。1982年,他们又制定了“林农并重、修建路渠、承包经营”的开发治理新方案,同时把家庭联产承包制的经验引用到绿化沙地上。为此,镇里出台了优惠政策,包括承包户五年内不交提留和农业税;每户承包30亩地,30年不变,允许继承转让;树木成材后,镇、村、户按照1:2:7分成,林间收入全归承包户;镇政府为每户解决低息贷款1300元,补助300元,帮助在承包方内盖房、打井;本村镇的农民优先承包,也可跨乡镇、跨县承包;本镇的承包户在原村的承包田其承包权不变。优惠的政策吸引了众多承包户,临清市、莒县、东平县等的农民也闻讯来到清平镇,签订了承包合同。

村民争当“绿色战士”

绿化河山的战役打响了。

“1983年的时候我父亲就来到这里了,那时候我才13岁,经常来看父亲,在树林中玩耍。 (下转A8版)

新闻推荐

高唐县第三实验小学 “六小一限”活动激发学习热情

本报讯“这是家长拍的学生在家一分钟跳绳的视频,我校每班一条大绳,人手一条小绳,想要学习好,先要有个好身体。”高唐县第三实...

高唐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高唐县这个家。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