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立芝:扎根泥土散芬芳
□本报记者 邹 辉本报通讯员 朱桂林
她每年科技培训农民5万人次,深入田间地头解决技术难题百余次,挽回农业经济损失2000多万元;
她着手土壤改良技术研究,让30万亩耕地“吃上”配方肥,农作物平均增产10%以上,节本增效2000余万元;
她写下了400多万字的农业技术日记,详细总结了小麦、玉米、果蔬等农作物的疑难杂症,被广大种植户视为农业领域的“本草纲目”;
……
她便是十八大、十九大党代表、山东省优秀共产党员、高级农艺师杜立芝。“我是党培养出来的农技人员,必须尽其所能为广大种植户提供农技服务,帮助他们解疑答惑。”自1985年参加工作,33年来,杜立芝几乎没有自己的“私人时间”,她每天探地头、钻大棚,与百姓打得火热,只要有技术需求的地方,几乎都可以看到她忙碌的身影。工作中,杜立芝虽已担任高唐县农业局副局长职务多年,但熟悉她的种植户都知道,她有“三多”与“三少”:技术经验多,下乡入户多,农民朋友多;架子套话少,休息时间少,报销补贴少。如今,“接地气”的杜立芝早已被广大种植户视为“家人”,“有问题,找杜站长”自然成为他们破解生产困惑的首选。
杜立芝33年如一日的坚守,将平凡的农技服务岗位,打磨得熠熠夺目,先后获得全国农技推广先进个人、全国最美基层干部、全国妇女创先争优先进个人、全国“三·八”红旗手等荣誉称号。隐藏在这些耀眼成绩的背后,是汗水,是奉献,更是理想和信念,充分展现了一位普通基层干部,一心为民的公仆情怀。
400万字的农技日记
“那不是杜站长吗!她来了,俺这心里就踏实了。”8月15日,高唐县固河镇张桃村种植户韩珍如,正准备给瓜田打药,突然远远看到一个熟悉的身影。她随即放下药桶,跑了过去,将杜立芝拉到自家瓜田“会诊”。
在高唐,杜立芝被誉为“问不倒”的农技专家,农作物患病后,只要用她开得“处方”,保证药到病除。杜立芝拥有这么大的“学问”,与她33年来坚持写农业技术日记密不可分。
参加工作初期,初出茅庐的杜立芝由于缺乏“实战”经验,在下乡搞农技服务时,经常被“问倒”。面对种植户失望与焦急的眼神,她不知如何应对。“国家资助我上了3年农校,到头来却帮不上农民朋友的忙,要我这个技术员干什么?”每次遇到无法找到农作物病因的情况,杜立芝都自责不已。“我要边学习,边服务。”下定决心的杜立芝在找来各种农技书籍进行“充电”的同时,每次下乡服务回来后,都认真写农技笔记,总结经验。平时,只要听说哪家的农作物患了疑难杂症,无论严寒酷暑,她都会第一时间赶过去了解情况。
1992年冬天,高唐杨屯镇侯桥村大棚蔬菜患上了“怪病”,愁得种植户只想哭。杜立芝获知信息后,第二天便带着馒头和咸菜赶了过去。在连续查看十几座大棚后,她现场翻看农技笔记,并根据经验开出了“药方”。回来的路上,正赶上鹅毛大雪,杜立芝骑着自行车艰难前行,不慎跌入路边排水沟,腰部被摔伤,至今病根未能完全消除。
这次意外事故并未阻止住杜立芝继续前行的脚步。那几年,杜立芝骑坏了3辆自行车,2辆摩托车,记不清多少次顶风冒雪,多少次饥寒交加,但她横下一条心,一定要把自己打磨成农作物的“百事通”,决不能再让老百姓“问倒”。有一次,为了采写保护地栽培技术的总结日记,他连续10多天“泡在”蔬菜大棚里,现场写下了厚厚4大本笔记。
33年的坚守,杜立芝先后采写了70多本、400多万字的农技日记,摞起来足有1人多高,农作物的各种疑难杂症几乎都可以“对号入座”,并从中找到破解良方。
心中放不下的永远是“田”
赵寨子镇蒋官屯村、姜店镇傅桥村、固河镇大华村、梁村镇李化梓村.....8月6日,杜立芝像往常一样早早走出家门,踏上了下乡行程,这一天,她先后探访了5个乡镇、7个村庄的耕地,足足有200多公里的路程,几乎把高唐绕了一大圈。这样忙碌的行程,在杜立芝的工作中,早已成为常态,“现在我满脑子想得都是种田的事,每天不下去看看,心里就不踏实”。
受传统种植习惯的影响,高唐大田作物主要以种植小麦、玉米为主。为提高产量,增加收入,广大种植户大量使用化肥,每年化肥用量超过15万吨。长期以来,大量化肥融入土壤后,造成土壤板结、硬化,重金属含量超标,耕地质量严重下降。“土地是农业生产的根本,土地出现了问题,农民的生活如何得到保障?”面对这些土地问题,杜立芝看在眼里,急在心间。于是,她主动着手土壤改良技术研究,将测土配方施肥技术、水肥一体化、黄腐酸肥料的使用作为了改良土壤推广的重点技术。
万事开头难。从2011年起,杜立芝就带领技术团队开展采集土样→土样化验→田间试验→统计分析→施肥指导→数据库建设,了解百姓的施肥习惯。利用GPS定位仪,采集土样1440个,作为水溶性黄腐酸配套施肥的依据,进行有机质、碱解氮、有效磷等多个项目的化验1万项次,基本摸清了项目区土壤养分状况。最终,杜立芝针对不同地域和施肥习惯及土壤化验结果,建立起了小麦、玉米、花生等主要作物水溶性黄腐酸肥料与氮磷钾及中微量元素的施肥品种、数量、施肥时期和施肥方法的一整套施肥技术模式。
为获得百姓对这项新技术的认可,杜立芝在做好宣传推广的同时,还在高唐11个镇的136个村,安排试验示范田238处,均取得良好试验结果。近年来,杜立芝研发的土壤改良技术累计推广312万亩,减少化肥用量总计约55.7万吨,实现化肥减量20%~30%,平均每亩让种植户新增纯收益1371元,共增加纯收益194764万元。
守护舌尖上的安全,是杜立芝的另一项重点工作。2014年,山东省农药残留治理工程在高唐实施,杜立芝以此为契机,按照“一准”、“二减”、“三改”的技术规程,在全县开展了农药残留治理工程。绿色种植模式不仅降低了农户的种植成本,而且提高了农产品的品质。
一部“问诊”热线的帮扶效应
“杜站长,俺家的黄瓜麻烦了,您赶快来一趟吧!”“杜站长,西红柿还是没好转,这可咋办啊?”……
每天睁开眼,杜立芝的手机就会响个不停,“清一色”全是各地种植户的求助电话。为了确保电话24小时畅通,杜立芝特意买了2块手机备用电池,一块随身带,一块在家里充电。
近几年来,高唐加快了农业种植结构调整的步伐,高效集约蔬菜温室遍地开花,找杜立芝“问诊”的种植户越来越多,这让她分身乏术。杜立芝陷入了沉思:一个人浑身是铁能打几根钉?一个人通身是学问,一天能服务多少老百姓?其实,杜立芝的忧虑,高唐县委、县政府早已开始着手寻找破解之策。今年年初,高唐决定成立杜立芝党代表工作室,由杜立芝带起一个县级、镇级和村级的技术团队,团队实行“首席专家+技术人员+科技示范户+农户”的服务模式,首席专家由杜立芝等3人担任,每位专家帮包6-7名农技人员,每名农技人员联系指导10个科技示范户,每个示范户带动20户农户,培育更多的“专家杜立芝”“农民杜立芝”。
田间是最好的课堂,农民是最好的老师,理论结合实践,走到田间不搞花拳绣腿。为做好“传帮带”,工作室成立后,杜立芝几乎每天都会带着几名年轻技术员来到田间地头,与农民朋友切磋农技。
在杜立芝的带动下,高唐县农业局爱学习、跑一线的人多了,说风凉话、嫉贤妒能的人没了。现在100多人的农业局,具有专业技术职称的员工达到80多人,成了像杜立芝一样能独当一面的专精尖人才。“作为一个技术员,我们的心在田间,作为一名党员,群众就盼着我们在农村生根发芽。我们自应多进两家门,多说两句话,多跑两步路,多解两个题。”如今,杜立芝仍带领着她的团队奔走在田间地头。
新闻推荐
进门一张椅坐下一杯水部门一个窗服务一对一 梁村镇:群众办事方便快捷
本报讯高唐县梁村镇围绕“一次办好”改革,通过走访、设立意见薄的方式征求群众意见,让群众成为“发言人”与“当家人”,参与...
高唐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高唐县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