扶贫棚里瓜果香

聊城日报 2018-06-14 12:05 大字

□本报记者 路子强

本报通讯员 杨 东

一行行瓜藤悬挂在绳子上,绿油油的甜瓜散发香气。6月11日,走进高唐县琉璃寺镇秦庄村的扶贫棚,“棚主”姜秀才夫妇正在采摘甜瓜。“这5个大棚是我和别人一块承包的,总占地21.8亩,我负责管理。现在正是摘瓜的时候,雇了几名村民来帮忙。”姜秀才说,大棚本来种的是葡萄,由于葡萄两年才能结果,今年是第一年,他就间做了甜瓜,甜瓜下市后就养葡萄苗,两不耽误。“这些甜瓜施用的是有机肥,甜瓜个儿大,甜度高。每个棚大约种了2000棵苗,预计能收6000斤甜瓜。现在每天都有客商来拉货,一斤2.5元,每天能卖2000斤左右,销路不愁。”

姜秀才在大棚规划上下了十足的功夫,每个边角都利用到,“我种的葡萄品种有红玫瑰、藤稔、玫瑰香、巨峰、提子。每个棚有4000棵葡萄苗,苗是从浙江金华买的,明年五一就能结果。棚外种了3000棵,苗从泰安买的,明年8月份才结果,一直持续到霜降。棚里棚外错开上市时间,能确保价格稳定。棚外的葡萄成熟时准备搞个采摘节,走‘旅游+农业’的路子。”

秦庄村距离高唐县城26公里,水土等自然条件良好。村内以留守老人、妇女、儿童为主,青壮年等主要劳动力外出务工居多,村内劳动力不足造成生产水平较低,村内以种植小麦、玉米等传统粮食作物为主,增收途径单一,人均收入低,属于省定贫困村。2017年,秦庄村经过与镇扶贫办沟通,通过流转土地,利用上级扶贫资金100万元建起长100米、高4.3米、宽10米的5个高标准蔬菜扶贫大棚。菜棚租赁给有种植意向的农户,租金为每年4.5万元。“通过对外租赁的方式,发展绿色有机果蔬种植,促进了我镇农业发展,且租金全部用于秦庄村13户32人建档立卡贫困户,每人年收入可增加1400多元,实现了种植户和贫困户的双赢。”镇扶贫办分管领导殷庆新说道。

新闻推荐

“请为高考学生让让路!”

6月7日,高唐县滨湖路第二实验小学门口,上演了为高考让行的感人一幕,助一位学子准时参加高考。当日下午2时40分许,正值高考即...

高唐新闻,有家乡事,还有故乡情!连家乡都没有了,我们跟野人也没什么区别。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高唐县一直在这里为你守候。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