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徽州敕封威灵高庙及其他

黄山晨刊 2017-08-09 14:15 大字

□汪晓东

7月8日,杭州佛像画家、雕塑师胡高峰来徽造访,闲谈中提出要去徽州第一珍宝——“威灵高庙”实地考察。这时,我记起了多次疾呼保护抢救“威灵高庙”的徽学专家方利山先生,于是电话约他一同前往徽州区潜口镇东山村的威灵高庙遗址。

在黄山余脉丰山连绵起伏的山坳中有一座庙堂,供奉的神位之多、规制之严和乡土民俗之奇都与徽州其他庙宇大相径庭。民间这里,还有许多秘而不宣的传说……

从合铜黄高速徽州出口处的潜口镇,沿着潜口至蜀源的旅游公路向东前行,在该镇东山村路口北上,经乡间公路进入山里,行车约五公里就到达上叶自然村。这个自然村现已整体搬迁在外。村落中,只剩存着五六间破旧徽式民房。村中还有一棵硕大的连理银杏树。这棵饱经沧桑的银杏树,执拗地守望着这片山、这片地和这里叮咚作响的山泉。沿上叶自然村向西北方向登高,徒步登山道路约20分钟,便来到了丰山南坡的威灵高庙。这里绿树翠竹,掩映庇护着高庙的遗址。实地察看,经过目测,知庙宽12米,纵深30米。屋宇属砖木结构,四合院布局,有前、中、后三殿,并有大圆柱础28处。庙左有灶房、寝室等建筑。该庙在徽州之域,规模不算宏大,建筑也不尽华美,然而其历史文化价值却不可小觑。来回在遗址上搜寻,在西墙圆形的窗口下,见有石质门楣倒伏于地,断为两截,上书“敕封威灵高庙”,落款时间为明万历乙亥年(1575)冬月。而庙内西侧有两碑埋于倾圯的墙内,一碑主要叙述庙宇的修建时间、出资的村社;另一碑为出资人姓名和出资额。据“一楣两碑”,可以确定该庙建立年代为明代,且在清乾隆辛卯年(1771)、同治己巳年(1869)两次重修。

这座“敕封威灵高庙”在徽州仅此一座。这个“高”字做何解呢?原来,这是“高楳之庙”的意思。中华古经典《礼记·月令》记载:“高楳,媒神,后世以求子也”。“仲春之月,以太牢祀于高楳,天子亲往之,后人以为媒官,神之也”。高楳之神,在中华远古文化中是专司爱情、婚姻、生殖之神,或祀女娲、或祀简秋、或祀姜嫄(黄帝曾孙喾帝的元妃,其子为周朝始祖)。在北方中原一带,千百年来广泛流传着仲春之月,二月二祭高楳的远古民风,山西、河南等地至今仍有高庙遗存和高楳庙会之遗风。

继续搜寻,从功德碑上记录着的捐款名单中,可见最多者“纹银三十五两”。这便是徽州老百姓民间信仰所致,如潜口金紫祠汪华庙、唐模太子庙里的功德碑一样镌刻着捐资者的芳名。

所谓“高庙”是祭祀高楳之神,是求子、求姻缘之地。方利山先生说,徽州文化中所说徽州大部分宗族是汉以来从北方中原徙入,因而一直保留着中原的上古遗风。上叶古村“威灵高庙”的高楳之祭,遗址现存,是徽州文化作为中华传统文化在徽州地域厚实积淀的重要和稀珍的物证。他认为,在这个意义上,上叶古村“敕封威灵高庙”是徽州文化一大珍宝,是最需要我们的徽州学研究者、徽州文化的保护者、地方政府和民众加以特别关注和珍爱的物态历史文化遗产。

“皋楳”、实同“高楳”。据宋代史学家罗泌《路史·余记二》云:“皋(同高)楳古祭女娲。”《后记二》云:“以其(女娲)载楳,是以后世有国,是祀为皋楳之神。”注引《风俗通》云:“女娲祷祠神,祈而为女媒,因置婚姻。”此《路史》皋楳,古祀女娲所居。然皋楳之祀,亦因时代及民族之不同而有异。近代著名学者闻一多《高唐神女传说之分析》:“夏人所杞之楳为涂山氏,女娲;殷人所杞之皋楳为简狄;周人所杞之皋楳为姜嫄。”

《路史·余记二》引西晋学者束皙曰:“皋楳者,人之先也。”古代各民族所祀的皋楳全是该民族的先妣。因此说,皋楳,管理婚姻和生育之神是有历史根据的。传说上已将祈子习俗为“皋楳”。由于“皋楳”活动大多在郊外实施,所以也叫“郊楳”。最初的皋楳,属氏姓,而且是成年女性,具有孕妇状。远古时期,一些裸体妇女像都具有非常发达的大腿和胸脯,还有一个向前凸出的大肚子。这在汉代画像化石中,就有“皋楳”的形象,还与婴儿连在一起。后来“皋楳”的变化很大,如河南人祖庙供奉的是伏義,这就是男权制度下的“皋楳神”。

先民们在仲春之月,迎祭皋楳女神活动,个性张扬,男女春禧。据《周礼·媒氏》记载:“仲春之月,会令男女,奔者不禁。”由此可见,男女私奔也不禁止,足以说明皋楳女神活动的狂欢程度和开放度。

(上)

新闻推荐

聊城将启动市级健康促进示范县(市区)创建工作

聊城新闻网讯7月6日,记者从全市卫生计生宣传暨健康教育工作推进会上获悉,今年,市卫生计生委将启动市级健康促进示范县(市区)创建工作,并择优申报省级健康促进示范县(市区)。据介绍,聊城市健康促进示范...

高唐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高唐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