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金梨长成“致富果”

聊城日报 2020-07-24 18:02 大字

□聊城日报全媒体记者张兴国

“没想到,村里的黄金梨成了村民脱贫致富的‘金疙瘩’。”7月20日,东阿县刘集镇北崔村党支部书记曹兴民笑眯眯地说。

北崔村,位于东阿县刘集镇政府驻地西北方向2.5公里处,是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小村庄。20多年前,北崔村是一个穷村子。如今,村民仅种植黄金梨的人均收入已达14000元,北崔村也成了富裕村。

走在北崔村的村头田间,目所能及之处,树绿草青,环境优美,一派迷人的田园景象。一

北崔村的变化,用村民朱道忠的话来说,就是“我们村有一个好支书”。

上世纪90年代初,聊城棉花主产区的功能逐渐转移,群众种植棉花的积极性逐步下降,东阿县积极进行农业结构调整。地处沿黄区域的刘集镇,因地制宜,大力发展桑蚕养殖业和蔬菜种植业。

“当时,我们附近的村庄中,李庙、南双庙、张集等村庄有桑园,夏口、谭庄等村庄有蔬菜大棚。”北崔村党支部委员张君峰说,“但是,我们村由于村情比较混乱,村委班子领导力弱,没有任何产业,比周围其他村都‘穷’。”

有件事可以印证张君峰说的话:从1993年初到1994年10月份,北崔村换了4任村党支部书记。

1994年,在刘集镇计生办工作的曹兴民,被时任刘集镇党委书记的房广龄叫到了办公室。“你回村里当村党支部书记吧,有什么困难和要求直接向我提,党委相信你能挑好这副担子。”

“请房书记放心,我一定能完成任务。”当时年仅28岁的曹兴民说。

1994年10月份,曹兴民回到村里,开始担任村党支部书记。面对“烂摊子”,他在村里开展了脚踏实地的工作。经深入调研,他发现,全村900多人,竟然有100多人没有土地,这是村里产生矛盾的关键所在。

1996年,上任一年多的曹兴民开展了他的“大动地”行动——收回全部土地,再平均分配给每名村民。此举得到村民的极大拥护,村民心里的“疙瘩”也解开了。

之后,曹兴民和村“两委”班子成员带头,在村里发展种植、养殖产业,迈开了“甩穷帽”、奔富路的坚定步伐。二

北崔村种植黄金梨始于2002年。

2001年,东阿县加快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步伐。刘集镇党委、政府积极响应,当年夏天,镇上组织全镇的村党支部书记、种植能手到青州、昌乐、寿光等地参观学习,曹兴民也是成员之一。那次参观学习,开阔了曹兴民的视野,更加坚定了他为村民蹚富路的决心。

参观回来后,曹兴民联系上了山东省青年干部管理学院的农技专家黄喜明。黄喜明告诉曹兴民,黄金梨产量大、品质好、市场需求旺,且非常适合北崔村的土质。那时,黄喜明还告诉他,全国黄金梨种得最好的就是是胶东的大田农场。

曹兴民立即将这一信息汇报给镇政府,并组织村“两委”班子成员到大田农场参观。

大田农场是一家由韩国客商经营的农场,几经周折后,曹兴民等人得以进入场内参观学习,并与大田农场建立了合作关系。 (下转A8版)

(上接A1版)“人家种的黄金梨真是太高端了,临来前,我们花了500元钱,买了50个,就是想让村里的群众尝尝这种高品质的梨子,坚定大家种植梨树的决心。”曹兴民说。

让祖祖辈辈种植大田作物的农民改种梨树,在北崔村不是一件小事,在整个刘集镇也很轰动。为了坚定群众进行农业结构调整的决心,2001年秋季,刘集镇在北崔村召开了全镇种植结构调整现场会,来自各村庄的代表200多人来到现场。

北崔村也有大动作:全村拿出20公顷土地,免费让村民种植黄金梨。在村“两委”的带动下,共有55户村民参与进来。

黄金梨的种植是在2002年秋天。当时根据刘集镇的规划,全镇23个村共同建设万亩梨园。为了发挥典型带动作用,镇政府专门聘请了专家现场指导,并让北崔村周围的四五个村庄的群众帮助北崔村村民栽梨树。

在梨树品种的选择上,曹兴民也没少动脑筋。最后北崔村确定以黄金梨为主打品种,同时栽种了圆黄梨、华山梨、新高梨和晚秀等品种,目的是为了错开各品种的上市时间。“从七八月份一直到十一月份,各个品种依次成熟,中间没有断档。”曹兴民说。

梨树管理是个技术活,曹兴民与省农业厅经济林管理处、省农科院、莱阳农科院,及聊城市、东阿县农业局的专家都保持着密切联系:“专家们经常到村里来讲课,现在种植户都成了技术员了。”

2006年,第一批黄金梨成熟后,曹兴民带领村“两委”成员马不停蹄地去北京、上海、西安、青岛等地跑市场、打销路,一口气将全村产出的5万公斤黄金梨全部卖出。

随着果树逐渐长大,丰产期的黄金梨亩产能达到三四千公斤,2013年村民邢承含种植的不到一公顷黄金梨,就卖了14万元。

黄金梨成了北崔村群众致富的金疙瘩。每年少则三五万元,多则十几万元、几十万元的收入,让当初持怀疑态度、不敢种植的村民有了种植梨树的念头。

村“两委”及时帮助大家联系树苗、流转土地。2012年,村里黄金梨种植面积又扩大了33公顷;2019年,在村民的强烈要求下,北崔村进行了第三次梨树扩种,本村加上从附近村庄流转的土地共33公顷,全部种上了梨树,栽植的品种除了黄金梨,还包括新月梨、黄晶梨和新梨7号等最新品种。

地里刨金靠的是智慧与努力,千亩梨园记录着北崔村脱贫致富的铿锵足迹。三

“我是一个土生土长的北崔村人,村里乡亲富了,我脸上也有光。”曹兴民这样说。

这几年,北崔村全村每年卖梨的收入超过1000万元,成为远近闻名的富裕村。

带富村民的曹兴民和村“两委”成员也没闲着。按照党支部领办合作社的要求,北崔村成立了东阿县北源黄金梨种植合作社。2018年他们申报了东阿黄金梨国家地理标志;2019年他们又申请了东阿黄金梨绿色食品认证。

每到黄金梨的丰收期,来自天南地北的客商齐聚北崔村,周围村庄到北崔村打工的人员也络绎不绝。“目前,村里有两个规划:一是建立一个黄金梨交易大市场,依托村办合作社,规范果品交易,扩大果品市场覆盖面;二是依托村里的黄金梨产业,发展采摘游和民宿游。”曹兴民说。

曹兴民和村“两委”还有更长远的规划。“我们正在考虑发展另一种经济作物。”曹兴民说,“如果能够试种成功,这个产业效益不比黄金梨差。”

曹兴民正在酝酿的这个项目是华夏神菊种植。“我想自己先蹚蹚路,如果能够成功,再让群众种植。”曹兴民说,“除了黄金梨,再给村里的乡亲们栽下一棵致富‘摇钱树’,这是我的梦想。”

新闻推荐

东阿:“四权分置”推进扶贫项目长效运行

□高田成涛报道本报东阿讯东阿县陈集镇李庙村贫困户李明乾,每隔几日都要到村头的葡萄产业园区看看,这里有他一家人的希...

东阿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东阿县这个家。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