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宿州寻找周天爵

合肥晚报 2019-12-16 00:57 大字

去宿州,其实是为了寻找周天爵。

周天爵何许人也?《清史稿·周天爵传》很长,这里只摘取与合肥、宿州有关部分:

周天爵,字敬修,山东东阿人。嘉庆十六年进士……连擢宿州知州、庐州知府、庐凤颍泗道……

关注周天爵起因,是为撰写《溯源长丰》准备资料。

周天爵这个人在历史上的评价还是褒的居多,他幼年父亲即亡,是母亲拉扯大的。但他“不为贫累,苦志读书”。嘉庆十二年(公元1807年),33岁的周天爵中乡试举人,4年后又中进士。

不过,周天爵的仕途并不顺畅。彼时,官场冗员现象非常突出,他一等就是13年。仕途起点虽低,却并没有妨碍他凭傲人政绩“奋起直追”。道光十年(公元1830年),周天爵升任宿州知州,后又擢升庐州府知府。他担任最高级别的职务为兵部侍郎,相当于今天的国防部副部长。

在查找资料时,我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周天爵并非翰林出身,死后却破例特谥“文忠”。要知道清代文官谥号中,“文忠”仅次于“文正”,有清一代获此殊荣仅有10人,合肥人熟悉的有李鸿章、林则徐,都是显赫一时的人物,周天爵作为一个从二品官员谥号“文忠”,一定有其特殊的原因。

果然,我在晚清方濬师的《蕉轩随录》里找到了答案:“周敬修先生讳天爵,山东东阿县人。起家县令,荐至湖广总督,缘事镌职,再起为漕运总督,旋以二品顶戴致仕。文宗御极,被诏入朝。适粤贼犯顺,命公为广西巡抚,屡立战功,年老乞归。积劳成疾,薨于颍州途次。特旨优恤,追赠尚书,予谥文忠,勿庸内阁撰拟。故事大臣非翰林不得谥文字,公得之,诚异数也。公年登八十,受恩三朝,其服官政绩应胪列国史,兹不具录。择其遗事数则信而有征者,敬识于此。”

文中不仅解释了“故事大臣非翰林不得谥文字,公得之,诚异数也”,而且说明了“公年登八十,受恩三朝,其服官政绩应胪列国史”。可能清廷也觉得给他的官小了,所以死后追赠他尚书衔。

可能是时间过去得有点久远了,宿州人知道周天爵的并不多,甚至连宿州博物馆里也难找到他的蛛丝马迹。

倒是一位宿州的画家黄先生给我讲了一个故事,周天爵任宿州知州时,百姓称其“爱民如子,嫉恶如仇,古良吏也”,深受百姓爱戴。后来被罢都没有离开宿州,而是客居闵子集(今闵贤集,因孝子闵子骞而得名),平时看看书,偶尔做做农活,甚至穿着短布衣,戴着大毡笠,指挥牧童赶着牛回家,周边的乡亲们完全不知道他们的邻居是位大官。

还有一件事也很有趣,合肥、宿州居然历史上都有一所正谊中学。合肥正谊中学是1920年由著名教育学家刘君尧先生创立的,即今天的合肥三中;宿州正谊中学源于清乾隆三十二年(1767年)知州赵霖创建的培菁书院,道光十三年(1833年)知州周天爵集资扩建,更名为正谊书院,改为官立正谊中学堂,解放后为宿城第一中学。

□李云胜

新闻推荐

债权转让处置公告

山东东阿农村商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拟对合法拥有的不良债权资产包以资产转让的方式进行处置,不良资产包债权总金额人民币73...

东阿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东阿县这个家。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