谷雨时节拜仓颉

聊城日报 2019-04-25 10:02 大字

□张 洁

仓颉,被人们尊为“文字始祖”,是中国汉文字的发明创造者。《辞源》的解释是:仓颉,传为始创汉字者。“清明祭黄帝,谷雨拜仓颉”,是流传千年的文化活动。

4月18日,谷雨节气的前两天,东阿县仓颉墓前举行了一场大型的仓颉祭祀仪式。

谷雨祭仓颉之习

东阿县铜城镇王宗汤村后,向村外东南方向行走约1000米,绿油油的麦田里,有一处隆起的高地,周围翠柏郁郁,几块高大的石碑耸立在此,展现出不同寻常的肃穆威严。相传这里就是史书上记载的仓颉墓地,当地人称“仓王坟”。石碑上身披羽衣、四目灵光的造字圣人仓颉,目光烁烁的望着正前方,享受后世的敬奉。

当日一大早,祭祀的人们从四面八方赶来,摆祭、献花、行礼。“忆昔抚今,谷雨纪念,千秋共仰。饮水思源,方信中华食德衣仁之久远;求本索源,更加仰拜文化始祖之典章。愿我等龙族子孙,承传五千年文明之薪火;华夏儿女,谱写好与时俱进之华章……”主祭人在仓颉像前恭读了祭文,现场祭拜者对仓颉像行鞠躬礼。

活动的发起者,聊城华夏仓颉文化学会常务理事王一介绍,仓颉死后葬于利乡亭,也就是今天的王宗汤村。只可惜,随着时代的变迁,昔日高大的仓颉墓早已失去了往日的辉煌,墓前高大的汉碑、石人、石马、石羊和仓圣祠,也在新中国成立前被拆除砸毁。

仓颉葬东阿之证

仓颉,是黄帝的史官。他集中民众的智慧,从“鸟迹”“虫纹”受到启发,创造了文字。清道光九年《东阿县志》记载,仓颉墓“在县(今平阴县东阿镇)北三十里,有墓,有寺。”城北30里,即今铜城镇王宗汤村。原有高大的墓冢,墓前古碑数幢,祠堂三间,二层,其上有匾额“仓颉墓”三字。

王一介绍,2000年国家文物局考古队对王宗汤村附近可能与仓颉有关的遗址进行了考古调查和勘探,并在此基础上提出相应的保护意见和下步工作方案。经实地调查勘探,发现这里是距今四千多年前的龙山文化遗址,地表遗物有龙山时期陶片,可识器型盆、罐、瓦、青釉瓶、碗等,这些遗存与仓颉生活的时代相吻合。后又在距仓颉墓不远的景阳冈遗址出土了龙山文化时期的陶文字,这又进一步证明了仓颉墓在此的可信度。

2002年至2003年,地方政府和当地群众对仓颉墓地进行了规划性建设,复筑了占地面积近500余米,高9米的仓颉墓,墓前刻立纪念性石碑十余通,植松柏槐等各类树木400余棵。现存的仓颉墓为方形,底边长17米,高9米,巍然如金字塔般立于平野。墓正前方立有“古仓颉之墓”墓碑,高4.72米、宽1.2米,厚0.4米。另有十几块有关历代维修仓颉墓之记事碑和文字发展史碑。

仓颉卒葬地之争

全国有多少仓颉墓?有论者称,在已发现的8处仓颉墓遗迹中,始建于汉代的有四处:河南的南乐、虞城、开封和陕西的白水;始建于晋代的有两处:山东寿光和东阿;始建于宋代的有两处:河南的原阳和洛宁。

对仓颉墓葬何处,历来说法各异,争执不一。民国时期的《寿光县志》记载,仓颉墓在县城大西门外迤北百步许,久为一邑名区。墓前东西有井二,昔所谓仓颉双井也。墓南有祠,始建于明洪武中;商丘虞城县《虞城县志》记载,汉灵帝熹平六年(公元177年),仓颉墓前立碑一通,正书“古仓颉墓”,后废;开封仓颉墓,在今城东北9.5公里、黄河大堤之外,刘庄村的北侧。明《汴京遗迹志》载:“仓颉墓在城北时和保。俗称仓王冢是也。”……

“仓颉到底墓葬何处?不重要。”祭祀仪式上,台湾师范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玄奘大学文学院院长季旭升讲道:“荀子说过,好书者众矣,而仓颉独传者,壹也。‘谷雨祭仓圣’体现了汉民族对文字始祖的崇拜和社祭文化,承载着许多重大的历史文化信息和原始记忆。仓颉墓在哪儿并不重要,如同诸葛亮躬耕地南阳、襄阳之争一样,没必要争个你是我非,重要的是弘扬其精神,承继其历史,光大其文化,促进和激励当代发展。

新闻推荐

东阿:三产融合改变土地“望天收”

本报讯东阿县高度重视农村产业融合发展,集中建设高标准农田,着力打造优势特色产业集群,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加快推进农业适...

东阿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东阿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