播绿撒翠助推生态发展 全市国土绿化工作纪实
◆流转土地45.89万亩,新增国土绿化面积60.8万亩。财政投入“创森”资金累计44.75亿元,调动60多亿元社会资本投入“创森”◆市县城区绿化覆盖率超过40%,人均公园绿地面积超过11平方米◆建设森林公园10处,其中国家级2处、省级2处;建立湿地公园16处,其中国家级3处、省级1处;建立国家级休闲体验基地3处◆建成8个省级森林乡镇、60个省级森林村居,建成28个市级森林乡镇、129个市级森林村居
□本报记者 王培源
三月春风,绿满水城。
“天气好就想去户外走走,现在到处是绿海,走到哪儿都是满眼的绿色。”“80后”刘鹏是户外运动爱好者,他提到的“绿海”,就是聊城市绿化面貌的直观变化——经过持续不断的造林铺绿,聊城市绿化面积持续增加。“创森”工作开展以来,聊城市流转土地45.89万亩,新增国土绿化面积60.8万亩,占市域国土面积比例为4.72%;财政投入“创森”资金累计44.75亿元,调动社会资本60多亿元投入“创森”;2018年,荣膺“国家森林城市”荣誉称号……
自2016年启动“创森”工作以来,全市上下紧紧围绕“河湖秀美大水城,宜居宜业新聊城”的新定位、新蓝图,突出平原绿化特点,以实施森林进城围城、村镇绿化美化、绿色通道及生态廊道建设、农田林网建设、生物多样性保护、森林质量提升等六大工程为总抓手,城乡一体、上下联动,初步呈现出“城区、近郊、村镇绿化交相辉映,水网、路网、林网纵横交错,生态林、产业林、景观林三林共建”的国土绿化新格局,人民的幸福感和获得感进一步以提升。
探索平原地区创森新模式
如今,每逢饭后,东阿县牛角店镇前申村村民张桂兰老人就招呼几个老姊妹到村口树荫下拉呱。开展土地流转后,村前屋后茁壮成长的大叶女贞、白蜡、法国泡桐、白毛杨林下,就成了全村老少茶余饭后的好去处。“我们村现在就像一座大花园。”提起村里的绿化,东昌府区道口铺街道高马村村民马庆法的幸福之情溢于言表。村党支部书记马庆华说,“今年村里投资6万多元,栽种了2.4万棵苗木,新增绿化面积近40亩,村民真正享受到了‘创森’与美丽乡村建设带来的绿色成果。”
平原地区也能“创森”?聊城给出的答案是肯定的。在平原地区搞森林城市创建,关键在于处理好林粮、林菜争地问题。聊城市结合平原绿化特点和水城特色,创造性地实施了“创森+土地流转+河长制+路长制+美丽乡村+城市建设”等N个模式。通过“创森+土地流转”,把散落在一家一户不能成方连片种粮的土地集中起来,每年补贴1000-1200元/亩,流转给种树大户。不到两年,全市流转土地45.89万亩,全部种上了果树林木,新增国土绿化面积60.8万亩。
通过“创森”,聊城为全省平原地区国土绿化探索了新模式、新途径,解决了树往哪里栽、由谁来栽、栽后如何管的问题。聊城市在保障基本农田基础上,大力推进土地流转,对河流、道路两侧和生态脆弱区实施规模化土地流转,调整农业种植结构,种苗种林种果,发展高档木材、特色林果和种苗产业。采取PPP、BOT模式或直接投资等形式,引进东方园林、北林科技、杭州赛石等十几家上市公司,调动市内林业龙头企业、绿化公司、林业合作社和大户,建设高档生态景观林、高效经济林、林苗一体化,管护水平和森林质量大幅提高,林业大生态、大产业建设初显成效。
城乡生态建设成效显著
时下,漫步水城街头,绿意盎然,不少徒步爱好者放慢脚步,在曲径通幽的绿道里,感受林木葱茏带来的惬意。
正午时分,穿行在凤凰苑森林公园,和煦阳光的照耀下,公园内景色显得格外绚丽多姿。品种多样的树木,回环婉转的小河,雅静别致的亭台,一处处美景让人们沉浸其中,逐渐增多的绿色让大家深有感触。“如今,我们建设了2200亩的九州洼月季公园,提升改造了1000多亩的凤凰苑森林公园,市县城区新建和提升森林公园、湿地公园、城市公园等休闲场所达147处,这些都成为市民的福利,生活质量明显提升。”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副局长张景臣自豪地说。
聊城市大力实施森林进城围城,增加城市公园绿地面积。目前,市县城区绿化覆盖率超过40%,人均公园绿地面积超过11平方米。按照全域水城建设要求凸显“水、绿、洁”三个主题,用遍布全城的绿来美化水,以穿城而过的水来提升绿,彰显了林水相依、 (下转A8版)
新闻推荐
近日,东阿县人民医院获得聊城市首家互联网医院执业许可证。根据国家卫生健康委发布的《互联网诊疗管理办法(试行)》、《...
东阿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东阿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