厚植文明新底色 —
东阿县扎实开展移风易俗工作
□本报记者 张兴国
本报通讯员 侯昌明 周 林
肃穆的陵园取代了散落的墓地,素雅的鲜花取代了繁多的供品,庄重的哀乐取代了刺耳的唢呐,简单的工作餐取代了铺张的流水席,厚养薄葬取代了奢侈攀比……
初春时节,草长莺飞,生机盎然,在东阿县姜楼镇陈店村,记者感受到了移风易俗带来的文明新风:该村推行科学、健康、文明、环保的殡葬新风,节省了大量时间,减轻了经济负担,减少了家庭矛盾。
近年来,东阿县坚持以提高农民素质和农村社会文明程度为目标,深入实施“乡村文明行动”,把推动移风易俗、树立文明乡风作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任务,积极引导广大群众养成勤俭节约、文明高尚的生活方式,在2018年下半年的满意度调查中,取得了全市第2名、全省第34名的好成绩。
强机制,引领文明风尚
为保障移风易俗工作扎实开展,东阿县编订下发了《全县移风易俗工作实施意见》,统筹协调各相关部门根据各自承担的任务,建立健全了本部门移风易俗的实施方案,形成了全县上下齐抓共管的强大合力。统一制定了《东阿县婚事新办、丧事简办标准》,将婚事新办、丧事简办纳入《村规民约》,让群众办事有底气、有依据。
东阿县将移风易俗与文明家庭、好媳妇、好公婆等身边典型评选、“乡村文明行动”等工作结合起来,作为评选省市文明村镇的前置条件,纳入对乡镇的精神文明建设考核。
红白理事会在移风易俗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东阿县510个村均成立了红白理事会,成员达1883人,实现了全覆盖。理事会在村“两委”的领导下,成员由群众推选,主要由具有一定公信力的老党员、老干部、退休教师、致富带头人、乡村道德模范等乡贤组成,具体安排本村的婚丧嫁娶事宜。
广宣传,筑牢思想根基
“我们按照要求,把这个联系卡发放到了每家每户。通过这种面对面的宣传,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有事找红白理事会,已经成为广大群众的一种共识,前段时间的辛苦没有白费。”2月27日,铜城街道宣传委员付春光深有感慨。
东阿县专门制作、发放了7万余份红白理事会联系卡,并通过下发调查问卷、入户随访等多种形式,面对面向群众详细介绍红白理事会的作用和红白事从简政策。此外,东阿县培训了6批共1800余名村“两委”成员,极大普及了文明婚丧新理念。东阿县充分利用各类媒体推广宣传移风易俗、文明乡风相关内容,在《东阿时讯》、东阿新闻网开辟了公益广告宣传栏,制作了“改丧葬陋习、树文明新风”视频,在县广播电视台进行播放。在各镇(街道)、村(居)循环播放移风易俗情景广播剧,粉刷标语1800条、发放明白纸2000张、印发倡议书5000份,并利用村文明一条街、宣传栏、道德讲堂等载体,使移风易俗真正入脑、入耳、入心。如今,倡勤俭、兴节约、拒铺张、反浪费的文明新风已在鹊乡大地生根发芽。
优政策,满足群众期待
“以前有些人可能图省点钱,老人去世后不火化,偷偷埋了,立个坟头,不仅占地,还影响每年耕种、麦收秋收机械作业。现在火化费全免了,咱给老百姓做工作确实好做多了,大部分人也都想开了,镇上的火化率提高了20%。”2月28日,鱼山镇民政所长孙涛指着电脑上的表格,向记者介绍。
民之所望,政之所向。为减轻群众在丧葬方面的费用负担,自2017年7月1日起,东阿县免除辖区居民殡葬基本服务费,实现辖区惠民殡葬政策全覆盖。2018年7月1日起,该县将优惠政策进一步扩大,实现了火化费全免,切实提高了广大群众的满意度。
同时,为提高服务质量,推动新型殡葬发展,东阿县加大政府投入,总投资约3600万元,在原有基础上建设了总建筑面积为7850平方米的殡仪馆。目前综合服务楼已完成主体建设,进入收尾装修及室外配套设施建设阶段,建成后将达到“业务办理流程规范、数据上报快捷方便、窗口业务公开透明、逝者信息长久保存”的标准。
新闻推荐
一年一度的植树节马上就到了,时报旅游工作室在3月10日、3月16日、3月23日特别推出“我与小树共同成长”植树活动,...
东阿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东阿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