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美 产业强 农民富 东阿县推进乡村振兴战略走笔

聊城日报 2018-11-14 14:33 大字

农,天下之本,务莫大焉。

乡村振兴战略实施一年之际,回首来时路,“农业立,农村美,农民富”在越来越广阔的乡村土地上成为现实。这一年来,东阿县辛勤耕耘,乡村发展硕果累累,一幅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生活富裕的乡村振兴宏图正在渐次展开。

“乡村振兴,久久为功。”东阿县委书记雷霞认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要脚踏实地,考虑百姓真正需求,带动群众真正富裕。在这条振兴之路上,雷霞思考最多的就是:“东阿如何充分利用好自身的特色优势资源来发展,要如何发展,才能在产业强、乡村美、农民富的道路上走出一条可持续发展的特色之路。”

□本报记者 张兴国本报通讯员 崔 颖 孟凌云

特色产业带富乡村

悠悠黄河水静静流淌,映衬着似乎要滴出水来的湛蓝天空;一缕缕阳光穿透金黄的栾树叶,洒落在东阿县黄河岸堤的田间地头、林盘院落中;村民游走在田园阡陌之间,悠然自得。好一幅“天、地、人”浑然天成的迷人画卷。

铜城街道办事处艾山村依偎在黄河岸堤,静静演绎着“青砖小瓦马头墙,红花绿树芳草茵”的清浅时光,成为这画卷中浓墨重彩的一景。

艾山之美,名副其实。在山东省人民政府办公厅10月21日公布的“第一批山东省首批美丽村居建设省级试点村庄”名单中,艾山村榜上有名。艾山之兴,有目共睹。依傍黄河,东临国家黄河森林公园的重要景点艾山卡口,艾山村交通便利,尽享黄河生态资源优势。向优势资源要效益,艾山积极探索“产业兴村、特色富农”路子,艾山牡丹园应运而生,并迅速成为聊城最大的生态旅游园区,是集高效生态、旅游观光、鲜食采摘、农耕体验为一体的田园旅游景点。牡丹花开出了“蝴蝶效应”,牡丹产业带动了这个美丽村庄的发展,源源不断的游客让原本沉寂的山村热闹起来,村民们也瞄准商机,开起了农家乐,卖起了农产品,富了口袋。

资源是静态的,产业发展却是动态的。不仅是在艾山,东阿县全县都在探索如何将资源优势转换为产业优势,将产业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实现特色产业的可持续、高质量发展。在这条探索路上,东阿县走得稳健而坚定。

依托东阿水资源、地理优势等,东阿县发展了东阿小麦、油用牡丹、东阿黄河鲤鱼、东阿草莓等特色产业;依托阿胶生物科技产业园,大力培植黑毛驴特色养殖、商品驴交易、活体循环开发、屠宰加工、生物制药等全产业链发展模式,增加产品附加值,东阿阿胶毛驴全产业链示范园项目落地实施;新希望六和集团三产融合发展示范园项目被纳入省新旧动能转换项目库……

群之所为事无不成,众之所举业无不胜。2018年5月,东阿县省级农业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正式获批,是聊城市唯一一个;2018年8月份,东阿县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正式获批,并获批5000万元项目资金支持。

农旅融合释放生态红利

碧云天,黄叶地,秋色连波,波上寒烟翠。这便是东阿位山沉沙池湿地公园在深秋时节的真实写照了。由自然沉沙衍生出的野趣十足的生态湿地,形成了良好的景观基底,规划时保留并还原自然郊野的原始风貌,片植搭配各种水生植物,形成了一处安静旷达有别于城市景观的郊野湿地风光,成为农旅融合发展的优秀典范,引得游客无数。

行走在蜿蜒的木栈道,感受着冷秋暖阳照,偶尔有白鹭在芦苇荡中飞行穿梭,时不时掠过水面,宛若精灵,为这美景添了几分灵气。置身此情此景,谁能想到“一天进嘴二两土,白天不够夜里补”是昔日沉沙池区模样。

姜楼镇王小楼村是这一巨变的见证者,也是受益者。从全县知名的贫困村到省级美丽乡村示范村,全村集体经济收入达到427万元,王小楼村尽享生态红利,成为沉沙池边一颗璀璨的明珠。

把特色做特、农味做浓,以农兴旅、以旅强农,东阿县农旅融合势头正劲,生态红利尽显。在山水间寻找发展密码,越来越多的乡村成为既有田园风光、又有时尚生活,既有现代气息、又有乡愁民俗,宜居宜业宜游的多元化乡村。全县乡镇也纷纷发力,寻找到了独具特色的最佳融合点:陈集乡阿胶小镇项目,主要建设阿胶产业区、研发创新区、健康养生区、阿胶博览区等产业项目区, (下转A8版)

东阿黄河国家森林公园景色宜人。 □张兴国 李子敏

新闻推荐

牛角店镇:严把村级财务审计关

本报讯牛角店镇在今年本级预算执行审计中,突出重点,做好村级财务收支及预算执行审计工作。镇审计所重点审查村级财务预算执...

东阿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东阿县这个家。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