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莓村”的致富经
从聊城城区延济聊一级路一路向东,大约半小时就能到东阿县牛角店镇的黄起元村。2017年12月30日,这个有着9年草莓种植历史的小村,举办了第一届草莓文化节。
小村庄办起草莓节
2017年12月30日是元旦小长假的第一天,天气晴朗。当日9时许,黄起元村的村头已热闹非凡,离村近百米的大路上都停满了私家车,声声锣鼓吸引着路过的车辆也放慢了速度,想去看个究竟。几千人同时涌入,舞蹈、杂技、斗羊、美食汇……提篮采摘的游客更是络绎不绝,种植户们满脸笑意:“从来没有这么热闹过"。
“30元一斤,价格虽然不算低,但一家人买上一小筐也就100元左右,又不是天天吃,所以无所谓了。"受访市民王先生告诉记者,这个季节能吃到香甜可口的草莓是一种享受。“扫描二维码,到草莓基地采摘能便宜5元钱。"村口“拉客"的农户不停吆喝。“活动很成功、很满意。一大早就卖了几千元钱了。"采摘草莓的市民蜂拥而至,黄起元村草莓种植户王桂明忙个不停。他们家是村里的种植大户,4个高标准钢构大棚给他带来一年几十万元的收入。“明年预计每个棚的毛收入是十多万元。"王桂明说,因为前期基础设施投入大,所以盈利不大,2018年投入资金降低,利润空间将增大。
现场,该镇政府还与东阿一家旅游开发公司签订了《牛角店镇全域旅游运营协议》,就未来新增旅游资源达成了共识并深入合作。牛角店镇镇长陈水修陈水修告诉记者,牛角店镇将以此次草莓文化节为契机,结合生态休闲旅游元素来面向社会民众全方位大力发展绿色、健康、休闲旅游业,为喜欢旅游的各界友人提供一个集观赏性、娱乐性和趣味性为一体的互动平台,帮助当地百姓增收致富,推动东阿县全域旅游发展。
一年新建88个棚
“1亩草莓的收入赶上种50亩麦子,去年我们村新增高标准大棚已达到88个,每个投入11万元左右。为了方便采摘,还新建了农家乐餐饮、停车场、公厕等基础设施。"黄起元村村党支部书记尹承荣告诉记者,村里早在2009年就建起了草莓大棚。草莓销售容易受到天气、损耗、运输费用等种种因素的限制,尹承荣及时号召村民们转变思路,成立草莓合作社,开始发展草莓采摘。很快,一到草莓收获季,黄起元草莓采摘园就吸引着远近顾客前来采摘,实现了以销定产。“现在果品采摘业竞争激烈,提高竞争力是关键。"该村并没有满足于现有的成绩,而是致力于做大做强草莓产业。村里多次组织干部群众前往青岛、潍坊学习先进草莓种植技术,并签订了技术指导合同,合作社的草莓还取得了绿色无公害食品认证。
黄起元村采摘基地占地1000余亩,紧邻济聊一级公路,属于东阿县济聊一级精致农业示范带、东阿县创建国家森林城市主战场,加之毗邻黄河,地理位置非常优越,交通便利。整个基地共有大棚150个,以种植草莓为主,同时还种植了樱桃、五彩椒、葡萄、樱桃西红柿等多个品种作物。从业人员300余人,主要经营草莓的育苗、采摘、批发、销售等,单个大棚的年利润可达到7-10万元左右。每年冬春季节,该村都会吸引大量聊城、德州、济南等周边地区的游客前来采摘游玩。
贫困户借“莓"增收
王桂明夫妻两人种了4个棚的草莓。草莓种植不仅是技术活,更是体力活,从搭棚、育苗、施肥、管理、采摘、销售等,夫妻两人根本忙不过来,需要招收大量的工人完成这些工作,本村的贫困户就成为他们主要的聘请对象。这不仅帮助他们更好地种植草莓,而且也能增加贫困户的收入。
建档立卡34户贫困户的黄起元村,是典型的“插花村"。今年,经过多方努力,一个总投资160万元的重点扶贫项目落在了该村。该村依靠自身的大棚产业优势,整合周边村庄扶贫资金,建起了草莓采摘基地。村里的贫困户不止流转土地有收入,还能在这里打工甚至承包大棚。“今年我们建设的88个大棚中,有7个高标准棚属于扶贫棚,除了吸纳贫困户就业,每年还有十分之一的收入拿出来作扶贫资金,成为贫困户的分红收益。"
□记者 张 洁
新闻推荐
本报讯12月4日是全国“宪法宣传日",记者在东阿法院举行的执行工作情况新闻发布会上了解到,截至2017年11月30日,该院已收执行案件1044件,执行完毕448件,执行到位金额19018万元,公布失信被执...
东阿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东阿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