枣园成了管种新技术试验田 品种多又好吃,他种的枣不愁卖

农村大众报 2021-10-12 16:39 大字

每年9月下旬开始,孙玉华的心情就特别得好,每天天不亮就披着衣服跑外面转一圈。原来,孙玉华是稀罕他的小枣园。今年也不例外,现在,孙玉华的枣园里早已硕果盈枝。

67岁的孙玉华是一位有着十几年种植经验的老枣农,他在聊城市茌平区温陈街道沈西村的空闲院子里种了70多棵枣树。

别看老孙的枣园不大,他种起枣来却是格外认真。“我几乎转遍了聊城周边县市所有种枣树的地方,学习他们的种管技术,还到邢台学院、泰安学院‘取经’。”孙玉华说,他家小枣园更像块试验田,“试种新品种,试验学到的新技术。”

“这棵枣树嫁接了三种枣:铃枣、冬枣、圆铃一号。”孙玉华指着一棵枣树说,“这边的枣树都分层,一根主枝一层,每根主枝选留三根侧枝,交错排列,好处是透光性好,产量较高。而且我的枣树在成长过程中使用豆饼做底肥,不喷施化肥和农药,结的枣个大核小,又脆又甜。”

老孙家的枣好吃,这在沈西村是人人皆知,就连街道和区里的不少游客都知道沈西村有个枣园,里面的枣品种多,而且又脆又甜。村民和游客一传十,十传百,每到摘枣季节,孙玉华根本不用出门卖枣,外面慕名而来的游客就能把枣园“一扫而空”。

“每棵枣树产枣50斤左右,每斤卖十多块钱,我这70多棵树能收入三四万块钱!”种枣树多年,孙玉华总结出了种植管理方面的许多经验,成了当地名副其实的“土专家”。在他的带动下,沈西村及周边村发展枣树种植100余亩。靠着种植枣树,当地很多农民的日子都红火了起来。

农村大众报通讯员朱希涛

李楠楠

新闻推荐

连绵秋雨对秋收及小麦适期播种造成影响 专家提醒:开沟排水 抢收抢种

■本报记者刘敏本报通讯员吕彦霞秋收将近,降雨不断,这对农业生产来说,无疑是灾害性天气。9月26日,聊城市农业农村局研究员朱...

茌平新闻,故乡情,家乡事!故乡眼中的骄子,也是恋家的人。茌平县,是陪我们行走一生的行李。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