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看常新常海子
□文/图聊城日报全媒体记者蒋希伟通讯员刘加明
回忆起上世纪70年代吃不饱、穿不暖的穷苦日子,今年72岁的茌平区乐平铺镇常海子村村民孙庆海唏嘘不已。“一个成年人一年就分70斤口粮,根本吃不饱啊!”如今,看着村里大部分村民都住进了两层“小洋楼”,很多村民靠种大棚有了几十万元的存款,孙庆海感慨幸福来得“太突然”。
近两年,常海子步入了乡村建设的快车道,伴随着荷兰风车、观光塔、马克思广场先后落成,这个地处鲁西一隅的小乡村越来越有“范儿”了。“年年都有新变化,常看常新常海子!”村党支部书记常凤喜话语里充满自信。
“瓜香小镇”声名鹊起
上世纪90年代初,由于棉铃虫肆虐,作为山东重要产棉区的鲁西,棉花产量急剧下滑,棉农收入锐减。常海子村棉花种植也走到了十字路口。
1995年年底,常凤喜开始担任常海子村党支部书记。眼看着村里棉花亩产从300公斤降到了100公斤,常凤喜坐不住了。在乐平铺镇党委的支持下,他带领部分村民赴外地考察大棚蔬菜产业,并引进了“状元香瓜”良种,准备大干一番。
然而,当时建一座大棚需要6000多元钱,这对大部分村民来说都是一笔巨大的开支。没钱怎么办?常凤喜决定以村集体为担保,由村民向银行贷款建大棚。1996年,在18名党员的带动下,村里一下子建起了41座冬暖式大棚。次年4月底,常海子村头茬香瓜上市,每公斤7.2元的价格让种植户喜出望外。“种香瓜一年就收回了成本,比种棉花强多啦!”
常海子村由此拉开了规模化种植香瓜的序幕。2003年,为扩大香瓜产量,增加村民收入,该村又建起了100多座大拱棚,并从单一香瓜种植升级为香瓜、黄瓜轮作。2012年常海子村成立合作社,2013年常海子香瓜和黄瓜获得绿色食品认证。
经过20多年的发展,常海子“瓜香小镇”声名鹊起,群众收入不断提高。如今,全村86户村民拥有270余座大棚,户均3座大棚,年人均纯收入已突破1万元。
村民搬进“小洋楼”
常凤喜是一个闲不住的人。瓜果产业发展起来后,他又开始思考建设农村新居,让全村群众住上楼房。
刚开始,村民对农村新居建设并不认可。为解放村民思想,常凤喜带领村班子成员挨家挨户做工作,并组织村民代表赴外地参观考察,最终让村民放下了思想包袱。
2013年,常海子村采取先拆后盖的方式,仅用时5个多月,就让首批24户村民搬进了新家。第二年,第二批25户村民也住进了两层“小洋楼”。
在农村新居建设过程中,周转房发挥了大作用。建楼房时,村民在周转房里居住;楼房建好后,周转房变成“老年公寓”,上年纪的村民或者家庭困难的村民可申请住老年公寓。今年64岁的村民孙吉秋膝下无儿无女,他和老伴儿住进了老年公寓,他们对村委会的周到安排表示满意。
小村建成马克思广场
在常海子村西北,占地2000平方米的马克思广场特别吸睛。“去年是马克思诞辰200周年,我们建成了马克思广场。”常凤喜说,常海子村党支部以这种形式表达对党的忠诚,也以此来激励全村党员干部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干净整洁的胡同廊架成为常海子村的“幸福长廊”。
马克思广场是常海子村加快美丽乡村建设的一个缩影。自2016年开始,常海子村美丽乡村建设全面提速,硬化路面、修建下水道、种植绿化树,乡村面貌每月都有新变化,村民的居住环境越来越美丽。如今,村里建成了3座观光楼、2座停车场,还修建了胡同廊架……一座欧式风情小镇跃然纸上。2017年12月,常海子村被评为“市级文明村镇”。在前不久茌平区乡村环境整治示范点观摩中,常海子村高居全区第二位。
一个产业兴旺、生态宜居的美丽常海子正阔步走来。
新闻推荐
温陈街道对照“两不愁、三保障”情况,认真查验贫困群众房屋安全、人口精准识别、医疗保险和特殊群体救助政策、产业帮扶...
茌平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茌平县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