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城:在创新与突破中笃定前行
上半年,88个实施类市级大项目开工62个,开工率70.5%,完成投资72.8亿元;6个项目列为省重点项目库,居全省第8位,目前全部开工,完成投资16.3亿元,开工率高于全省平均水平。其中,第二季度全市新开工过亿元项目63个,居全省第2位。
□本报记者李梦孙亚飞
二季度新开工
过亿元项目63个
聊城市建立重点项目周通报、市委主要领导月调度机制,实行一线工作法,上半年经济呈现新“旧”产业加快转化,传统产业中落后成分加速退出,九大产业集群中新兴科技型新兴产业加速起势的态势。记者从聊城市发展改革委获悉,上半年,88个实施类市级大项目开工62个,开工率70.5%,完成投资72.8亿元;6个项目列为省重点项目库,居全省第8位,目前全部开工,完成投资16.3亿元,开工率高于全省平均水平。其中,第二季度全市新开工过亿元项目63个,居全省第2位。
重大交通项目顺利推进。聊城市积极推进郑济高铁、雄商高铁均已列入铁路总公司2019年开工计划。郑济高铁可研报告获国家发改委批复;雄商高铁确定了建设单位,可研报告近期上报国家发改委。聊邯长(青兰)高铁预可研已经编制完成。聊城机场场址得到中国民航局批复,并于5月份召开了预可研评估会。青兰高速已完成总投资的67%,路基、桥梁工程基本完成,房建工程主体全部完成。高东高速累计完成投资33亿元,临建工程完成95%,路基、桥涵工程均已完成60%以上。
重点产业平稳发展。1—5月份,聊城新材料产业实现利润13亿元;绿色化工产业实现营业收入62.8亿元;纺织服装产业实现营业收入75.6亿元;新能源汽车产业实现营业收入70.8亿元;高端装备制造产业实现营业收入34.2亿元。
上半年,聊城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大亮点是“双招双引”工作全面开花。聊城营商环境明显优化、“双招双引”力度空前、金融支持力度加大,全市动力活力持续释放。其中,营商环境方面,聊城深入推进“一次办好”改革,再造审批流程,申报材料、办理流程、承诺时限分别压缩16.2%、21.5%、52.4%。落实国家大规模减税降费政策,全市新增减税13.2亿元,按税种预算分享比例,市县级减税7.3亿元。
“双招双引”方面,聊城市、县主要负责人外出招商,举办了规模空前的“江北水城双招双引”大会,签约合同项目82个,总投资额856亿元,截至六月底已开工24个。同时,全市招商引资到位资金111.2亿元;新增山东省院士工作站6家。
金融支持方面,聊城民营小微企业贷款较年初增加22.5亿元,增长11.6%。民营企业贷款增加60.1亿元,增长5.8%。第三产业贷款增加43.5亿元,增长11.1%。143家企业完成规范化公司制改制。全市实现直接融资70.7亿元。
看到成绩的同时,聊城也因产业转型、市场疲软、环保压力等因素,导致上半年规上工业增加值低于去年同期10.7个百分点。调查显示,聊城上半年因传统产业增长乏力,旧动能加速退出,新经济比重偏小、力量偏弱,“增”不足以补“减”,“新”不足以补“旧”,导致转型阵痛加剧。因环境治理力度加大,部分企业限产、停产,同时能耗指标趋紧,传统行业准入门槛提高,部分项目无法上马,导致产业调控收紧。因部分传统重点企业营业收入下降,导致转型水平下滑较大。
“六大举措”
为下半年“开路架桥”
按照聊城市委“争创一流、走在前列”工作要求,聊城下半年将进一步加大改革创新力度、聚焦年度任务目标,倒排工期、挂图作战,以天保月、以月保季、以季保年,突出抓好六个方面工作,坚定不移推动重点工作落地落实。
着力服务实体经济。对主要经济指标,特别是全省科学发展综合考核指标,每月召集各县(市、区)政府、市直有关部门,开展一次研判,加强监测预警,及时采取措施。在持续优化营商环境方面,聊城将由市发展改革委负责,开展全市营商环境评价,8月下旬形成评价报告。聊城市职能办制定整改方案和任务分工,牵头整改,定期调度督导。
加快产业集群培育。在推进“五大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方面,聊城将做强做优有色金属及金属深加工、绿色化工、纺织服装、文化旅游、现代高效农业“五大特色产业集群”,制定“短板”产业对标赶超专项方案,加快提高传统产业智能化、高端化水平,年实现营业收入、利税增长10%左右。在推进“四大新兴产业”扩量提质方面,培育壮大新材料、高端装备制造、新能源汽车、医养健康“四大新兴产业集群”,用好新兴产业发展基金,加强科技创新能力建设,尽快实现规模化生产,年实现营业收入、利税增长15%左右。在建立重大项目集体决策机制方面,对重点产业龙头项目和投资50亿元以上的大项目,按一事一议的方式确定扶持政策。
抓实重点项目建设。在抓项目谋划方面,将抓紧围绕传统产业技改、新兴产业培育、乡村振兴、城建民生等重点领域,精心策划论证一批重大项目,于9月底前分别建立项目储备库。同时,每季度筛选公布一批新旧动能转换优选项目,于10月份开始筛选2020年省、市重点项目。在抓项目落地方面,聊城将建立“集中办公、并联审批、市县协同、专班推进”项目落地推进机制,成立并联审批协调小组,建立重点项目市级调度中心。实施“标准地”改革,盘活低效闲置、批而未供土地。在抓项目建设方面,聊城将建设新旧动能转换可视化管理服务平台,将市级大项目,“双招双引”大会签约项目,省市观摩项目、优选项目,全部纳入平台管理。
提升“双招双引”水平。在完善推进机制方面,制订外出招引常态化实施方案,出台鼓励外出(出国)招引具体办法,明确保障措施、奖励政策。其中,九大产业集群组建招引团队,专业化、专职化,三分之一的时间抓谋划,三分之一的时间抓招引,三分之一的时间抓落地。在办好重点活动方面,开展“千企招商大走访”活动,根据全市产业发展方向,确定市外1000家走访企业,3年内完成走访任务。同时,持续办好江北水城“双招双引”大会,分产业、分领域举办一系列招商会议和科技成果展,并扎实开展长三角、珠三角、京津冀等重点区域招商推介活动。在打造开放载体方面,各有关县(市、区)将抢抓国家高铁干线建设重大机遇,依托郑济高铁,谋划建设茌平新材料、东阿阿胶养生、聊城研发创新、莘县高效农业等四大园区;依托雄商高铁,谋划建设临清高端装备制造、世界水城运河文化、阳谷光电等三大园区,集中构建高铁沿线产业隆起带。
着力强化科技创新支撑。在实施创新平台倍增计划方面,启动大中型企业研发机构全覆盖行动,新认定20家以上市级创新平台、8家以上省级创新平台,逐步实现九大产业集群骨干龙头企业市级创新平台全覆盖。在实施高新技术企业培育计划方面,突出企业技术创新主体地位,建立全市高新技术企业培育库,实行一对一指导、梯度培育,全年新增高新技术企业20家。聊城还将培育省级“一企一技术”企业6家以上。在实施企业家素质提升工程方面,聊城将办好创新大讲堂,组织100名优秀企业家到经济发达地区和行业标杆企业对标学习。
着力推进交通基础设施。在加大推进力度方面,争取10月底前后郑济高铁开工,年底前雄商高铁开工、聊城机场预可研报告上报国家。聊城还将建立聊邯长高铁市领导会商机制。同时,加快推进市城区大外环、高东高速等项目。在谋划重大交通项目方面,聊城将围绕建设区域性综合交通枢纽城市,谋划重大交通连接线项目,确保“十四五”期间实现零距离换乘和无缝衔接。同时,谋划市城区交通项目,全面消除“断头路”。
新闻推荐
6月27日,在茌平县贾寨镇邢胡刘村,村民们在观看放映的公益电影。◥6月27日,在茌平县贾寨镇邢胡刘村,电影放映完毕已是...
茌平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茌平县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