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王村村民的城市新生活

聊城日报 2019-03-27 11:03 大字

□本报记者 蒋希伟 本报通讯员 刘明明 贾亢炎

付绪林真的没想到,搬进城里的日子能过得这样舒坦。“住楼房真好,夏天不怕热,冬天不怕冷。村民们出门就有健身广场,迈迈腿儿就能到文化馆里听专家讲课,而且全部都免费!”和付绪林一样,徐王新村300多名群众都喜欢上了城里的生活。搬进城里才两年时间,徐王新村老百姓的生活方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拉闲呱的没有了,吵架拌嘴的也不见了;村里年轻人忙着上班赚钱,老人也不闲着,有的学习剪纸,有的学跳广场舞。

2017年3月,通过棚户区改造,茌平县信发街道徐王村实现整体搬迁。村民变市民后,大家如何迅速融入城市新生活?徐王村人用不到两年的时间,就给出了一份漂亮的答案。

妇女顶起半边天

徐王村原址在茌平县信发街道办事处驻地西北,距离城区约10公里。自2003年开始,该村陆续把耕地流转给当地企业,大部分村民都不再耕种土地。村里的壮年劳动力选择外出打工,徐王村逐渐成为一个以妇女、老人、儿童为主的“留守村庄”。

2017年,徐王村整村搬迁至迎宾家苑后,情况开始发生改变。村里外出打工的壮年劳动力开始返回县城就业,同时,村里妇女也开始忙活起来,她们纷纷走入附近的饭店、宾馆,当上了服务员和保洁员,真正顶起了自家和全村收入的“半边天”。

村民付玉梅和郭爱洁选择在离家最近的一家宾馆上班,“出门就上班,工作时间比较自由,而且每个月都能领到两三千块的工资。”付玉梅对这份工作十分满意。“原来村里妇女基本上都在家里带孩子,没有几个去上班,主要是因为距离县城太远,周边也找不到合适的工作。”徐王村党支部书记蔡荣强介绍说,如今,村里70%以上的妇女都成了上班族。据了解,在妇女就业的带动下,徐王村人均收入突破了1万元。

文化服务在身边

“老伴儿参加了县文化馆举办的免费兼职培训,只学习了5天时间,就创作了这幅剪纸作品。”3月22日,付绪林指着手机里的一张照片告诉记者,“老伴儿学得可带劲了。这不,刚才还和我商量着要继续参加第二期培训呢!”

徐王村距离茌平县文化馆只有2公里多一点,这让村民们可以便捷地享受到完善的公共文化服务。村里的老年人没事儿就到文化馆里逛一逛,很多村民还报了免费培训班。“县文化馆开展的免费培训科目很十分丰富,有剪纸、广场舞、书法、声乐等等。”付绪林说,“除此之外,每周三还举办国学课堂,我正打算去听一听呢!”

对于出门不太方便的老人来说,村里的文化广场成了他们最喜欢去的地方。“文化广场上很热闹,每天晚上都有人跳广场舞。”村民蔡西成说,搬到城里来居住后,看演出十分方便。村里不时邀请一些演出队伍来村演出,“在家门口就能看大戏!”

共建幸福新家园

在徐王村村委会办公室里,一台显示屏上显示着数十个监控画面。“地下车库共安装了29个监控探头,地上有30多个,这些‘天眼’为小区安全提供了保障。”蔡荣强介绍说,“监控探头实现了对所有单元入口的全覆盖,村民们更加有安全感了。”

整村搬迁后,物业管理十分重要。经过多方沟通和协调,徐王村走出了一条“互助管理”的物业管理模式,即村民们按照每月每平方米4毛钱缴纳物业费,物业公司和村委会共同聘请人员开展小区卫生保洁、设施维修等工作。每月收支进行公示,年底将物业费结余部分返还给村民。“这样一来,大家心往一处想、劲儿一处使,充分调动起了大家共建幸福新家园的积极性,实践效果很好。”

“下一步,村委会计划以集体入股的形式,承包一家酒店经营,同时计划成立劳务市场,全力补齐村集体经济短板,从而让徐王村发展得越来越好!”谈到今后发展规划,蔡荣强介绍说。

新闻推荐

温陈街道:稳步推进十项重点工作

本报讯今年以来,茌平县温陈街道党工委坚持担当作为、狠抓落实,明确目标,稳步推进十项重点工作,加快推动街道经济社会发展,努力...

茌平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茌平县这个家。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