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措施给力,菜屯林场走出“卖树养闲人”窘境 茌平:“沙土岗子”重现树木葱茏

聊城日报 2019-03-12 09:44 大字

本报讯“大家注意啊,在给苦楝树剪枝时,2米以下不留任何枝条,树冠部分过于粗壮的枝条也要减掉。”3月8日,茌平县国有菜屯林场里春意融融,林场场长路延豹一边指导员工修剪枝条,一边对每棵树的修建质量进行检查,一丝不苟的工作态度感染着林场每一个人。去年春天,林场这1800棵苦楝树刚栽下时,每棵树的胸径只有4厘米,如今这些树的胸径都长到了8厘米。不仅如此,林场中近几年新栽植的近万棵国槐、白蜡、法桐等,长势都特别好。“林场的夏天特别美,夏季每天都会有数百名附近的村民来这里避暑纳凉,良好的生态环境切实为周边群众带来了福利。”路延豹说。

把时间拨回到三年前,这片林场却是另外一番光景——树木栽植品种单一、生产路上尘土漫天、避暑纳凉者寥寥无几。这片被当地百姓称之为“沙土岗子”的林场,到处是一片萧条的景象。据林场党支部书记袁博介绍,菜屯林场建于1959年,当时的主要任务是防风治沙,上世纪八九十年代,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林场转为自收自支的事业单位,国家财政投入越来越少。为了维持林场运转,林场只能伐树卖钱。“年年伐树年年栽,职工收入也一直在低水平徘徊。”由于收入低,很多林场的职工也不得不另谋生路。一时间,林场陷入“卖树养闲人”的窘境。

2015年2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国有林场改革方案》,这标志着全国国有林场改革工作全面铺开,菜屯“沙土岗子”迎来新生。自2015年开始,该林场陆续从承包户手中收回350亩外包土地,积极种植法桐、白蜡、国槐等绿化树种;2016年以来,先后修建了6千米的生产路,林场交通状况大幅改观;技术员对林场内种植果树的承包户进行技术指导,3个总占地100亩的果园迅速崛起,吸引了周边采摘游客。

仅用了两三年时间,林场便重现好生态——树木葱茏、鸟语花香、游人如织。不仅如此,从2017年1月起,林场职工工资全部足额发放,职工工作积极性大幅提升。“原来工资不足2000块钱,现在能发4000多块钱呢!”林场职工冯宝兴和朱士才说,“国家重视生态环境,把国有林场重新纳入全额财政事业单位,我们要努力工作,养大树、造氧气,让更多群众成为受益人!” □记者 蒋希伟通讯员 肖 飞

新闻推荐

公司经营者“消失”,留下半年没发工资的工人 茌平法院为48名民工“讨薪”20万

本报聊城2月21日讯(记者李怀磊通讯员王希玉张强)“期盼了半年的时间,终于领到钱了,真是来之不易。”近日,朱某...

茌平新闻,家乡的大事、小事、新鲜事。在每一个深夜,家乡挂心上,用故乡情为你取暖,陪你入睡。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