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屯镇:林果产业带呼之欲出

聊城日报 2018-09-04 10:29 大字

本报讯 “去年我这20亩苹果树赚了不少钱,现在周围很多群众也都想跟着我一块种苹果呢!”8月24日,茌平县胡屯镇李石村党支部书记龚立常高兴地说,“今年镇上出台了一系列扶持政策,村民种植果树的热情更高了。”

胡屯镇党委政府结合本地实际,以建设“森林乡镇”为契机,坚持发展“绿色、高效”产业,在徒骇河西岸流转出土地2000余亩地,积极发展林果产业。现如今,一条集休闲、旅游、采摘于一体的林果产业带初现雏形。“从种粮食改成种果树,群众也有顾虑。他们最担心的是产量和销路。”龚立常说。为打消群众对产量和销路的担忧,胡屯镇党委政府专门出台优惠扶持政策,对种植名优品种苗木的,每亩补贴一半的苗木款,最高每亩2000元。同时,实行领导干部包地块制度,群众在生产中遇到任何问题都可以直接找分包责任人帮助解决。此外,该镇还组建了一支果树专家队伍,定期在果树成长的关键节点前来指导。

“产业兴旺是乡村振兴的根本出路。胡屯镇把发展特色林果产业作为帮农致富的重要途径,从土地、苗木、技术、销路等方面提供一条龙服务,彻底解决群众的后顾之忧。”胡屯镇镇长徐鹏介绍说,为解放思想,调动群众发展特色林果产业的积极性,该镇实施“走出去,引进来”战略,镇党委政府主要负责同志多次带队到山东农科院果科所基地参观学习,并组织支部书记、合作社带头人前往泰安、青州、栖霞、深州参观考察。同时,该镇与省果科所签订战略合作协议,邀请省果科所专家定期来为果农传授种植技术。在专家的指导下,该村种植的油蟠七号、无籽露葡萄3号均为国内最优品种。

自去年开始,胡屯镇便把培育林果产业为乡村振兴突破口,投入真金白银,大刀阔斧地实施“一一四四”工程,即沿徒骇河打造旅游观光采摘带,沿105国道建设天然氧吧带,培育四个林果专业村,开展绿色机关、企业、村庄、庭院四大创建活动。截至目前,该镇共投入果树用地青苗补偿款35万元,苗木款23.65万元,“创森”及产业振兴工作经费27万元,全镇特色林果产业呈现出蓬勃发展的局面。

□记者 蒋希伟通讯员 许 磊 张 琪

新闻推荐

爱心企业家捐款救助尿毒症患者 低调捐款15万元助其成功换肾,称只想为家乡做点事

文/片本报见习记者周梦爽聊城市茌平县寺后刘村的刘德岗是一名下岗职工,今年45岁。2002年,他检查出患上...

茌平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茌平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