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海子村有个“马克思广场”

聊城日报 2018-07-04 15:06 大字

□本报记者 蒋希伟

本报通讯员 刘明明 刘加明

近日,在茌平县乐平铺镇常海子村西北的一处广场上,一座新落成的铜像吸引着村民的目光。“这是我们村新建的马克思广场,这座铜像就是马克思。现在广场基本建设完成,外围配套建设还正在进行。”6月30日,常海子村党支部书记常凤喜告诉记者,“大家伙儿对这个广场的布局都比较满意,给我们提了很多建设性意见。我们会进一步完善相关规划,加快建设进度,把这个广场打造成全村的一个亮点。”

记者在现场看到,这座广场占地约2000平方米,马克思铜像高3米多,位于广场中心。铜像造型十分精致:马克思身着正装,左手拿着一本书,眉宇间透露出一股思想家的睿智和革命者的坚定。从侧面看,这座铜像呈现的是马克思昂首挺胸、阔步前行的姿态,形象十分生动、逼真。

据了解,这座广场从去年7月份开始建设。在规划建设之初,乐平镇党委明确提出要坚持把党建工作和美丽乡村建设结合,打造一个主题鲜明、富有时代感的特色广场。经过多次现场考察调研,县镇两级相关负责同志共同提议建设一座马克思广场,并对广场建设面积、相关布局等进行了初步设计。常凤喜说,“我们正在计划向镇党委汇报,重新对这座广场进行规划设计,争取把这座广场建设成为全镇乃至全县的一个党性教育示范点。”

在美丽乡村建设上,常海子村也不甘落后。一开始,村民对农村新居建设并不“感冒”,为解放村民思想,常凤喜带领村班子成员挨家挨户做工作,并组织村民代表赴外地参观考察,最终让村民放下了思想包袱。2013年,常海子村采取先拆后盖的方式,仅用时5个多月,就让首批24户村民搬进了新家。第二年,第二批25户村民也住进了“小洋楼”。2016年,常海子村开始加大美丽乡村配套建设力度,硬化路面、修建下水道、种植绿化树,乡村面貌一月一变化,村民的居住环境越来越美丽。现如今,村里建成了3座塔楼、2座停车场,还修建了胡同廊架……一座欧式风情小镇跃然纸上。去年12月,常海子村被评为“市级文明村镇”。

美丽的乡村环境还吸引了越来越多的人返乡创业。在广东打工10多年的村民吴怀勇,欣喜于家乡的变化,买了一辆厢货车回村干起了物流生意;在茌平县城上班村民孙宝龙投资40多万元建起了3座高标准大棚,投身于乡村产业振兴的大潮之中。“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常海子村也要走在前面。下一步,我们会继续做大做强常海子村瓜菜产业,进一步打响‘瓜果小镇\’的品牌。同时,我们还要继续完善配套建设,让美丽乡村更有韵味,让常海子村民的生活更加幸福!”谈起村子发展规划,常凤喜充满信心地说。

新闻推荐

件件实事暖民心 温陈街道重点民生工程扫描

□本报记者蒋希伟本报通讯员朱希涛李楠楠路更宽了,房屋更宽敞了,文化活动更加丰富了,群众脸上的笑容更多了……去年以来,茌平...

茌平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茌平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