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发区综合治理提升农村群众幸福感
久和社区
记者 薛蓓蓓 通讯员 肖 邦
平整水坑、硬化地面、美化墙体、建起长廊,近期开发区广平乡在乡驻地西侧建起的活动广场,让周围几个村庄的村民纷纷赞叹。
“这里紧靠一干渠广平分干渠,环境好,我们周围几个村的村民经常在这里走走逛逛,锻炼身体。"1月31日,在广场游玩的王楼村一位村民告诉记者。开发区把广大农民群众的需求放在重要位置,强化环境整治,健全工作机制,创新考核办法,引导文明新风,大大增强了农村群众的获得感与幸福感。
村民所需就是政之所向
“群众满意就是我们的工作目标。"广平乡乡长赵学成介绍,他们了解到附近村民都喜欢在渠边锻炼身体,经过研究探讨,本着为村民服务的原则,便把王楼村西侧这片闲置的水坑之地修建成了村民活动广场。“虽然刚建起来两个多月,我们已经在这里举办了好几次广场舞比赛了。"广场两侧的仿古长廊中他们还增添了该乡名人事迹、党建工作等情况介绍的展板,在为村民提供休憩之地的同时,也宣传了乡镇形象。
开发区以城乡环境综合整治为突破口,结合美丽乡村创建、文明创建等活动,统一规划、严格标准,确保实现农村环境与城市环境同步改善、文明程度同步提高。在农村,该区严格按照每80户配备一名卫生保洁员的标准组建保洁队伍,并及时根据需要更新人力垃圾车和清扫工具。“你看我们的垃圾箱都换成了铁皮的,这一层铁皮,就能避免垃圾箱被烫坏的情况。"在蒋官屯街道候庄村,开发区环卫处科长赵小川打开垃圾箱向记者介绍。民之所需,政之所向。开发区把广大农村群众放在心中,2017年,该区把辖区大部分村庄的主干道进行了硬化,并决定利用2到3年的时间,将所有村庄主干道和胡同全部硬化,彻底解决村民的出行难问题。
政策引导 树立文明新风
“我儿子刚结婚一个月,这是我给他们布置的新房。"在省级美丽乡村示范村大曲村,村民李玉红热情地将记者一行带到家中,脸上闪耀着自豪与满足。“我们村这一年变得越来越好,连家门口都给硬化了,还修了下水道,我儿子这新房子也通了燃气,生活越来越方便。"李玉红介绍,虽然自己家里做生意,生活过得也不错,但儿子结婚这么大的事情在大曲村红白理事会的帮助下,只为亲戚摆了四五桌席面。“既热闹又省钱,省下的钱可以帮助他们小两口做点儿生意。"
开发区在辖区每个村庄都设置了移风易俗宣传栏,利用农村文艺宣传队,结合文艺下乡、“四德"工程等编排以移风易俗为主题的文艺节目,将移风易俗纳入村规民约之中,利用农村道德讲堂,让广大干部群众树立起正确的婚丧事办理观念,打造乡村文明新风尚。“为调动群众对殡葬改革的积极性,我们对具有开发区户籍进入开发区规定的公益性墓地和骨灰堂安葬或采取生态安葬的,由政府免费提供使用规范统一的卧碑,骨灰免费寄存,对于符合条件的再给予1000元补助。自2017年9月1日起,具有开发区户籍,去世后并在聊城市殡仪馆火化的人员,免除殡葬基本服务费。"开发区社发局工作人员苗正伟告诉记者,有力的政策引导让开发区的殡葬改革很快得到群众的普遍认可与接受,移风易俗工作全面推开。
初心不变 打造幸福家园
随着春节临近,广平乡三高村的两支广场舞队伍也越来越欢腾。“生活好了,大家伙都愿意热闹热闹,还能锻炼身体。"该村村支书高立民说,“我们不仅有广场舞队伍,还有高跷队、锣鼓队,每天在村委大院里面玩,别提多开心了。"开发区文化部门工作人员介绍,仅广平乡共有广场舞队伍80多支,他们每个月在全区组织一次大活动,并专门培育了文艺骨干,带领广大农村百姓开拓更加广阔的精神家园。“我哪里也不愿意去,我们村就是最好的。"看着村里新修建的坑塘和环形健身小径,石刘村的石昌春老人对记者说,“到夏天你再来,我们这坑塘里就种上荷花啦,村里变化越来越大,变得也越来越美,真是打心底里高兴。"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秉持“让农村更美丽,让农民更幸福"的初心,开发区一直在路上。
新闻推荐
2017年高新区扶贫专项资金830万,统筹建设产业项目,其中保本分红项目涉及贫困村4个,资金120万元;25个蔬菜大棚集中建设项目涉及贫困村12个,资金360万元;加工设备采购项目涉及贫困村5个,资金150万元;...
茌平新闻,故乡情,家乡事!故乡眼中的骄子,也是恋家的人。茌平县,是陪我们行走一生的行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