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抹绿十里通道,妆成一路风景 聊城“创森”:增绿增收增颜值

大众日报 2018-01-10 04:49 大字

△魅力水城充盈灵气,四河头景区让人流连忘返□潘淑清报道△绿色水城,生态家园□司建平报道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生态文明建设功在当代、利在千秋。”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聊城已然在路上,正阔步向前。“林业、水系建设是聊城市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抓手,是推动创新发展、绿色发展的重要举措。聊城市国有林场资源丰富,是一笔十分宝贵的财富。”聊城市委书记徐景颜表示。

□杨秀萍焦松青张景臣郭喜军

自2016年吹响创建国家森林城市的号角以来,聊城正一步步靠近“森林城市”目标,一个个在业内人士看来不可能做到的,在这里逐步变成现实,一处处难点在聊城人民的努力下变成闪耀的亮点。放眼聊城8715平方公里的土地,从南到北,从城市到乡村,森林早已成为这里发展的绿色动力。

“创森”,让城市拥抱森林

晨光熹微,聊城公园里晨练的身影健步如飞,绿树成荫的跑道上洒下一片希望的曙光。风和日丽,徒骇河畔亲朋好友三五成群,呼吸着清新自然的空气,畅享无尽闲暇时光……

这是聊城的绿色魅力,也是“创森”以来取得的实实在在的成果。“创建国家森林城市是市委、市政府的重大决策部署,既是一项民生工程,也是一项政治任务,各级各部门要统一思想,抓好落实。”市长宋军继在“创森”动员大会上作出明确要求。近年来,聊城市按照创建国家森林城市的具体要求,结合地方实际,全方位建设和规划,以“让森林走进城市,让城市拥抱森林”为出发点,不断加快建设国家森林城市,广大市民尽享“创森红利”。水城大地,一幅生态秀美、绿意盎然的动人画卷正徐徐展开。

据统计,自“创森”以来,聊城市累计投入绿化资金50多亿元,流转绿化土地30万亩,完成国土绿化面积40.35万亩,其中2017年春完成25.19万亩,2017年冬完成6.25万亩,全市森林覆盖率增加了3.09个百分点,国土绿化面积大幅增加。省林业厅对聊城市绿化工作给予了高度评价,2017年,全省平原地区国土绿化现场会在聊城召开,德州、河北廊坊、河南濮阳等10多个地市先后来聊城考察“创森”工作,学习交流经验。

为提升森林景观,聊城市大力推进森林公园、湿地公园、城市公园建设,2017年大力推进凤凰苑植物园、周公河湿地公园、九州洼月季主题园、茌平普济沟“慢生活体验区”等建设,新建森林公园1处、湿地公园3处,推进28个森林乡镇、129个森林村居建设,建成省级森林乡镇5个、省级森林村居30个,建立国家级休闲体验基地3处。与此同时,大力发展花卉产业,建设观赏百合基地1000亩,五彩菊、波斯菊基地2000亩,白芷、杭白菊等药用、观赏花卉基地3000亩,全市花卉产业取得新的成效。

在“创森”工作中,聊城市不断加强森林资源保护与监管力度,国有林场改革走在全省前列,两次在全省国有林场会议作典型发言。当前,全市8处国有林场全部划为“公益一类事业单位”,在编职工工资和社保费用列入财政预算,编制完成国有林场提升规划,生态型林场建设步伐加快。与此同时,聊城市还狠抓森林资源管护,严厉打击涉林违法行为,2017年全市共查处林业行政案件47起,结案率100%。严防美国白蛾、方翅网蝽等外来有害生物危害,2017年,全市投入防治资金1600多万元,防治作业面积356万亩次,实现了有虫不成灾的防控目标。

共建绿色生态家园

“身处城市里的我,想象出鸟语花香这一景象:推开窗户,小区下并列着一排排生机勃勃的士兵,绿叶吸引着我的视线,在阳光下跳跃,随着微风清荡,绵延起伏……”“望着亲手种植的小树神气地站立在大地上,透出那清新的嫩绿,我们脸上都露出了会心的微笑。我仿佛看到一个新的生命诞生了,它将与我一起茁壮成长,在这片绿色的天空下,成为一棵栋梁……”在2017年12月23日举办的聊城市创森主题中小学作品大赛上,小选手们在试卷上写下自己对绿色的向往、对创森的认识和感受,在这个过程中,“创森”、绿色、环保更加深深印刻到学生们的脑海中,成为他们思想及行为的指引。

聊城市委副书记陈平多次强调,创建国家森林城市从内容看有两大任务,一个是“大地披绿”,一个是“心中播绿”。“创森”有一个十分重要的指标,就是群众对创森知晓率、满意率都要达到90%以上。为了让生态文明理念更加深入人心,聊城市将依托城市公园、森林公园、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建设,着力建设一批森林文化主题园、森林科普教育基地、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等生态文化载体建设,为群众提供更多学习休闲娱乐场所,提高群众对“创森”工作的满意度。

“对群众知晓率、满意率工作,我们也要定期检验,市创森指挥部办公室要从现在开始,每月一次,按照国家林业局委托第三方的普查内容,随机抽查知晓率、满意率情况,并以县为单位通报有关情况,不断压实责任,推进工作成效,确保2018年4月份达到指标要求。”陈平要求。

作为平原地区,开展创建国家森林城市工作,农田林网不建立起来、不实现全覆盖,“创森”是肯定通不过的。笔者从聊城市林业局了解到,2018年聊城市将着力推进围村林、森林村镇建设,补齐农村绿化短板,提升农村生产生活环境,让农民群众在创森工作中收获生态红利。

与此同时,聊城市还把农田林网建设作为今冬造林的重点工作加以推进,全面推进农田林网建设。聊城市副市长任晓旺介绍,聊城属于平原地区,春季是造林的黄金季节,群众都习惯在春季造林。经过近年的探索和实践表明,在北方平原地区搞冬季造林是可以成功的。为此,聊城市改变思维定势,不断探索平原地区冬季造林特点,通过加大土球、适当改善肥水条件等方法,掌握冬季造林的技术要点,进一步提高了林木成活率和造林质量。

用绿色产出新财富

从2016年吹响“创森”号角至今,600万聊城人民共同见证着聊城市在推进国土绿化、重点区域生态修复、湿地保护恢复、生态资源保护、弘扬城市森林文化以及大力发展经济林、林下经济、林苗一体化等方面付出的巨大努力、取得的显著成效以及带来的深刻变化。公园下乡、森林进城、城乡一体,借助森林城市创建,聊城市在绿色层面打破了城乡二元结构,实现了相互融合、一体发展,城乡居民乐享越来越多的生态福祉。

年终岁末行走聊城大地,“创森”工作如火如荼。“大地植绿、心中有绿”早已成全市广大干部群众的共识。绿色串起人文、山水之美,使每个城市放大自身特色,呈现出不一样的精彩。

2017年12月7日,在东阿县陈集乡茌东大道两侧,村民们正忙着栽植材果兼用美国黑核桃树。按照规划,这里将打造成国内首个美国黑核桃高档木材储备林种植示范基地。

“基地规划面积10000亩,一期种植面积2700亩。2017年10月我们流转了8个村庄的土地,核桃间距种植常绿白皮松,中间培育美国黑核桃幼苗,沿路种植美国红柳,可形成春冬红色、四季常绿的多彩观赏效果,把茌东大道装扮成聊城东大门的万米绿荫景观长廊。”聊城市爱林现代林业发展有限公司董事长郝利告诉笔者。

核桃基地不仅让路边田野变成了绿地,还把这里打造成了一个聚宝盆。聊城市爱林现代林业发展有限公司大力推广的材果兼用核桃是集高档木材战略储备、重要木本油料、高效经济林、城市绿化观赏于一身的优良树种,核桃果可以食用、药用及提炼多种对人体有益的氨基酸,核桃木适宜制作各种高档家具、名车内饰、建筑材料等。同时,采取“公司+基地+农户”的发展模式,公司将核桃苗发放给贫困户,由贫困户负责种植管理,劳务用工主要吸纳区域内320名贫困人口,每人每年可增加劳务收入6000元以上。

绿水青山带来金山银山,“创森”增绿又增收。回望聊城“创森”过程,可以清晰地看到这样一条脉络:生态与产业的良性互动——借力“创森”,林业产业大发展;产业大发展,又促进了生态的保护与建设。

聊城市林业局局长丁东明介绍,林业产业作为主要生产生态产品的绿色产业、低碳产业、循环产业,在转方式、调结构的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近年来,聊城市林业产业的发展由小到大、由缺到全、由弱到强,林业产业规模不断扩大、工业化进程明显加快、特色产业迅速崛起、林产品贸易快速增长,为全市生态文明建设注入了新的活力。2017年,全市新建特色经济林5.1万亩,市级以上经济林示范园达到68家,省级龙头企业50家,市级以上示范社196家,规模以上企业160家,林业产值预计达到190亿元。

新闻推荐

高新区韩集乡扎实推进贫困群众健康工作

高新区韩集乡做好健康扶贫服务,当贫困户的真心人,乡村卫生计生工作人员会同各帮扶人、卫生院医生逐村逐户进行贫困户家庭人员健康状况登记、核查工作,根据各贫困户人员的健康状况分别帮其办理好...

茌平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茌平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