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钟情长久一些的事物

西昌都市报 2019-06-06 10:19 大字

《云中记》阿来 著,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2019年4月第1版,定价:55.00元 《世间的陀螺》韩浩月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9年2月第1版,定价:35.00元 《暮色四合》老愚 著,新星出版社2016年1月第1版,定价:48.00元 《钓鱼城》赵晓梦著,中国青年出版社2019年4月第1版,定价:48.00元 《故宫院长说故宫》李文儒 著;天地出版社2017年8月第1版,定价:68.00元《故宫营造》单士元 著;中华书局2015年7月第1版,定价:56.00元《哈佛中国史》(精装全6册)[加]卜正民等 著;潘玮琳 等 译,中信出版社2016年10月第1 版,定价:408.00元《大河奇峡——大渡河峡谷国家地质公园》李忠东 等著;中国旅游出版社2019年4月第1版,定价:56.00元

《云中记》

《世间的陀螺》

文/何万敏

《云中记》

2019年5月17日,周五,阿来先生托彝族诗人鲁娟来电约我去他下榻的邛海宾馆用晚餐。最近一段时间他频繁到凉山,去昭觉县的悬崖村走访脱贫攻坚、在布拖县与帮扶制药企业座谈、上螺髻山考察凉山杜鹃花的科属种,既是为出任一部反映凉山脱贫攻坚电视剧总编剧作充分准备,也是以迷恋植物的方式用心来感知天地。这几乎成为他的喜好——每到一地,只要时间允许,都会去附近尽可能地多走动、多看见,匆忙而充实。

聚餐时人不多,热闹但是嘈杂的场面是他想避免的。话题相对集中,中国的扶贫于社会历程推进中有着怎样的意义,文艺作品如何更好地关注现实题材,优秀作家的作品所呈现出的大格局与大视野来自何方。题目是我后来归纳的,相谈却海阔天空、轻松愉悦。当然,说是聊天,席间我等主要还是听客,本来阿来的口才就十分了得。

阿来侃侃而谈:眼下的脱贫攻坚,是在中国开展的伟大的社会运动,同时是在全世界追求社会公平的伟大工程;联合国有一个“减贫运动”,中国利用制度的巨大能力,动员社会资源在短短十几年里推动了这一运动,到明年基本实现脱贫,是多么巨大的成就。而文学应该采用怎样的姿态和立场?都说作家对社会变革最敏锐,但我们发现今天的文学好像是另一种存在,作家成为游离于现实生活之外的群体,以所谓“纯文学”的幌子,对正在发生的社会变革持一种漠然、消极甚至错误的看法,结果作品是空洞、麻木、无病呻吟的,这很不正常。结合到自己的新书《云中记》,阿来坦言2008年“5·12”汶川大地震,第二天他就赶赴灾区。到处是废墟,到处是伤痛,他不免思考苦难悲伤之外,生命里最高贵的东西是什么,一直就有要写一些什么的想法,“但是那时候,我不知从何说起。”他回忆,“那些艰难的日子,白天帮着救援,晚上听到失去亲人的人们的哀泣,我睡不着,觉得有东西需要思考,要写出来。”

长篇小说《云中记》讲述了汶川地震后,四川一个有300多人的藏族村落,伤亡100余人,并且根据地质检测,村子所在的山坡将在几年内发生滑坡,于是在政府的帮助下,整村搬迁至一个安全的地方。村里祭师总是惦念着那些死去的人,最终决定以自己的方式去照顾那些在地震中逝去的亡灵……“云中村”历经陨灭与重生的巨大变故,阿来却没有把重点放在人的悲痛与无助上,而是着力于废墟之后的新生。在传统与现代、鬼与神的辩证思考与叙述中,讲述了生与死、光明与黑暗、自然与人类等关联之间的彼此依存。“我要用颂诗的方式来书写一个殒灭的故事,关于生命,关于死亡,尤其经历巨大灾难后我们的幸存者在自己的生命建构中,经过这样的洗礼又得到什么。让我歌颂生命,甚至死亡。”谈到这部小说的创作,阿来的目光眺望远方,“我愿意写出生命所经历的磨难、罪过、悲苦,但我更愿意写出经历过这一切后,生命所呈现出的意义。”远方青山逶迤层叠,近处湖水波光滟滟。

时隔10年之际开写,只用了5个多月的写作堪称一气呵成。“很顺地写下来”,阿来告诉我,莫扎特的《安魂曲》作为陪伴的古典音乐,“我心中总回想着庄重而悲悯的吟唱”。这也是新书的封面,山峦的天空,飘动歌吟的音符。

早在获得茅盾文学奖的《尘埃落定》中,阿来以充满诗意的文笔和想象,书写了一个大时代的到来必然带给藏地的历史蜕变;此次的《云中记》,一个古老的藏族乡村艰难地在旧传统与现代性之间徘徊,阿来又以对自然礼赞的方式,审视当下中国乡村正在发生的深刻变革。他的心灵贴紧大地,同命运共呼吸。

《世间的陀螺》

人到中年以后,似乎泪点随着年龄的增长变得越来越低了,有人感慨这是没有出息,我必须承认自己真是没有出息了。上次流泪是看综艺选秀节目《歌手》,李健用他那极富磁性、被坊间戏谑“秒杀少妇”的嗓音,唱《父亲写的散文诗》时,“这是我父亲日记里的文字,这是他的青春留下留下来的散文诗;几十年后我看着泪流不止,可我的父亲已经老得像一个影子……”丝丝入扣的旋律像水波涟漪内心,眼睛霎时决堤崩溃泪流下来。最近的一次是读这本散文集,得到书的当天晚上兴冲冲开始阅读,很快读到第二篇《母亲在远方》结尾处,“经常会想到这样一个场景:有人敲门,是母亲来了,她已经老了,老到无人愿意照料,只有投奔她唯一的儿子。我也准备好了迎接她的第一句话:‘娘,您回来了。’”眼角不知什么时候开始,悄悄泪湿。因为之前文章中讲述,离开故乡到北京打拼的儿子,尽管和母亲的联系以“年”为单位,但是那永远也不可能割断的亲情,只会强化“母亲的形象,就像在镜头里不断被推远的雕塑,远得像个黑点。”

我喜欢专栏作家、影评人韩浩月的文字,感谢他应允在《西昌都市报》的“特约专栏”发表过4篇散文,包括收入本书的《父亲看油菜花去了》等。如清幽的流水一般,表面上没有波涛汹涌,对心灵的浸润与拍击,直指情愫最敏感的部分。我知道这是文字或者说写作的一种高级形态,饱满的情感源自作者心灵的洁净,本真的个人体验却成为共同的真挚通感,妥帖、细腻、清新。生命之重,是以不能承受之轻来呈现。淡淡的描述,慢慢堆积为饱满的情绪,恰如作者给我赠书的题写:“唯有门前镜湖水,春风不改旧时波。”而这首唐朝诗人贺知章的《回乡偶书》,大家应该更熟悉的两句是,“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难改鬓毛衰。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生活的时日当中,我们总是不免会回望曾经的故乡,那个无论远与近的故乡,以及故乡的亲人和亲情。当情感重新充盈血脉,心潮起伏,绵延悠长,才会渐渐融化无尽的思念。

《暮色四合》

有一段时间我喜欢写散文,那是因为我阅读了许多散文之后。读散文的肇始是中学课本,杨朔、秦牧、刘白羽被奉为“三大家”,是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的散文典范;到了九十年代散文愈加红火,与社会转型、市场经济步履的加快相连,传媒打开了散文随笔从未有过的广阔生存空间,它是文化多元中的一元,对冲破凝固的散文构成,当有一股洪水般漫卷过来的冲击力。但是与此同时,繁华遮蔽下的散文困顿,亦充分暴露出来。

“新散文”可谓应运而生。1991年6月出版的散文集《上升》第一次集中展示了“新散文”新颖的形态。编者老愚“欣喜地感受到一股扑面而来的散文气息,起先我还不能把握这种崭新的文体,只是被它有力地袭击着”。他认为,“散文新生代是一个宽泛的概念,年龄不是唯一的尺度,我看重作品里蕴含的生命的活力。正是这生命的力的奔涌才造就了作家与作家之间的区别。”从此,我记住了老愚,后来知道了我们是同龄人,更加好感。这本散文集是他蛰伏多年后献给童年和故乡的心灵之作:“故乡的人事,在心里转动、发酵,最终形成了一个个场景。”作家以自序袒露心扉,“我的书写,感情与理性处于持续的平衡之中,爱与憎的微妙转换,在不同时段的文字里留下了明显的痕迹。”

如果说,新散文具有的鲜明特质之一,就是作家以逃逸干瘪的话语方式、抒发情绪化的个体生存体验,不遗余力地进行着句法、节奏、结构、词语等方面的创新实验,精神内核的张扬直逼生命价值与文学本源的话;那么,老愚的散文所呈现的写作状态,摒弃了那种零度情感式的纯客观呈现,而将饱满的情感融入作家对自我生存体验和状态的描述。因此,“作家已不再是那种启蒙式的全知全能的叙述者了,他们自己的精神体验和生存状态已和普通公民的生活状态融成一片,他们也许只能通过自我体验的过程来呈现现实的生存状态。”在这样的意义上,新散文所树立的美学原则可以归纳为:散文是活的生命的语言形式,它是人类精神漫游的无限可能性的最个性化的显示,本真、本色、本性是艺术的最高境界,生命在无限开放的形式里获得自己永恒的魅力。

《钓鱼城》

现任《华西都市报》常务副总编辑的赵晓梦,于忙碌的媒体编务工作之余,坚持诗歌创作,收获颇丰。他用1300行叙事诗写成的《钓鱼城》,先期在《草堂》诗刊2019年1月号推出,引起诗坛关注。这是首部以改变世界历史的“钓鱼城保卫战”为写作背景的长诗作品,共分三章,“被鱼放大的瞳孔”、“用石头钓鱼的城”、“不能投降的投降”。中国青年出版社出版的单行本,由著名诗人吉狄马加、著名诗评家吕进作序推荐;为方便阅读和了解,诗后还增加了近3万字的注释和后记。

位于重庆市合川区的钓鱼城,是我国保存最完好的古战场遗迹。公元1259年,蒙古大汗蒙哥兵临钓鱼城。在当地将士顽强抗击下,蒙古大军不能越雷池半步。“钓鱼城保卫战”时长逾36年,写下了中外战争史上罕见的以弱胜强的战例。蒙哥汗亦在此役中身亡,迫使蒙古帝国从欧亚战场全面撤军,成为改变世界历史的一个重大事件,钓鱼城因此被欧洲人誉为“东方麦加城”和“上帝折鞭处”。这段历史传奇也因此吸引无数文人墨客感叹书写。

在钓鱼城下出生、长大的诗人赵晓梦说,当年宋蒙(元)两军交战的“三槽山黑石峡”就在他家门口的龙洞沱沥鼻峡。钓鱼城是他学生时代春游目的地、回乡探亲必经的指路牌,“我熟悉它古老而又年轻的模样,熟悉它的每一道城门每一个景点每一段历史。”饱受钓鱼城故事浸润的他,一直想用自己的方式致敬这座英雄之城。为此他进行了长达十余年有意识的准备,光收集和钻研书籍资料就达300多万字;创作历时大半年,数易其稿,有时为一个词的准确和一个意象的新颖,甚至花费数月功夫推敲。

在这部作品中,赵晓梦表现出杰出的诗歌技艺,对复杂历史的解读诠释力,以及罕见的长诗掌控能力。吉狄马加在序文中评价称:“整首诗是一条滔滔东去的大河,更是展示诗人的心灵史。汹涌时是他的情感在释放,低缓时是他的思想在凝聚和结晶,而更多的时候出现的沉郁和细细的忧伤,是他对人类的悲悯心在呜咽和弥漫。”

《故宫院长说故宫》

每到北京,只要时间允许,我最想去的地方当然是故宫;每一次,里边的展品会不一样,新奇之中也会郁闷,许多东西看过也记不了,真是琳琅满目。

2020年,故宫将迎来600岁生日。在2012年的时候,有个统计,当年走进故宫的人数达1200万人之多,想必这一记录一直被刷新。这让作者不无感慨,在全世界范围内,绝对没有哪一座皇宫遗址,哪一处公共文化空间,会有如此多的人趋之若鹜。想必,李文儒先生对此已经见惯不惊的——身为故宫博物院研究员,曾任故宫博物院副院长,他对作为世界文化遗产、世界上保存最完整、规模最大的中国皇宫建筑群,应该不陌生。因此,他想到的问题是:当这么多人拥进昔日的皇宫禁地随意观看“博物院”的时候,有多少人是在现代理念下理性地解读他们观看着的古老的紫禁城?有多少人是在现代理念下感性地领悟他们观看着的古老的紫禁城?又有多少人在思索、探寻理性解读与感性领悟之间的碰撞与纠结?包括它的保护者、管理者、传播者。

“正是基于这样一个基本的事实,我所指的理性解读,是指以民主的科学的价值观,还原、认识、评价紫禁城的历史,即透过紫禁城的显性图像,身临其境地认识紫禁城与帝制时代的体制制度、礼仪规范,与皇帝的执政行政,与皇家的宫廷生活,及其与历史发展、国家命运、民众生活的关系。”李文儒继而谈到,“我所指的感性领悟,是指在感受着紫禁城强烈的视觉冲击与心灵震撼时,仔细体味紫禁城建筑的美不胜收。我所指的思索、探寻理性解读与感性领悟之间的关系,是指进一步追问政治文化与建筑文化、中国传统文化与中国古代建筑艺术之间,到底是什么关系。”

思考可以是深入的,行文却可以照顾到大多数读者的阅读兴趣,来得轻松,所以作者采用了散文的笔法,讲解其观察和疑惑。没有“相隔”,自然增添了代入感。随着文字线索行进,仿佛是在偌大的皇宫里倾听一位熟知历史文化的资深讲解员,慢慢地了解故宫。阅读本书时,我也注意到文中的大量图片,有读者直接挑明不美;我倒是有不一样的看法,恰恰是看多了故宫所谓的美图,偏重于纪实的图片反而给人某种日常感。毕竟是皇族贵人、嫔妃丫鬟们生活过的场所,除了寂静,还有余温。

《故宫营造》

单士元先生,著名古建筑学家、明清史学家、档案学家、前故宫副院长。一生倾尽心力,典守故宫长达74年,1959年主持完成“迎接建国十周年”故宫第一次大修。“前清时期,宫廷中曾有‘行走’一职,值守于乾清门的称‘乾清门行走’;值守于上书房的称‘上书房行走’;值守于南书房的称‘南书房行走’;服务于皇帝左右的称‘御前行走’。这些人,尽管身份显赫、地位特殊,并没有遍行禁地的条件和可能。”单士元女儿单嘉玖作序推荐写道,“作为故宫建筑保护和修缮的负责人,父亲生前不仅走遍故宫的每个角落,而且每天都要前往‘一线’。也是这个原因,使他养成了一个无法改变的习惯,只要没出差或被其他事情占住,都会在故宫走一走、看一看。退居二线后,依然如此,直至晚年……”因此,单士元先生被誉为“国宝中的国宝”,是“故宫学”奠基人和权威大家。本书将故宫的营造历程、规模形制、细节寓意等做了权威解读。用朴实无华的文字揭示了皇家建筑的历史内涵,还让我们领略了一位世纪学者与故宫的特殊渊源及其治学风貌。本书以故宫的建筑为主题辑选论文30篇,可谓汇集了单先生毕生研究精华,也为读者开启了煌煌故宫之门,让后来者体味绚丽庄严的古代文明和中华建筑文化的博大精深。

普通读者听闻论文,或可能觉得深奥难懂?恰是这点值得单独一说,行文流畅、通俗易懂,一改专家研究成果高冷的刻板印象。比如,讲到兴建巍峨殿阁,他说,公元1407年(明成祖永乐五年),明朝皇帝集中了全国著名的工匠,并且征调了二三十万农民和一部分卫军做壮工,在北京大兴土木,开始建造皇宫,到1420年(永乐十八年)才完成。以后历程朝还继续修建。这些工匠和壮工流血汗,绞脑汁,辛勤劳动,修成了这座规模宏大的宫殿,却没有能够在明清两代的史册上留下他们的名字。你看,好读吧。书中还讲述了许多鲜为人知的故事,它显然有助于我们了解故宫历史建筑和文化价值。最后还有一句广告词是:本书荣获中国图书评论学会和中央电视台科教频道联合评选的2015年度中国好书。

《哈佛中国史》(精装全6册)

这套书共六卷,分别为:第一卷《早期中华帝国:秦与汉》、第二卷《分裂的帝国:南北朝》、第三卷《世界性的帝国:唐朝》、第四卷《儒家统治的时代:宋的转型》、第五卷《挣扎的帝国:元与明》和第六卷《最后的中华帝国:大清》。

主编卜正民教授,是享誉世界汉学界的史学大师,现为加拿大英属哥伦比亚大学圣约翰学院历史系教授,他既是主编,又还担纲第五卷的撰写。而撰写前三卷的陆威仪,毕业于芝加哥大学,斯坦福大学李国鼎中华文化讲座教授,他的研究关注中国文明的不同方面,尤其擅长从政治和社会层面考察中国问题。撰写第四卷的迪特·库恩,先后在英国剑桥大学、德国海德堡大学东亚艺术史研究所和柏林大学工作与任教,专精宋史,尤为擅长物质文化史与科技史,现任维尔茨堡大学汉学系教授。在清史领域大名鼎鼎的罗威廉撰写第六卷,他是美国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历史系教授,东亚研究中心主任,当代美国最有影响的汉学家之一。这样一个强大阵容,四人合力从秦朝写到清朝,一套原名“帝制中国史”的丛书2010年由哈佛大学BelknapPress出版社出齐,即获得无数赞誉,被数十所世界一流高校中国史课程指定为教材,翻译引进国内时改名《哈佛中国史》。

“我的目标一直是写我妈妈也有兴趣读的书。”卜正民希望有更多读者看到这套书。而在谈到越来越喜欢从环境的角度来看待历史的原因时,他说越花时间深入下去,越觉得环境在那个时代起了非常重要的作用,“我本人想要从一个比较新的角度来看历史,同时也想把这个角度介绍给中国读者。”此书的写作模式,着眼点在每朝面临的自然环境、疆域人口和气候变化等宏观背景,在这样的背景下才着手探讨政治、经济和文化的变迁;然后着墨在社会史方面包括对宗族、妇女地位、物质生活等详加探讨,不乏许多精彩之处。正如复旦大学资深教授葛兆光在推荐序中所说,这些有益的尝试让整套书多少改变了以往中国通史里那种以政治史为主轴的“单线”写作方式。

《大河奇峡——大渡河峡谷国家地质公园》

大渡河峡谷国家地质公园,位于乐山市金口河区、雅安市汉源县、凉山彝族自治州甘洛县的接壤处。公园北以乐西公路为限,南以大渡河为界,形如一顶皇冠。大渡河峡谷长26公里,最大谷深达2646米,最窄处谷宽仅70米,其连续完整的峡谷长度和险峻壮丽程度世所罕见。2001年,国土资源部批准其为国家地质公园。2005年,在《中国国家地理》杂志开展的“选美中国”活动中,大渡河峡谷成为中国最美的十大峡谷之一。长达10亿年的地史演化,从古老的基底岩石,到坚硬的峨眉山玄武岩盖顶,地壳抬升、河流下切,使这里发育出峡谷深切、支沟纵横、桌山兀立的地形地貌,它们与气候、生物共同组成了奥妙无穷而又神奇瑰丽的自然地质景观。这本关于一条河和一段峡的书,出自长期从事旅游地质研究的地质工作者和地学爱好者之手,演奏出一曲大河奔流的交响曲,长久的时间感,开阔的空间感,海量的信息,为读者欣赏大渡河峡谷国家地质公园之美提供了多方面的信息源。

“大渡河”一词来源于“大渡水”或“大度水”,但西汉时期编撰的《汉书·地理志》中,大渡水指的是青衣水,也就是青衣江。从河源学角度,无论是从长度,流量,还是流域面积,大渡河都要比发育于岷山南麓的岷江更有资格成为岷江的正源。地质学家骆耀南生前常常把科罗拉多大峡谷和大渡河峡谷挂在嘴边,讲得最多的一句话是:他们是红色峡谷,我们是绿色峡谷。顺着峡谷,景观以线性的方式逐一打开,视野受到极大限制,视线基本向上,景观也以特定的角度和顺序被界定。殊不知峡谷的底部、中部和顶部,是深切峡谷呈现出来的多视觉观景,在这样的塔状竖向空间,对各部分的直观感知,才是真正意义上对大峡谷大美之景的饱览和对大自然的亲近。

作者形象地把不同物质成份的地层岩石比喻为蛋糕层。大渡河及其支流就像一把切刀,将这块蛋糕从上往下切开,分割成无数小块。沿着这些河流切割的峡谷,不仅可以欣赏到大渡河大峡谷的雄奇壮美,还可以在不同高度,不同段落,阅读这里跨越的地球历史。通过峡谷,有关地球形成与演化的秘密便清晰而完整地呈现在我们眼前。

新闻推荐

凉山州第一人民医院开展结对帮扶贫困户慰问活动

本报讯近日,凉山州第一人民医院党委副书记、院长曹力生,副院长叶琦,副院长张石则带领医院扶贫工作组到昭觉县龙沟乡金...

昭觉新闻,有家乡新鲜事,还有那些熟悉的乡土气息。故乡眼中的骄子,也是恋家的人。当我们为生活不得不离开昭觉县而漂泊他乡,最美不过回家的路。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