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千里姻缘一“丝”牵 昭觉彝族小伙邯郸俘获爱情

凉山城市新报 2015-05-06 09:54 大字

幸福的阿尔伍良一家三口。

11年前,一次机缘巧合的机会,昭觉彝族小伙阿尔伍良到邯郸打工时,与一名当地姑娘擦出了爱情的火花,并走进了婚姻的殿堂。此后,夫妻二人共同努力,凭借出色的手艺与和善的为人,将一家理发店经营得红红火火,也把一个三口之家的生活过得越来越滋润。

文/图 本报记者 苏勇

前不久,邯郸市《中原商报》上刊登了一篇题为《彝族小伙儿邯郸创业:只要坚持勤奋就一定成功》的文章。文中讲述的是,一位来自四川大凉山的彝族小伙在邯郸打拼时,与一名当地姑娘擦出了爱情的火花,最终走进婚姻的殿堂。他俩牵手后,共同努力,日子一年比一年过得滋润。

这一段充满传奇色彩的爱情故事,一时间成为邯郸市民茶余饭后热议的话题。

这篇文章的作者是当地媒体《中原商报》的一名实习记者,名叫靳晓萌。“他们的爱情故事深深把我打动了。”4月29日,说到采访的初衷,他说道。

在邯郸市中华大街西侧,有一条南北走向的小街巷,名叫土山街。小街不宽,两侧却有大大小小的店铺上百家,光是理发店,就有十几家。在土山街与小河路交叉口南有一家叫做“名仕”的理发店,干干净净,普普通通,这就是凉山彝族小伙阿尔伍良和当地姑娘睢九梅的店。

他们因为共同的职业走到了一起,牵线搭桥的其实就是一根根头发丝。这正是“有缘万里来相会,千里姻缘一‘丝\’牵。”

四处漂泊

1980年,阿尔伍良出生在昭觉县城北乡牛博村一普通的农民家庭,家里兄弟姐妹有6人,于是他读到初中时便因家庭困难而辍学。迫于家庭生活的压力,20岁的他跟随农民工大军北上首都,找到其在北京开理发店的表姐学习理发。

俗话说:“光说不练假把式。”为了实践学到的手艺,期间,他自己掏钱购买理发用的必需品来到吉林长春,走村入户,免费给当地老百姓理发。

在北京两年后,阿尔伍良的表姐由于理发店生意一般,而房租又是天文数字,便关门选择回到凉山,在美姑县城重新开了一家理发店。阿尔伍良也跟随表姐来到了美姑县。不幸的是,半年后,理发店又被迫关门。

正当阿尔伍良不知所措时,他的弟弟有一位朋友在邯郸开理发店,原打算让弟弟去邯郸工作,恰好弟弟要去深圳,去邯郸做理发师的差事就这样落在了伍良的身上。也是从这一次邯郸之行,改变了他的一生。

情定邯郸

他只身一人来到邯郸时,身上只剩下7元钱,好在他有扎实的技艺以及朋友的照应,便在展览路与曙光街交叉口的邦尼理发店做了一名发型师,月收入1000元左右,他一干就是两年。伍良不仅在事业上有所起色,爱情上也有了收获。在理发店工作期间,他结识了在邦尼理发店做理发师助理的邯郸姑娘睢九梅。

“我就是看上他人实在,心地善良,而且也很帅!”说到伍良,睢九梅满脸幸福的表情。

在伍良和女友睢九梅的交往中,他们越发觉得打工的生涯没什么前途,还是自己当老板才有出息。于是,睢九梅先行辞职,在城中村郝庄找到了一间小门脸儿,可3000元的转让费加上至少半年的租金,一下子让他们犯了难。伍良在邯郸人生地不熟,家里一时半会儿也帮不上忙,开店的费用基本上全靠睢九梅向亲朋好友借,压力虽大,但总算是看到了希望。睢九梅的阿杨理发店开业了,但效益一般,原因是她虽然也学过理发,但缺乏实践经验。

一年后,伍良也辞了职,同女友一起经营他们自己的理发店,理发店的生意逐渐火了起来。2006年,伍良和睢九梅登记结婚;2008年,两人买了新房。但夫妻俩还没来得及感受住进新房的喜悦,理发店面临拆迁,二人只好再找店面,借钱、缴纳转让费、购置新设备……他们又负债13万元开了现在的这家名仕理发店。

十一年过去了,如今,他们的女儿已经6岁了,并有个好听的名字叫阿尔凯妮,而名仕理发店凭借着伍良出色的手艺,夫妻二人和善的为人,在土山小街上走过了6年的风风雨雨。他们不仅还清了债务,前不久,还将隔壁的店面也租了下来,准备扩大经营,未来还打算开分店。

从相识相知到牵手,阿尔伍良和睢九梅均用自己的实诚打动了对方,也成就了一段让人羡慕的姻缘。

新闻推荐

昭觉秤砣梨好大 一个超过两斤半

昭觉秤砣梨。“这种梨好大,是秤砣梨吧。”近日,笔者在昭觉县农贸市场看见,一当地农民正在卖秤砣梨,好几个秤砣梨都超过了两斤半重。“尝一下吧,清脆爽口。这是我自己种的,已经种了十几年了。这还不算最...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