昭觉再现最大面积恐龙足迹群 专家正在对新暴露的足迹点做进一步研究
昭觉新发现的恐龙足迹群。
4月16日,笔者在昭觉县三河乡三比罗嘎矿山上,发现目前在昭觉域内最大面积的恐龙足迹群。这些遗迹,对古地理学、古气候学、古生物学、古生态环境学等研究提供了绝好资料。昭觉恐龙足迹群的幸存与出现弥足珍贵,具有保护、研究和开发利用价值。目前,专家正在对新暴露的足迹点做进一步的研究。
文/图 俄比解放
4月16日,笔者与昭觉县文化影视新闻出版和体育旅游局驾驶员阿的木呷赴昭觉县三河乡三比罗嘎矿区,专程了解三比罗嘎恐龙足迹群。三比罗嘎恐龙足迹群,位于昭觉县三河乡三比罗嘎矿山上,该矿山自从上个世纪九十年代以来,因矿产开发,原来的自然生态已被破坏,使其山体面貌全非。长期采矿爆破,崖叶层不断滑落,在侏罗纪岩层面上,陆续暴露出一批批恐龙足迹群,迄今为止,已出现6批次恐龙足迹群。
意外发现恐龙足迹群
这次,我们是去查巡该恐龙足迹群的保存情况,却意外地在原来发现的E点下方和其左侧,发现一处新暴露的恐龙足迹群。按该矿区先后发现秩序编号,这个点,应编号为F点恐龙足迹群,是该矿区第6次暴露的恐龙足迹群,这次分布恐龙足迹群的岩面面积范围约有400平方米,为目前在昭觉域内发现的最大面积恐龙足迹群。该点(F点)与原来发现的E点岩面连成一大片,总共面积大约1000平方米以上,足迹数量大约1000多个。足迹均为凹形遗存,在E、F点岩面范围上分布有9条恐龙行进路线,造迹者由东向西行进和由北向南行进,也有由北向南行进后再拐向西行进的,非常有趣。这些不同种类恐龙留下的足迹大小各异,足迹形状也有区别,形成不同方向往来的行迹网络,也形成了深深浅浅,大大小小的足迹路线,给后世人类留下了一大景观。
其中非常有趣的是,F点里面的一条恐龙行迹,先由东向西方向行迹,在行进路线10米处突然拐向南行进,行进路线呈大弧形,在行迹长约30米处时,又突然拐弯向西行进,形成一条“Z”型恐龙行迹路线,这是一条在F点中行迹最清晰,最壮观的恐龙行迹遗存,也是目前非常罕见的恐龙行迹拐弯现象。
恐龙足迹群的出现弥足珍贵
除此而外,在新暴露点的岩面上,分布有足迹凹处覆盖的白色沉积物质,也有部分填进褐色沉积物质,暴露后未被雨水冲刷,明显是最新暴露之处。
笔者对新暴露点的两条恐龙行迹进行测量,其中有一条暴露出行迹路线长约60米,是兽脚类恐龙脚印,单个恐龙脚印的前后长25厘米,单步长96厘米。另一条暴露出的行迹路线长65米,是蜥脚类恐龙脚印,与上条行迹间距25米,单个脚印长35厘米,宽30厘米,单步长135厘米。
目前发现的昭觉恐龙足迹群中,有兽脚类、游泳兽脚类、蜥脚类、鸭嘴龙类、覆盾甲龙类、翼龙类、蜥脚类、小龙类等恐龙类别。
笔者觉得很有意思的是,在新暴露点左侧发现一片大量的恐龙游泳足迹,即连着原来发现游泳迹处的下方暴露出来的,多数由稀泥覆盖,清除泥土后才能清晰可见。总观这片岩面上的恐龙足迹群,左侧是游泳迹遗存,是兽脚类恐龙在水里游泳时留下的遗迹,而右大半岩面上是兽脚类和蜥脚类恐龙脚印遗存,可能是是兽脚类在水里捕杀猎物后,出水在湖滨行走时留下的足迹,而蜥脚类可能是去喝湖里面水时留下来的足迹。从这些频繁往来行迹信息可见,昭觉地区在中生代时期,各种恐龙在此生活。
这些遗迹,对古地理学、古气候学、古生物学、古生态环境学等研究提供了绝好资料。因此,昭觉恐龙足迹群的幸存与出现弥足珍贵,具有保护、研究和开发利用价值,对它的保护应引起有关部门的高度重视。
专家正在对此做进一步研究
近年来,昭觉发现大量的恐龙足迹群,吸引了国内外恐龙专家的关注,目前,以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博士生邢立达和美国科罗拉多大学(丹佛)马丁·洛克利教授为首的科研团队,包括中国、美国、加拿大、韩国、瑞士、西班牙等学者对昭觉恐龙足迹群的研究科研论文已达6篇,分别发表于《中国科学通报》、《古地理,古气候,古生态》、《白垩纪研究》和《遗迹学》等刊物上,引起了世界古生物学界的高度重视。目前,以上专家正在对新暴露的足迹点做进一步的研究。
新闻推荐
精致的银饰让着装人更加妩媚动人。(上接A13版)作为一种有形的物质文化,彝族服饰被誉为“穿在身上的历史文化”。昭觉彝族服饰随着时代的发展、社会的进步,在保持传统的基础上,很多图纹、色彩也吸收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