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西:全力推进学前教育事业发展
学前教育不仅是越西县全县教育工作的重中之重,更是脱贫攻坚决胜期的基础磐石。
从2015年10月份起,越西县在全县实施“一村一幼”计划,通过实施彝汉、藏汉“双语”教学,重点解决好学前儿童的“语言关”问题,帮助他们养成良好行为习惯,从源头上打破贫困“积累循环效应”。立足县、乡、村“一村一幼”三级责任体系,县委、县政府分管领导亲自带队,县教育、发改、财政、人社等部门主要负责同志一线配合,共同完成了生源数摸底调查、“一村一幼”选址、制定“一村一幼”工作时间表等工作,全县上下齐心协力,严格按照时间、节点有序推进。
通过几年来的政策支持和不断努力,越西县从县域实际情况出发,精准实施教育扶贫战略,加快发展学前教育,逐步形成党政重教、全民支教、改革兴教、发展促教的良好氛围,全县学前教育事业在健康持续稳定发展。
“如今,农村里的孩子们,也像城里的孩子一样从小就可以接受良好的教育了,我家孙孙上了幼儿园后,不仅能用普通话打招呼,还学会了唱歌、跳舞。以前,我们在读书时,就在县上都没有这么好的学习环境,我们小学毕业时别说说普通话了,连听都听不懂。”马拖乡柏联村吉木热布说。
“2012年,是我第一次外出打工,也是第一次在一个说普通话的环境中生活上班。当时,在广东一个电子厂上班,让我印象最深的是,现在想起很简单的一个工作,因听不懂普通话,学了很长时间都学不会。现在农村的孩子太幸福了,从小就不仅学会了普通话,还能识字,他们以后外出务工时不会吃语言障碍的亏了。”书古乡斯基村村民吉木伍加木说。
“河坎村是彝族聚居的贫困村,我在这里担任‘一村一幼’辅导员已2年,村里百分之八十以上都不懂汉语,这对于村里即将接受基础教育的孩子来说,语言是最大的障碍。孩子们刚来的时候,都听不懂普通话,也不敢跟陌生人交流。为了让孩子们尽快学会普通话、养成好习惯,就通过上课、游戏、儿歌等方式引导孩子们说普通话,教孩子们洗头、洗脸、洗手等活动引导孩子们养成好习惯。现在孩子们能主动的跟别人打招呼,还能用流利的普通话跟别人交流,性格也变得很开朗,同时学会了讲卫生的好习惯。”幼教点辅导员布的阿妹说,幼教点的孩子们从一句汉语都无法听说,到现在能用普通话交流学习,她确实费了不少功夫。
走进南箐镇河坎村,朗朗的读书声传遍整个村委会的角落,每一个经过这里的人都要驻足片刻,聆听这最美的声音,脸上绽放出会心的微笑。
“为党和政府关心关怀农村孩子的健康成长点赞,现在孩子们读幼儿园政策太好了,让农村的孩子们免费在自家门口就能上幼儿园,在幼儿园学到普通话的同时,还养成了良好的习惯,而且吃得比家里好”。瓦岩乡渔洞村伦格曲日说,在学前教育事业发展中的实际操作上,通过开设以语言、健康卫生、社会、科学艺术教育为主的课程,帮助学前幼儿从母语向国家通用语言过渡,并初步养成健康文明生活习惯,打好接受义务教育的基础。
据了解,越西县学前教育发展,截至目前,全县共有43所幼儿园,并在289个行政村设立了291个村级幼教点,这291个幼教点共聘请了582名辅导员,免费招收了10000多名幼儿,并实现“一村一幼”全覆盖;大力实施各项教育扶贫等重点项目工程,各类学校硬件建设和校容校貌发生明显改变,办学水平得到明显提升,城乡间、学校间差距进一步缩小……
本报记者 吉子伍机
新闻推荐
一笔一画地反复练习,捕捉感觉,对于金玉全来说,既是为了锤炼笔法及章法,也是在陶冶性情。今年,正值改革开放40周年。站...
越西新闻,故乡情,家乡事!不思量,自难忘,梦里不知身是客,魂牵梦萦故乡情。越西县,是陪我们行走一生的行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