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南民族大学图书馆:文献典籍 见证丰富民族文化
《云南全省舆图》。
彝文古籍。
部分珍贵古籍。
《雷波厅志》内页。
扫描二维码,观看“镇馆之宝”的视频讲解。
□本报记者吴梦琳文/杨树图(视觉四川)
“这上面记述的是彝族古文字,与今天的彝文有差别,如今能够认识这些文字的人也不多了。”日前,在西南民族大学图书馆(武侯校区)古籍阅览室,图书馆工作人员罗颖拿出一批彝文文献古籍说。
四川是多民族聚居区,在西南民族大学图书馆里,保存着不少以彝族、藏族为主的少数民族文字古籍,在今天具有极高的研究价值。同时,在馆藏的汉文古籍中,也有一批西南少数民族地区的地方志等相关文献,包括“镇馆之宝”清光绪年间抄本《云南全省舆图》。这些珍宝,见证繁荣丰富的民族文化。
来之不易的“镇馆之宝”
据古籍阅览室主任马楠介绍,西南民大馆藏古籍主要源于1952年院系调整时原华西大学社会系资料室的全部图书资料和四川大学社会系的大部分图书资料,另有少部分为社会捐赠或自行购买所得。
“我们在2006年就开始进行全面的古籍整理和普查等各项工作。经过普查,目前馆藏汉文古籍大约有2.6万余册,另外还有一批少数民族文献古籍,现在主要藏于西南民大少数民族研究中心。”马楠说。
在汉文古籍中,有一套堪称“镇馆之宝”的《云南全省舆图》。罗颖介绍,“舆图”在古代指“地图”。清朝光绪年间,开展了全国性的省图编制工作,这套地图,正是“大清会典舆图”中的云南省地图。
“如今,这套地图在全国仅存4套,其中2套藏于国家图书馆,另一套藏于云南省图书馆。”马楠介绍,此前有专家进行考证,这套地图全本为26册,只有国图藏本为全本,西南民大藏本共21册,云南图书馆为12册。
《云南全省舆图》中采用了中国传统古老的“计里画方”制图方法,绘图时,先在图上布满方格,每一方格代表“十里”,以此来绘制地图。记者在其中一幅地图上看到,除了使用“计里画方”外,又采用了西方的经纬网制图法,标注了经纬度。罗颖介绍,除了地图之外,书中还附上了沿革考证、疆域考证等。
创办了云南陆军武备学堂的光绪年间云贵总督崧蕃,专门就此地图的编修上书给光绪皇帝,其中提到地图绘制过程,使用中西方测量仪器,对地势的高下、方位的正斜、幅员的广狭、疆界的交错、村落的大小等一一进行测量。由于云南地处西南极边,“界连缅甸、暹罗、南掌、越南等处”,加之语言不通,还专门设置了翻译人员,所以整个测量绘制,十分艰难,前前后后花了3年时间才基本完成。
据介绍,如今现存的4套“舆图”内容基本一致,但有专家考证,西南民大所藏本应该是最早的母本。
见证丰富民族文化
在西南民大馆藏中,还有一批清末民国初期四川的北川、会理、雷波等以及云南、贵州、宁夏、青海等民族地区地方志,记录这些民族地区的风物,也反映了我国丰富的民族文化。
其中一本晚清时期的《越嶲厅志》,即今天的凉山州越西县的地方志。除了记述当时的历史沿革、人文地理等,还有不少插图,其中包括一幅“伪翼王石达开被擒图”以及当时围剿石达开的清军的将相人像图。
而《雷波厅志》中,配有分野图、天文图、黄琅图、山棱岗图、参署图、学宫图、城池图等,详细描述了当时彝族依据血缘关系建立起家支体系和制度以及当时的彝乡风情。
据罗颖介绍,还有一本明末清初抄本《大金国志》,卷内钤有“楝亭曹氏藏书”“长白敷槎氏堇斋昌龄图书印”等印记,这两人,正是《红楼梦》作者曹雪芹的祖父和表叔——曹寅和昌龄。少年时的曹雪芹,十分向往这位表叔如“汗牛充栋”般的藏书房。
除了汉文古籍外,与众不同的是,这里还馆藏着一批少数民族文字古籍。
记者看到,其中一批彝文文献,装帧与一般线装古籍不同,类似卷轴形式,大部分纸张炭化为褐色。据了解,这大多是毕摩祭祀古籍。此外,还有部分藏族和羌族等的文献典籍。“羌族虽然没有文字,但也有一些他们祭祀或生活中留下的一些图画等,这些文献典籍,同样具有很高的价值。”罗颖说。
马楠告诉记者,近3年,图书馆加大了对古籍保护和利用的投入,专门购买了40万元的冷光仪器,用于扫描影印,建立古籍数据库,以让这些尘封的古籍,被更多人研究和利用。“此前,学校专家利用馆藏古籍,与省地方志编纂委员会共同完成《西康通志》《四川省民族地区旧志整理出版项目》等。”
新闻推荐
本报讯7月23日,越西在县委培训中心举行“初心不改·使命在肩·脱贫攻坚勇争先”一线干部大比武总决赛,进一步提升干部...
越西新闻,故乡情,家乡事!不思量,自难忘,梦里不知身是客,魂牵梦萦故乡情。越西县,是陪我们行走一生的行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