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越西“银饰村” 何时从幕后走到台前

四川日报 2014-04-17 13:36 大字

“铛!铛!铛!”敲敲打打、金属碰撞的声音,在越西县乐青地乡瓦曲村响了30多年,对全村的人来说,这样的声音一点不陌生。

瓦曲村被当地人称为“银饰村”,全村共有267户,有140户左右在从事银饰加工。制作精美的银饰,从这个村落出发,被卖到越西、雷波、乐山、云南等地的彝族聚居区,成为彝族女孩、男孩们身上头上精美的装饰品。“只要有彝族的地方,就能看见瓦曲村加工出来的银饰。”在当地流传着这样一句话,虽然没有统计数据,但全村加工出来的银饰的确数量巨大并活跃在彝族银饰交易市场上。“从事银饰加工的家庭,年收入基本上都能达到5万元以上。”瓦曲村大学生村官马志明说。可是,即便如此,瓦曲村仍像待在“幕后”,名气远远不及临近的布拖、昭觉等几个同样从事彝族银饰加工的地方。

□余寒 本报记者 吴梦琳 文/图

小村落形成产业链

4月15日,记者刚踏进村,就看见阿说阿呷嫫拿着十几条刚加工好、用于装饰在彝族女子头帕上的银链,急匆匆地往外走。“这是刚加工出来的,要给老板送去。”阿说阿呷嫫说。

阿说阿呷嫫从事的工作,是银饰粗加工中的一个环节。彝族银饰制作工艺十分讲究,银子要先经过压片、抽丝,制作成初始材料,然后或压捶、或镂刻、或编结,再进行焊接、串珠等,根据不同的产品进行制作,一个小小的戒指,都有十几道工序。“经过三十多年的发展,村里其实已经基本形成了一个完整的产业链,有主要负责购买原材料的,有主要负责压片抽丝的,也有主要负责初加工、精细加工的,还有主要进行收购销售的。”乐青地乡党委书记吉瓦什坡说,一些有资本的大户,则进行一条龙的生产、加工、销售,聘请村民帮忙打工。

今年24岁的威色热达,经过5年多的磨练,现在已是村里抽丝加工的好手了。每年10月到次年3月,由于彝族婚丧嫁娶等仪式较多,且逢彝族年,是银饰加工销售的旺季,这时,不少老板找到威色热达,他按斤两收取加工费用。“如果只加工成银丝,加工费是50元一斤,如果是要加工成成品,加工费就是1000元一斤了。”威色热达告诉记者,因为手艺娴熟,他一人一天可完成七八斤银丝的加工,“光是赚取加工费,旺季时一般一个月就有上万元收入。”

孙国忠是村里一名小老板,除了加工戒指、耳环和领扣等小型银饰品外,主要负责原材料购买、成品批发等。到旺季,他都要聘请同村的八九个小工来帮忙。“每年我们基本上可以加工银饰500多斤,销售收入二十万元左右。”孙国忠一边低着头用镊子将银子夹成小圈,一边告诉记者:“越西、西昌、云南,找我们买银饰的批发商都很多,有些是要成品,有些是要半成品。”

有“底子”如何长“面子”

事实上,虽然瓦曲银饰加工行业“底子”很足,但“面子”却一直有欠缺。在离村上不远的普雄交易市场上,购买者都知道这些银饰大部分来自瓦曲,但到了稍远一些的地方,有不少购买者对这些银饰赞不绝口,却不知它们来自何处。

去年7月,越西县县委书记袁洪来瓦曲村调研,提出要加强引导,强化品牌建设,打造银饰加工第一村。

如何将瓦曲银饰这个牌子打出去,是眼下乡村干部思考得最多的问题。“2013年,瓦曲村开展彝家新寨建设,我们就在村活动室专门规划了一百多平方米的银饰展示厅和银饰加工厅。”吉瓦什坡说,不仅如此,每家新建的房子中,也统一规划了一间银饰加工作坊屋。

记者在村里看到,新房刚修起不久,配套设施还不全,因此入住率还不太高,新建的村活动室还未投入使用,但透过铁门,可以看到为银饰品牌推广专门修建的展厅宽敞、漂亮。

“现在最主要的问题是群众的品牌意识不强。”吉瓦什坡说,他们光靠赚取手工费,收入已经不错,因此没有主动打品牌、闯市场的概念,“考虑过引入外界资本,由外界资本进行品牌打造,但群众是否接受还不好说。”

目前,乡党委和政府已组织专门人手,对全村的银饰加工详细情况进行摸底统计。“现在,从省上到州上再到县上,对文化建设、品牌建设越来越重视,我们一方面加强品牌意识宣传,另一方面也在向外界取经。”吉瓦什坡说。

此外,越西已提出,加快推进包括彝族银饰在内的9个州级非遗项目申报省级非遗工作。

新闻推荐

发放近700万元御寒物资

本报讯(记者吴梦琳)11月28日,凉山向全州困难群众发送御寒物资启运仪式在西昌举行,总价近700万元的棉被、防寒服、电热毯等御寒物资,将发放给受灾群众和困难群众。今年,凉山多个地区遭遇暴雨洪涝灾害,10...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