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来古张氏家族

西昌都市报 2019-08-13 07:08 大字

中坝乡野鸭塘《野鸭塘张氏家谱》。 张氏祠堂大门。 ▲《野鸭塘张氏家谱》内文。 ▲格来古张氏收藏的明朝洪武三年圣旨。

迁居建昌六百余年

见证西昌发展变迁

据《清河开辟四川建昌小云南序》记载,明洪武十五年(公元1382年),张兴率旨领兵来建南征伐,前后三年奏凯。洪武十九年(公元1386年),出师之兵丁有愿住建南者,或接受土著民田,或占山荒地开垦,以报秋粮。于是张氏镇守缸窑口,落业定居格来古邛池之地。

这便是“格来古张氏”的由来。

格来古张氏是清河世系,来自北京镇定府清河县青石桥转拐第三家,自明洪武十五年(公元1382年)来建昌至2003年,已621年,“迄传20代”。

先祖率旨领兵建南征伐

文/图特约撰稿王青山

为了了解格来古张氏家族在西昌600多年的历史,为了格来古张氏家族不屈不挠的寻根过程,几经周折后,一个凉爽的早上,笔者敲开了张萍女士家的门。热情的张女士搬出2003年修编的《格来古张氏家谱》和现存中坝乡野鸭塘村8组张旭辉家的由张绍鋆修编于民国十五年(公元1926年)的名为《清河世系叶册、茂册、补遗及零星资料》的《野鸭塘张氏家谱》三册影印本。

2003年修编的《格来古张氏家谱》到民国十五年(公元1926年)的《清河世系叶册、茂册、补遗及零星资料》,笔者由衷感叹:不论多么艰难困苦,格来古张氏家族寻根的脚步从未停息过。

水有源,树有根。续写家谱是一个顺序记录家族延续的历史,更是一个寻根溯源的过程。

“张家自明朝定居西昌格来古,经数百年经营,苍松翠柏,果园连接,梨园、石榴园、金桔园,盛果时期,红透遍山,影映邛海,海面都呈红色。祖坟遍地小陡坡、麻栎树、堰塘坎,半月形的山形,像初生出的半个月亮,在邛海看得清澈,因此人们称为‘月山’。”

这是西昌张家大院主人之一的张宗华老先生生前对格来古的描述,里面提到的小陡坡、麻栎树、堰塘坎都在今新村那一带的泸山上。那么,格来古确切的位置在哪里呢?

老先生告诉我们,格来古就是现在的新村一带。根据《格来古张氏家谱》记载,确切地点在今邛海公园至黄家湾沿邛海一线。

据《清河开辟四川建昌小云南序》记载,明洪武十五年(公元1382年),张兴率旨领兵来建南征伐,前后三年奏凯。洪武十九年(公元1386年),出师之兵丁有愿住建南者,或接受土著民田,或占山荒地开垦,以报秋粮。于是张氏镇守缸窑口,落业定居格来古邛池之地。

这便是“格来古张氏”的由来。

自2000年春到2003年秋,格来古张氏家族的后人开始又一次的续修家谱工作,也开始了又一次的寻根之旅。

根据民国十五年(公元1926年)《清河世系叶册、茂册、补遗及零星资料》的《野鸭塘张氏家谱》,以及家族后人保存的“圣旨”等珍贵文物原件,查考《明史通鉴》等史书资料;又根据明清以来格来古等地遗存的墓志、碑志以及家族后人保存的一些文字记载;加上遍访西昌以及周边家族后人,基本理清了自明洪武十五年(公元1382年),张兴率旨领兵来建南征伐,“镇守缸窑口,落业定居格来古邛池之地”至2003年上下621年的格来古张氏家族的辈分排序。

这很重要,因为战乱和自然灾害,自第七代起就有人陆续迁往各地,近的遍及安宁河两岸及邛海周边,远的迁到盐源、普格及外省各地。由于居住分散,基本没有往来,许多都没有按辈分排序取名字,不但“彼此陌生,路遇不相识”,而且单名、重名太多,“宗支世系没有理续”。

(下转19版)

新闻推荐

家门口领工资村民笑开颜

7月的盐源县前所乡中村艳阳高照,村里种养殖专业合作社农民工工资发放现场也是热火朝天。当天,大会现场共发放近11万元...

盐源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盐源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