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足凉山 为地方发展服务 西昌学院科学研究工作侧记
导读》》》
现代社会,高等学校承担着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文化传承创新和对外合作交流等职能。其中,科学研究是衡量一所高校办学水平的重要指标,也是高校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依托,更是高校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和履行文化传承创新职能的重要渠道。
作为四川省属普通本科院校、凉山地区唯一一所本科高校,西昌学院基于在民族地区办学实际,科研工作遵循“服务地方、注重需求,突出应用、特色发展”的原则,紧扣应用性、地方性、民族性的办学特色,按照“明定位、抓常规、突重点、寻特色、重实效”思路,围绕学校办成“高水平综合性应用技术大学”的发展定位和地处经济欠发达的边远民族地区的发展实际,密切服务于民族地区经济和社会事业发展需要,在服务乡村振兴、地方生态保护和少数民族文化传承创新等特色研究方面做了大量研究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特别是近年来,研究条件逐渐改善、研究水平日益提高、研究成果不断涌现、研究特色日益彰显,社会服务能力不断提高,并通过科研反哺教学,有力促进了学校的人才培养工作。
积极承担各级各类科研项目
取得丰硕的研究成果
承担各类科研项目996项、投入科技总经费10280万元、在省级以上刊物发表学术论文6108篇、出版科技专著201部、获国家发明专利、实用新型专利133项……要了解西昌学院的科研成就,离不开这样一组数据。
事实上,西昌学院运用自身优势,与地方和企业展开全面大规模产学研合作,已成为西昌学院科研成果转化和产业化的主渠道,并且屡屡创下校企成功合作的典范。
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
四川省科技进步奖12项。
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12项。
省教育厅哲学社会科学成果奖14项。
凉山州科技进步奖61项。
州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312项。
……
近年来,学校推广转化科技成果68项,取得社会经济效益15亿多元。
泛黄的纸张,隽秀有力的笔迹见证了学校各学者的青春之火、使命感和献身精神,造就了西昌学院研究的烂漫之地,而前辈们共同营造的浓厚学术氛围又熏陶哺育了一批批新的西院人。
学校积极加强科研平台建设,整合科研力量,凝练研究方向,促进研究水平的整体提升。
现建有各类科研平台24个,确立了针对攀西生态优势、民族地区社会经济特点,集中人力、物力及有限的科研经费,聚焦具有地方特色的应用研究,逐步形成并充分发挥自身科研优势,加大科技成果转化力度,努力为地方经济建设、社会发展服务的科研指导思想,并在马铃薯、洋葱、苦荞麦等特色作物的育种、栽培与加工以及彝族文化研究等方面逐步形成了自己的研究特色。
发挥高校资源优势 服务地方经济发展
学校高度重视科学研究为地方经济建设服务和科技助推地方脱贫攻坚工作,积极探索科技扶贫新思路、新措施。
仅2015年以来,学校与盐源、德昌、普格、越西、西昌等县市相关部门共建了5个农业科技专家大院,实施重大科技项目10余项,取得社会经济效益5000多万元。
先后有5万余名师生投入教育扶贫、科技扶贫、文化扶贫和禁毒防艾活动,推广农业科技成果98项,发放各类农业技术资料10万余份、农业科技图书2万余册,培训基层农技干部及农民3万多人次,直接受益农户6000余户。学校多次被凉山州委评为扶贫工作先进集体,并于2017年被省农工委和省科技厅评为“四川省‘十二五 ’以来农业科技创新先进集体”。
组建扶贫科技专家服务团。在布拖、普格、美姑、盐源等深度贫困地区实施帮扶行动计划,编制产业发展规划,指导大棚种植、特色养殖、产品加工等项目40余项。共为建档立卡户发放鸡苗2580只,投入10万余元为每户建档立卡贫困户购买能繁母猪,建档立卡户每户分别实现增收约1500元、3000元。
编写农业实用技术读物。组织专家编写彝汉双语的农业实用技术读物。有效开展农用技术培训。通过发放技术资料、专题讲座、现场培训等方式,开展技术咨询、技术服务和推广实用技术等,培养致富带头人,为凉山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有效的科技人才支持和智力服务。实施培训基层农技干部及农民3万多人次,帮扶乡镇7个,学校8所,直接受益农户6000余户。
在科研工作方面,学校将持续加大科研投入,努力在科研项目、科研队伍等方面储备力量,并依托农学、畜牧学、民族教育及少数民族语言文学等学科领域的优势,力争产出具有较大影响的知识创新成果与技术创新成果,建成一批能够承担高水平科学研究的学科平台和研究基地,加强产学研合作和科研成果转化,以高水平的科研成果逐步提升学校的品牌形象和社会影响力,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做出更大贡献。
作为凉山地区唯一一所本科高校,为凉山脱贫奔康和永续发展服务是西昌学院义不容辞的历史使命和责任担当,站在新时代的历史起点上,学校将践行“新思想”、聚焦“新矛盾”、对标“新要求”、瞄准“新目标”,努力培养更有高度、更有温度、更有宽度、更有深度的“四得”人才。
借国家教育部对学校开展本科教学水平审核式评估的东风,全校上下凝心聚力、意气风发,正在为把学校建成全国民族地区知名的、特色鲜明的高水平综合性应用型大学而努力奋斗。
董洪清 贺新宇
本报记者 龙雪琴
新闻推荐
工人在邛海保洁。省水利厅提出,在建设中合理融入水资源保护、水景观提升等,为城乡共美提供生态环境支撑□本报记者吴平文/...
盐源新闻,有家乡新鲜事,还有那些熟悉的乡土气息。故乡眼中的骄子,也是恋家的人。当我们为生活不得不离开盐源县而漂泊他乡,最美不过回家的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