告别“傻大粗”四川水利更加美丽
工人在邛海保洁。
省水利厅提出,在建设中合理融入水资源保护、水景观提升等,为城乡共美提供生态环境支撑
□本报记者 吴平 文/图
今年汛期前,盐源县巫木河新建了一段559米的堤防,防洪标准为十年一遇。以前这里是大雨大淹,小雨小淹,如今可保680人和100亩耕地免受侵蚀。但村民反映,硬生生一堵防洪墙立在河边,再也不能抬眼就看见河水,抬脚就亲近河水。为弥补景观的遗憾,当地考虑在防洪提上描绘彝族风情画卷,多栽绿植。
这一现象并非孤立,那么,该如何兼顾防汛安全与亲水景观?在11月17—18日举行的河湖公园建设(西昌)论坛上,省水利厅相关负责人提出,要一改以往水利“傻大粗”的做法,要使其融于、提升周边生态环境,打造宜居宜业的黄金水岸。
他山之石
避免破坏性建设 跳出水利建水利
“一直以来,传统治水理念就是快速将洪水排出,避免泛滥成灾,因此采用裁弯取直、‘三面光’等方式,河道仅仅成了行洪通道,不仅无法满足亲水近水的活动需求,人工硬化、渠化还带来大量后期维护工作量,并对水体本身的生态系统造成破坏。”长江勘测规划设计研究院副总工程师吴建军在论坛上分享江滩治理经验时说。
武汉的汉口江滩是长江防汛的重中之重,由于防洪墙的存在,市民走在街道上,不经提醒可能就注意不到他们的旁边就是长江。除了渔民、航船,长江只是水利人的长江,而不是全民能否共栖共享的长江了。
在江滩建设的1.0版本,在堤防的另一边针对冬、春、夏的不同水位,建了三级亲水平台;2.0版本中,保留并开放了自然形成的滩地,如今的“荻海絮语”江滩芦苇已成为武汉的标志性景点之一,在工程之外注重长江的生态属性;到了3.0版本,则将防洪墙“去墙化”,变成便于上下观景的围堤。
“防洪的安全保障是第一优先,为了不影响行洪,植物配置选择适生耐水淹的种类,乔灌结合、以乔为主。”吴建军说。
“纵观国际上的滨水景观和水利景区,卓越者不胜枚举,诸如被称为‘城市河流救星’的奥斯陆Ground公园、充分阐释人与生态关系的史丹利公园鲑鱼溪流等,这些范例吸引了众多国内外游客光临驻足,为当地带来可观的经济收益。”四川旅投集团副总经理汪宏表示,四川的水利景区、河湖公园,也必须突出创新,立足自身资源特色,增强核心竞争力。
本地实践
打破行业分割 规划设计先行
安宁河A段建设,原本只是一个50多平方公里的带状治理,“后来发现,单独的河流治理只治标不治本,在把安宁河流域打造成一个大公园的思路下,项目扩建成近400平方公里的‘农文旅’生态走廊。”西昌市水务局水利顾问赵建明介绍。
河道生态治理兼顾了工程有效、环境宜居,还为未来发展积累了生态本底:河堤一侧的林带、草带、湿地植物带,有效拦蓄了泥沙,分解随雨水而进入河流的面源污染;根据西昌本有的阳光资源,沿河设置康养休闲节点,发展特色河谷旅游区……
从单一到复合,安宁河流域与邛海“山水林田湖草”生命共同体的实践不应仅限于这一处。
截至目前,四川省有国家级水利风景区42个,省级69个,规划面积近1万平方公里,位居全国第七、西部第一,水利工程形成的湖泊有8000多个。省水利厅水库处相关负责人介绍,在全国率先开展的河湖公园建设试点中,突破了行业限制,组织农林水、住建、文旅、环保等多个部门,实施水域岸线的有效保护和综合利用。
其中,南部县规划了亲水产业、亲水城镇、亲水文化、亲水社会、亲水品牌五大支柱;绵阳游仙区的仙海湖景区,通过走“水农文旅”融合发展之路,全区人均财力跃居绵阳第一,区内实现了居民体检全免费,提供大学新生入学补助、留守儿童探亲补助等多项民生工程。
在本次论坛上,省水利厅特别提出,各建管单位应尽快转变发展观,尽快适应新的水利建设需求和思路,在建设中,合理融入水资源保护、水景观提升和水旅游发展,为城乡共美提供生态环境支撑。
市民在西昌月亮湖湿地游憩
。
新闻推荐
在11月10日22点56分京东11·11累计下单金额突破1000亿元之后,11月11日上午09:36,京东11·11累计下单金额超越2017年11·1-11...
盐源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盐源县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