盐源花椒叫响品牌
盐
源
花
椒
叫
响
品
牌
——盐源花椒产业发展报告
随着产业链条的延伸,盐源花椒品牌逐步成为市场的主力军。
序言
“距太阳最近,离城市最远”——这就是四川盐源。
在这片高海拔低纬度的热土,充分的日照和良好的立地条件,孕育出了“盐源苹果”“盐源核桃”等一大批优质果品品牌,深受市场青睐。
而在那田野、沟壑与山间,片片的红花椒林同样惹人喜爱,吸收了大地精华的盐源花椒香麻更是令人陶醉。
经过数十年不间断的发展,如今,盐源花椒已然崛起。40万亩的红花椒种植面积(青红花椒总面积达70万亩),远超川内其他知名产区;产量大、上市早,在充分满足市场的同时,也开始引领红花椒的市场价格;以其为原料生产的红花椒油,成为“南椒”椒油市场的主力军。
“东青西红”,凉山的金阳青花椒和盐源红花椒,在全国的花椒市场正在逐步形成自己的品牌,来自全国各地的花椒商贩,总能在凉山买到自己中意的产品。
盐源花椒发展历程,揭示着一个产业的兴起之路。
现场目击
县委书记的“花椒行”
火热的七月,盐源花椒陆续成熟,各地椒农开始采摘。
今年的花椒产量怎么样?市场价格如何?销售渠道畅通吗?
带着一系列的问题,7月5日,盐源县委书记邓天友率队来到卫城镇大窝村、白乌镇卡拉坝村、柯登村,调研花椒产业发展,开展产业扶贫示范交流活动。
在卫城镇大窝村,邓天友一行深入种植花椒的田间地头,实地察看花椒的种植规模、适宜品种、长势、产量、管护、收购等情况,并与乡镇、村、组干部就当前花椒产业发展状况进行研讨。当看到花椒种植大户杨泽理的花椒园长势非常好时,邓天友一行赞不绝口。杨泽理告诉邓天友一行,自己种植了大约70亩的花椒,今年花椒长势非常好,市场价格也稳中有升,目前已全面进入采收阶段,今年预计能收入60多万元,采收时节需聘请附近村民帮忙采摘,一方面帮助村民增加收入,另一方面,也把自己的种植经验传授给大家,带动村民们一同致富。
调研期间,几位来自西安海底捞火锅城的老板也刚巧来到大窝村查看花椒行情。县委书记邓天友和花椒客商们进行了深入地交流,详细了解了客商们的需求。客商们对盐源花椒给予了高度评价:盐源是花椒盛产地之一,“盐源花椒”以香纯、味麻、上市早等特点享誉市场,远近闻名。客商们今年也不是第一次来了,希望能长期和盐源合作,用盐源的花椒做出更多的美味佳肴,让更多的人因此知道盐源盛产花椒,了解盐源这个物产丰富的地方。
下午,邓天友一行来到白乌镇卡拉坝村和柯登村,对当地的花椒种植情况也进行了详细察看和了解,对白乌镇重视发展花椒产业的做法给予了肯定。
通过一天的调研,邓天友进一步指出,近几年来的实践证明,花椒产业是富民产业,前景很好,目前盐源县在开展“1+X”产业发展方面,呈现出了很好的经济效益,是当前全县助农增收、脱贫致富比较适宜的发展模式,而花椒正成为农民致富的又一支柱产业。
“我们盐源县委政府的领导,对花椒的发展重视得很哦!”盐源县林业局产业办主任毛国慧谈道。在她的办公桌上,是一摞摞的花椒资料,“那些是县长尹江涛要求报送的,那些是县委常委、宣传部长唐勇需要用于品牌宣传的……”毛国慧边向记者介绍边分门别类地整理。
作为林业局产业办主任,毛国慧深切地感受到了县委县政府主要领导对包括花椒在内的“1+X”产业发展的大力关注以及高度重视,盐源县委政府出台了支持“1+X”产业发展的系列措施,盐源花椒产业得到了跨越式的发展。
回顾历程
盐源花椒三次跨越发展
盐源县是凉山州第二森林资源大县,全县幅员面积8412平方公里,土地资源富足,森林资源丰富,水电、光热条件优越,是一个发展核桃、花椒、苹果等经济林木的好地方。
花椒种植是盐源的一项传统经济林木产业,很早就开始引进,新中国成立后,有几次大发展时期:
第一次是1986-1987年,当时县林业局拿出50万元资金无息贷款,用于扶持发展花椒,以每亩20元的种苗费无息贷款给林农,花椒有收益时再把本金还给林业局,那时期主要发展了平坝9个乡镇(盐井镇、卫城镇、梅雨镇、双河乡、干海乡、下海乡、大河乡、棉桠乡、香房乡(已合并给卫城镇),发展种植花椒15000亩;
第二次是2000-2006年,国家重点工程退耕还林项目大力发展花椒20000亩,种植花椒的农户有了一定的收益后也自发大力发展,到2007年底全县经济林木普查时,全县花椒基地面积已达到9万亩。看到花椒的良好收益,盐源进一步加大了花椒种植,2015年底“1+X”经济林摸底调查时全县种植规模已达到25万亩(其中青花椒11万亩、红花椒14万亩);
第三次是2016年以来,在全州全县大力实施“1+X”生态产业扶贫攻坚基地建设项目时,全县2016年就完成花椒(含青椒)种植面积24万多亩,2017年“1+X”生态产业又发展了6万亩,2018年“1+X”生态产业又发展了10万亩。
截至到2018年6月底,全县花椒总面积已接近70万亩,其中挂果面积已达28.3万亩。2017年全县花椒产量达到7763万斤,产值达到6亿余元。
根据业内人士估计,受益于今年的良好气候、日渐走高的价格,以及近年新种植的花椒逐步投产,2018年盐源花椒的产量以及产值在此基础上还将会有较大幅度的提升。
喜看今朝
盐源花椒路宽广
“近看盐源花椒产业的发展,确实有着不少值得总结的经验。”盐源县林业局的有关负责人谈到。
首先是大力搞好营销,通过协会、专合组织、营销大户等促进对外销售。
早在2014年,盐源县青红花椒协会就宣布成立,迄今为止已吸纳2.7万余户会员。在有关部门的支持下,协会组织部分种植和营销大户对国内重点花椒主产区凉山金阳、雅安汉源、陕西韩城、甘肃武都、重庆江津等地进行了系统、完整的考察学习,对国内花椒主产区的花椒产业现状形成了翔实客观的认识,2015和2016年盐源县青红花椒协会邀请川农大教授龚伟组成调研组对盐源全县花椒产业发展情况进行调研。调研组在深入各乡镇、村、组及农户家中走访,实地察看花椒种植情况,针对盐源县花椒产业存在的诸多问题,向盐源县人民政府、盐源县林业局等有关单位提交了多个关于花椒产业发展的工作报告。
截至目前,除了盐源县青红花椒协会得到大力发展外,盐源涉及到种植花椒的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到84个,花椒种植家庭农场11家。
作为花椒生产大县,没有一个像样的交易市场,显然无法满足发展的需要。在盐源县委政府的大力支持与帮助下,盐源县青红花椒协会发起建设了“两省三县花椒集散地”的交易市场,吸引全国各地的花椒客商前来采购,起到了很大的带动与辐射作用。
以卫城镇东顺花椒专业合作社负责人刘来贵等为代表的营销大户,更是团结了一大批全国各地的花椒客商,将盐源花椒源源不断地外运成都、重庆、昆明、北京、内蒙、郑州等地。
国华花椒专业合作社申请注册成功花椒商品商标“左耳环”(该商标已经设计包装)。在2012年全州现代林业产业大会上,卫城镇的大窝村以花椒为主导产业,作为全村农民群众脱贫致富的支柱产业表现出了很好的经济效益,获评“凉山州林业产业示范村”,截至2017年底,已经涌现出杨泽理为代表的一批种植大户,户均年收入在30万元以上。
其次是,引进知名公司,启动鲜花椒深加工,延伸产业链条。
2009年,盐源县委、县政府通过多方努力,引进重庆市树上鲜食品(集团)有限公司,成立了盐源县树上鲜食品有限公司,正式启动鲜花椒深加工项目。在各方大力支持下,盐源县树上鲜食品有限公司在几年的时间内得以稳步发展,年加工能力(鲜花椒)达5000吨以上,实现花椒油产值1.2亿元以上。
据盐源县树上鲜食品有限公司总经理毛玉林介绍,重庆市树上鲜食品(集团)有限公司在全国各地销售的颇具盛名的花椒油,主要是由盐源树上鲜食品有限公司在盐源生产的花椒原油调配而成,市场占有率居全国第二。在每年约30天的生产季节里,公司加工鲜花椒900万斤,干花椒42万斤(折合鲜花椒210万斤),总计1110万斤盐源鲜花椒(折合后)生产的花椒油将在接下来的一年里陆续进入全国人民的厨房,甚至出口到多个国家,这就是重庆市树上鲜食品(集团)有限公司依托盐源花椒做出的花椒油大市场。
最后是努力推进品牌建设。
“盐源花椒”地理标志证明商标申报已被国家有关部门受理,并于6月13日进行公告,有望于10月底获得批准,盐源花椒的品牌之路将更上台阶。
伴随着“1+X”生态产业的大潮,“喊响盐源花椒”,已成为盐源全县上下、椒农、营销大户的共识。
“盐源花椒”品牌正在喊响,品牌效应日益凸显。
新闻推荐
本报讯(唐玉饶记者唐万贵)21日,凉山州委常委、政法委书记阿石拉比带领州民政局、州水务局、州国土局和盐源县相关负责人...
盐源新闻,有家乡事,还有故乡情!连家乡都没有了,我们跟野人也没什么区别。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盐源县一直在这里为你守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