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佑君的两封亲笔信 英雄形象的最后一块拼图

西昌都市报 2018-07-23 09:44 大字

写给罗熙义同志信原稿。 写给张子玉同志信原稿。

丁佑君烈士亲笔书信

年代:现代

质地:纸

尺寸:长25.5厘米,宽20厘米

征集地点:西昌

凉山州博物馆的文物库房里,完好地保存着8封丁佑君的亲笔信。其中有5封是写给当时的西昌县立女子中学的同学们的,信的落款都是“大姐”。信的内容大致是以一个大姐的身份,要求同学们好好学习,并鼓励他们积极进步,争取早日加入共青团。

还有两封,分别是写给张子玉和罗熙义的。每次读这两封信,我都会潸然泪下,都会敬仰不已。因为从这两封信里,我读到了一个真实可信的英雄形象;读到了一个丹心碧血染黄沙的震撼;读到了一个坚毅不屈的灵魂。

文/特约撰稿王青山

图/由凉山州博物馆提供

丁佑君写给罗熙义的信,用的是“盐源县盐中区署”稿笺。而写给张子玉的信,则跟其余6封一样都写在旧账页的背面。由于是用墨水精兑的蓝墨水写成,这些信的字迹都比较浅淡,但飘逸流利的字体和丁佑君的性格一样,带着几分男儿气。

在写给张子玉的信中,这样写道:

“子玉:

刚回到河西,我的心情真是不安极了,不过现在已经好了,放心吧,我会努力工作的。两三月来的工作,确实使你变了,工作锻炼了你,我想凡是认得你的同志都不会否认这一点。子玉,这确是一种好现象,继续努力吧,使自己成为一个结实的人,无论在什么环境下都受得起考验。

……一般人的思想上都存在着‘女同志爱哭\’的想法,不愿批评女同志,我想女人为了打破男人们的轻视意识,决不要他们另眼看待。我们的眼泪不应该白流,哭一次应该有一次的价值。

……希望你给我提出缺点,互相批评才会有进步。最后祝你在工作中成长起来。”

在给罗熙义的信中,她真诚地寻求帮助:

“熙义,批判一下我不正确的思想吧!总是觉得河西不好耍。我也知道工作不是为了耍,也隐隐约约知道我没有真正和群众在一起,但是我总想耍……”

四十三年前,这两封信由罗熙义从会东县带来,捐赠给了凉山州博物馆的前身——西昌地区博物馆。根据手头可怜的一点资料,判断张子玉和罗熙义都是丁佑君在西康人民革命干部学校的同学。在盐中区叛乱平定后,中共西昌县委即指派县妇联张子玉和县委宣传部罗熙义急赴香城镇查寻丁佑君的遗体。

张子玉当时在西昌县妇联工作,因为都是女同志,所以丁佑君在信中侃侃而谈,相互鼓励,希望在工作中成长起来。而罗熙义当时在西昌县委宣传部,从写给他的信的字里行间,我们隐约可以看到一种信任、一种依赖,还有少女的一丝调皮……

丁佑君(1931-1950),民国二十年(1931年)九月二十七日出生在四川省嘉定州犍为县五通桥瓦窑沱(今乐山市五通桥瓦窑沱村)一个盐商家庭。

由于自幼受到出身贫苦的奶娘的影响,从小就同情劳动者,富有正义感;抗日战争时期,早年曾在五通桥民彝小学和私立高小读书;1944年考入五通桥通材中学(今五通桥中学)。解放战争时期,1947年初中毕业后离开家乡前往成都,考入成都市立女子中学(现成都市第六中学)。在校学习期间,阅读进步书刊,开始倾向革命。1948年4月参加了党和地下组织领导的罢课斗争。1949年11月又投身于中共地下党组织发起的护校运动。

1950年1月在哥哥的鼓励下,瞒着父母考入西康人民革命干部学校。1950年5月下旬被分配到西昌工作,先任西昌县立女子中学军代表,8月又被调任到西昌县盐中区任青年干事,参加征粮工作。当时的盐中区虽已解放,但土匪的活动仍很猖獗。她常常冒着生命危险,往返数十里,深入群众宣传党的政策,开展征粮工作,向群众宣传党的政策,讲解革命道理,教唱革命歌曲,群众都亲切地叫她“丁代表”、“丁姐姐”。

1950年9月17日,她到乡下裕隆镇征粮,盐中区土匪发动反革命暴乱,不幸被土匪绑架。土匪们对丁佑君进行了百般摧残,始终不能使她屈服。匪首恼羞成怒,竟卑鄙下流地将她剥光衣服游街示众,并将她四肢捆绑在柱子上,发疯似的用皮鞭、棍棒抽打,施老虎凳,甚至丧尽天良的侮辱、用枪击穿她的左胸。但她面对严刑拷打毫无惧色、宁死不屈。

1950年9月19日,匪徒围攻盐中区公所,受到工作队员的顽强反击,多次被打退;匪徒们将丁佑君押到碉堡附近,妄图利用她劝说坚守碉堡的战士投降;面对敌人的威胁,丁佑君视死如归,鼓励坚守碉堡的战士坚持到底,不要投降。高呼“中国共产党万岁!拥护毛主席!”恼羞成怒的土匪向其开枪,丁佑君昏倒在血泊之中,万恶的土匪竟然提起她的双脚,将她在凸凹不平的地上拖了半里多路,直到全身被粗砺的石子擦得血肉模糊、皮开肉绽,最后被丢弃在荒野中,英勇牺牲,时年仅19岁。

丁佑君所处的年代,正是苏联英雄兴盛时期,娥琳娜、卓娅、丹娘成了许多丁佑君那样的女青年的榜样。她坚定地说:“假如同样的事情发生在我身上,我也会这样。”

终于,在碉堡前,丁佑君发自肺腑地高呼:“中国共产党万岁!”中弹倒在血泊中,验证了她这句不朽的誓言。

1950年9月17日,细雨蒙蒙。当天中午,叛乱的土匪找到丁佑君:“你就是丁代表?”

“我是丁佑君,有什么事?”

“来人,给我捆了。”土匪一拥而上,将丁佑君捆绑起来。

丁佑君质问道:“这是为什么?”

“为什么,就是要抓你!”土匪凶相毕露。

“你们要认清形势,共产党和人民政府的政策是首恶必办、胁从不问,立功赎罪,立大功受奖。我希望你们放下武器,回家生产。”

每每想到当时的情景,总是情不自禁肃然起敬。

当晚,丁佑君被关在新民乡张八街文昌宫戏台左侧的房间里。匪首以丰盛菜饭请她,企图诱她说出县、区武装分布情况。丁佑君踢翻饭菜,一字不吐,她拒绝了土匪给她送来的食物,并告诫说:“当土匪只有死路一条。”

丁佑君(1931年9月27日—1950年9月19日),女,别名丁一之,生于四川省乐山市瓦窑沱富裕的盐商家庭,1944年入五通桥通材中学就读(现为五通桥中学),1948年就读于成都市女子高中,深受解放战争胜利的鼓舞,积极参加学生爱国运动;成都解放后,丁佑君立志献身革命,考入西康人民革命干部学校,加入中国新民主主义青年团;毕业后,丁佑君担任西昌女中军事代表;1950年9月19日,丁佑君在西昌盐中区征粮工作中,不幸为暴乱叛匪围捕残虐杀害,牺牲时年仅19岁;1950年9月25日,丁佑君被中共西昌县委追认为中国共产党党员、革命烈士。

新闻推荐

川滇两省达成框架协议共同保护治理泸沽湖

(王成栋记者唐千惠)7月19日下午,川滇两省共同保护治理泸沽湖工作会议在成都召开。会上,四川和云南达成框架性合作协议,决定强...

盐源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盐源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